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永春
(雙遼市東明鎮(zhèn)中心小學校)
淺析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宇文永春
(雙遼市東明鎮(zhèn)中心小學校)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的有機融合下,逐漸出現了翻轉課堂這一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對促進現代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靈活應用翻轉課堂開展教學,從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翻轉課堂 小學數學 應用研究
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需求,為了能夠實現素質教學對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就需要對教學方式進行積極的轉變與創(chuàng)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新課標實施的背景下,培養(yǎng)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成為教育教學的要求,所以,在教學中就要充分尊重小學生教學主體的地位與作用,能夠合理的應用各類教學資源,加強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在課前就要整合教學資源、分析教學重點、制作或者搜索相關的微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應用多媒體設備對微課進行播放。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三角形的高”這一課,在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分組合作進行學習。學生通過學習教材、觀看微課視頻,能夠對三角形的高形成初步的認識,并能掌握三角形的高的畫法,還能夠對本節(jié)教學內容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比較容易掌握銳角三角形的三條高、直角三角形的一條高和鈍角三角形的一條高的畫法,對于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另外兩條高的畫法感到困惑,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集體的討論與探索,充分發(fā)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討論與交流,共同解決問題。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清晰的認識到學生之間是存在差異的,在我國的經典論著《論語》中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學觀點,這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尊重學生存在的差異。在當前的教學中,雖然該教學模式可以擴大教學規(guī)模、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其教學模式相對比較固定,且每個行政班中的學生人數較多,教師在教學中不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也容易忽略學生的個性與優(yōu)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翻轉課程,學生則可以根據其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學習,他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以及學習節(jié)奏學習,不會因為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過慢而受到他人的指責。
翻轉課堂可以較好的兼顧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對課堂集中教學的缺陷的彌補。例如,在學習“圓柱體積”這一課時,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供微課視頻,使學生能夠在課余時間觀看,對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進行了解,對一些不能理解的內容反復觀看,直至理解。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微課視頻能夠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設計具有針對性、指向性的微課視頻,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當前的新課程和新課標教學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要求培養(yǎng)具有鮮明的個性和較高的數學綜合能力的小學生。因此,就要求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為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觀察、猜測、計算、推理與驗證。但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會耗費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不利于課堂的順利開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使得學生在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前,就已經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學習,對相關的知識已經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讓學生將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簡單的講解,留出足夠的時間用于學生探索與實踐。學生在課前已經了解相關的知識,就會縮短實踐探索過程。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并能和教師、其他學生溝通、交流,從而學習新的知識。
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師是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而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激發(fā)學生參與到教學實踐中的積極性,并合理利用教學資源,構建起民主、公平的實踐性課堂,逐漸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率。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和新課標的逐步實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開展教學,對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有積極的意義。通過應用翻轉課堂開展教學,可以突破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數學教學模式對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局限,加強小學生數學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有助于提升數學綜合素養(yǎng)。
[1]葉智輝,韋宏方,王祖華.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人教版小學數學《圓的面積》為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06).
[2]徐小松.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和效果分析[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