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柴玉
“粥”而復始
文/柴玉
一碗粥,國醫(yī)大師朱良春竟喝了70年。喝粥養(yǎng)生也要持之以恒,方可收效。
養(yǎng)生之要,貴在有恒。同樣,喝粥養(yǎng)生關鍵也要長期堅持,才能起作用。
國醫(yī)大師朱良春的一碗粥,喝了70年。朱老98歲去世,生前身體一直很好,精力充沛,90多歲時還一周出三次門診,每次看二三十個重病患者,都不覺疲勞。
朱老說,除了樂觀的心態(tài)、堅持運動外,他每天都會喝碗粥。
這碗粥被人們稱為長壽粥,粥里有什么秘密呢?我們先看看食材:綠豆、薏苡仁、蓮子、扁豆、大棗、枸杞子、黃芪。
綠豆入心經(jīng),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蓮子清心養(yǎng)心。中醫(yī)認為心主血脈,主神明,心的功能正常,則氣血運行正常,精力充沛;紅棗、薏苡仁、扁豆都是健脾的,脾主運化、升清,是后天之本,承擔著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脾失健運就會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枸杞子是入肝經(jīng)的,是補肝的佳品,中醫(yī)認為,肝藏血,主筋,肝經(jīng)氣血充足則筋得其養(yǎng),體力強??;同時,薏苡仁還有補肺清熱化痰的作用;蓮子、薏苡仁、枸杞子都入腎經(jīng),對腎有補益的作用;黃芪補元氣。這幾樣東西合在一起能滋補調和五臟,使正氣充足,精力體力旺盛。
國醫(yī)大師朱良春:一碗長壽粥,喝了70年。
這碗長壽粥怎么來的呢?1938年,朱良春20多歲,跟隨老師章次公在上海行醫(yī),恰逢當?shù)鼗魜y盛行,求診者絡繹不絕,朱良春每天都要看上百號病人,漸感體力不支,總是覺得疲憊,人也瘦了。在這種情況下,朱良春和母親一起創(chuàng)制出這款粥。母親每天給他做一碗,吃了幾個月以后,精神逐漸好轉,不再感覺疲勞。這一吃就吃了70年。
趕緊學習一下長壽粥的制作方法吧:
【材料】黃芪250克,綠豆50克,薏苡仁50克,扁豆50克,蓮子50克,大棗30克,枸杞子10克。
【制法】把黃芪放到沙鍋里,加適量水先泡20分鐘,然后煮15分鐘,把水潷出來,再加一碗水,煮開之后也潷出來,最后把這些水合在一起,用這個水去煮粥。把綠豆、薏苡仁、扁豆、蓮子、大棗清洗干凈,倒進沙鍋,再倒進黃芪水,蓋上蓋,開大火,煮開之后換小火煮40分鐘,把洗干凈的枸杞倒進去,再煮10分鐘即成。
【用法】煮出來的粥是五天的量,可一次由5個人分食;也可每天吃1碗,分5天食。另外,如果人數(shù)不定,煮粥材料也可按比例增減。
一般來講,養(yǎng)生粥里加的都是藥食兩用的食材,效力溫和,偶爾吃一兩次,能充饑或者滿足口感,但不易看到效果。有耐心長期堅持食用適合自己的粥,養(yǎng)生效果才會顯現(xiàn)出來。
國醫(yī)大師呂景山:每天都會喝碗小米粥。
國醫(yī)大師鄧鐵濤:一周內至少有兩餐吃粥。
平常煮粥時為了增加粥的稠度,會加點堿,這樣會破壞粥的營養(yǎng)成分。堿是多數(shù)維生素的大敵。在堿性條件下加熱,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葉酸等都會流失。加堿還會加強淀粉的糊化作用,食后讓血糖很快升高,對糖尿病患者不利。
國醫(yī)大師呂景山也非常推崇喝粥。幾十年來,他每天都會喝碗小米粥。他說:“脾胃為后天之本,小米色黃入脾胃,是后天補養(yǎng)的佳品?!?/p>
已經(jīng)100歲的國醫(yī)大師鄧鐵濤對粥也情有獨鐘,一周內至少有兩餐吃粥。
國醫(yī)大師顏正華會常喝些韭菜子粥。韭菜子有健脾、補腎、通便的功效。具體做法:10克韭菜子,50克粳米和少許鹽,先將韭菜子用文火燒熟,再與粳米、細鹽同放到沙鍋內,加水500毫升,米開粥熟即可。
國醫(yī)大師顏德馨也將喝粥作為自己的養(yǎng)生方法之一。他認為,老年人要健康長壽,貴在氣血流通,同時必須格外注意飲食調養(yǎng)的養(yǎng)生之道。老人食粥益壽,也是古人倡導的一種養(yǎng)生之道。
人至老年,生理機能老化,所需熱量減少,消化功能衰退,其飲食應以少而精、清淡熟軟為宜。清代名醫(yī)王士雄將粥譽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國醫(yī)大師顏正華:會常喝些韭菜子粥。
國醫(yī)大師顏德馨:將喝粥作為自己的養(yǎng)生方法。
煮粥也是一門大學問
煮藥粥:首先要辨證,選對食材和藥量。一般情況下,煮的時候,先將中藥在水中煎煮,去渣留汁。然后用藥汁煮粥。或者將中藥和粥分開煮,然后將煮好的藥汁和粥兌在一起食用。
煮普通粥:先將米用冷水浸泡,或者在冰箱里凍半小時。這樣熬起粥來節(jié)省時間,熬出的粥口感好。煮粥時用冷水慢慢煮,由冷漸熱,時間較長,不會破壞米中蛋白質,避免維生素的流失。
先用大火煮開幾分鐘,再轉文火,然后不停地順著一個方向攪動,持續(xù)幾分鐘,就會看到粥呈現(xiàn)酥稠狀,即可出鍋。
煮食材較多的粥:可以底料分煮。大多數(shù)人煮粥時習慣將所有的東西全倒進鍋里。其實,粥底與料應分開煮或焯,最后再放一塊熬煮片刻。這樣熬出的粥味道濃郁且不會串味,特別是輔料為肉及海鮮時,更應粥底和輔料分開。
煮粥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養(yǎng)生,要有好的心情,耐心攪拌、觀察火候,享受煮粥的過程,這樣煮出來的粥一定鮮美,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