陳嘉珂
樹立微寫作答題意識
——例談全國卷閱讀題備考策略
陳嘉珂
近五年全國卷高考閱讀題中,選考類問答題分值比較高。面對高分值的閱讀問答題,學生如何取得高分,這是老師應該思考的問題。筆者連續(xù)三年參加高考閱卷工作,深刻體會到規(guī)范答題的重要性,在有限的備考時間內,老師要對題目和答案有科學理性的思考與判斷,并且融入教學中。在復習備考中,教師引導學生樹立“微寫作答題”意識,讓學生答題時能夠有章可循。
1.全國卷選考題特點:一是高分值的問答題(6分、8分),二是結合文本內容進行分析。
2.學生答題情況
如(4)作品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為結尾?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2014全國卷《古渡頭》)
某生答案:首尾呼應,總結全文。表明了渡夫只能通過高歌抒發(fā)自己內心的不滿。點明了主題。留下空白,引起讀者思考。
學生答案基本上是套用術語,答案毫無針對性,脫離文本,言之無物,反映學生思維不嚴密,學生答題隨意。
答題不能只是一個抽象的術語,籠統(tǒng)的概念?,F(xiàn)在不少學生只記術語,如見到“結尾”二字,就答“首尾呼應,總結全文”。從學生答題存在問題的角度,看思維的備考重要程度。
微寫作答題語體特征為論述語體。論述語體通俗地說就是觀點+論證,把答案當作一篇小小的議論文來寫,即微寫作答題。學生答題時,往往缺少論據,缺少分析,忽視題干中“分析”或“理由”二字。微寫作答題把答案寫得有觀點有論據,符合邏輯。
微寫作答題,立足“三定”(定向+定性+定量)原則,定出好答案。微寫作思路下答題,有次序、有邏輯,分點清晰,在快速閱卷之下,能令老師眼前一亮。下面結合高考題談談具體做法。
1.定向
定向的語句:緊扣題干,是回答問題的入口,回答問題的角度。
例如:(2)小說以“鞋”為中心敘事寫人,這樣處理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6分)(2014年全國卷)
【參考答案】①做鞋是當時當?shù)氐囊?guī)矩,這樣的故事既有生活氣息;②以鞋為線索,可以使故事情節(jié)更集中、緊湊;③鞋是情感的寄托物,有助于主人公內在情感與深層心理的發(fā)掘與表現(xiàn)。
學生面對“參考答案”,還是不能理清答題思路,答題能力得不到提升。經過科學分析,教師對參考答案進行補充,給學生提供嚴密的思維邏輯答案,引導學生分析小說的特點,幫學生找到答題入口,即微寫作答題中的定向的語句。此題定向的語句分別是:(環(huán)境)從敘事的時代角度;(情節(jié))從敘事的情節(jié)推動角度;(人物)從寫人的內心角度。
【備考答案】①從敘事的時代角度,做鞋是當時當?shù)氐囊?guī)矩,這樣的故事既有生活氣息,又有時代特點;②從敘事的情節(jié)推動角度,以鞋為線索,可以使故事情節(jié)更集中、緊湊;③從寫人的內心角度,鞋是情感的寄托物,有助于主人公內在情感與深層心理的發(fā)掘與表現(xiàn)。
(注:“備考答案”劃單橫線線句子為定向的語句,劃波浪線句子為定性分析的語句,劃雙橫線線句子為定量分析的語句。以下同。)
定向的語句,根據文體的特點和規(guī)律確定。如小說答題主要從“情節(jié)、人物、環(huán)境、主題”方面,其次從“結構、語言、手法”方面作為答題入口。小說常用的定向語句:從情節(jié)上看、從人物形象上看、從主題上看,從表達技巧上看……傳記答題常用的定向的語句:從成員上看、從內容上看、從影響上看,從主觀上看、從客觀上看……
如果答題已熟練,“定向”可以省略,但心中要有“定向”思路。
2.定性
定性分析的語句:確定“性質”,要求準確、專業(yè),這就是得分點。學生沒有讀懂題干時,容易遺漏定性分析的語句。請看這個例子:
(4)文末“后記”是獨立于小說外的寫作說明,還是屬于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8分)(2014年全國卷)
某生答案:①“后記”寫得有特色,符合情節(jié)的發(fā)展,點出主題,寫了人物性格。②“后記”給人留下想象空間,回味無窮。③激發(fā)了讀者興趣,讀了還想讀。④點出主題,表明他雖是一個農村青年卻有現(xiàn)代意識。
學生答題,沒有觀點,沒有結合文本有理有據地進行分析等,這答案最多得2分。致命性的錯誤是沒有亮出觀點,答題應先闡明自己的觀點:我認為“后記”是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蛭艺J為“后記”是獨立于小說外的寫作說明。(只寫其中一種觀點)也就是說答案缺少定性分析的語句。
給學生提供的“備考答案”立足“三定”原則。
【備考答案】
我認為“后記”是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①從情節(jié)上看,小說的情節(jié)和“后記”有相似之處;②從人物上看,小說中的“那個人”和“后記”中的“我”情況也很相似,小說中的不少地方暗示女主人公守明的遭遇和“后記”中“那個姑娘”的情況很相像;③從情感上看,小說流露出的感情和“后記”中我的感情一致,我內心充滿愧疚。④從主題上看,“后記”中的自我審視,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聯(lián)系起來,深化了小說的思想主題。
有時“定性語句”在題干上已有明確的表示,這類題目的重點是讓你從文本中找出“證據”,即“定量分析”。例如:
(2)為什么愛因斯坦和玻爾的論戰(zhàn)被稱為物理學史上的“巔峰對決”?請結合材料簡述原因。(6分)(2014全國卷實用類閱讀)
題干中“被稱為物理學史上的‘巔峰對決’”就是定性分析的語句,因此,答題時重點寫出定量分析的語句。
【備考答案】①從成員上看,論戰(zhàn)雙方都是當時物理學界的代表人物;②從內容上看,辯論涉及現(xiàn)代物理學兩大基礎理論——相對論和量子力學;③從影響上看,辯論帶動了整個理論物理界的學術爭鳴。
3.定量
定量分析的語句:定量即具體分析。它決定了答案的邏輯性和豐富性。題干往往要求“結合文本內容進行分析”,讓你從文本中找出“證據”。例如:
(3)小說在刻畫馬蘭花這個形象時,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請簡要分析。(6分)(2015全國卷 《馬蘭花》)
題干中已經明確答題方向為人物性格,那么該題答案定向語句不用寫。
【備考答案】①樸實善良。聽說麻嬸的不幸后,不時發(fā)呆,并及時到醫(yī)院探視。這可以看出她心地善良,樂于助人,樸實。②善解人意。見麻嬸女兒傷心,便不再提借錢的事;丈夫對她不滿,她盡量忍讓。這可以看出她為他人著想,善于理解他人心思。③做人有原則。盡管掙錢不易,但不為錢傷害情誼;丈夫言行過分,她會據理力爭。這可以看出她做事立足原則。
馬蘭花性格之一,定性語句為:樸實善良。那么就要從《馬蘭花》一文找出論據分析即定量分析的語句:馬蘭花聽說麻嬸的不幸后,不時發(fā)呆,并及時到醫(yī)院探視。這可以看出她心地善良,樂于助人,樸實。
好的答案語言具有層次性、邏輯性、文體特征。
比較下面這個答案:
例如,小說閱讀《董師傅游湖》概括小說中董師傅這一人物形象。
【參考答案】
董師傅是一位普通木工。他技藝精湛,質樸善良,樂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
【備考答案】
1.他是位匠人:“做起活兒來得心應手”,“他做的幾扇雕花窗戶,雕刻十分精致”,可以看出他技藝精湛。
2.他是位善人:①“董師傅忙滅了煙,站起身說:我送你回去”,可以看出他善良,樂于助人。②“董師傅叮囑小翠,冰棍的木棒不要隨地扔”,可以看出他愛護環(huán)境,講究公德。
3.他是位詩人:①“每晚收拾好木工工具,便來湖邊大石上閑坐”,可以看出他喜歡欣賞美景,有生活情趣。②“若是有人了解他的知識,可能聘他為業(yè)余園林鑒賞家”,可以看出他鑒賞園林的水平高,富有審美情趣。
4.他是位哲人:“掙的錢足夠用了,日子過得很平靜”,可以看出他知足本分。
“備考答案”由匠人——善人——詩人——哲人。體現(xiàn)層次性:文本的層次;漸進的層次,認知的層次。邏輯性:論證語言準確嚴密。文體特征:小說人物都具有豐富性,對于一個人的評價,可以從職業(yè)、品行、審美、生活態(tài)度等角度來看。
面對高分值的閱讀題,高得意識——對高考語文試題規(guī)律和答題思維規(guī)律的認識。因此,復習備考中,引導學生樹立“微寫作答題”意識,把答案寫得一語定性、有次序、有邏輯,從而取得滿意的得分。
★作者單位:廣東韶關市曲江區(qū)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