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泓
(山東師范大學,山東 濟南 250014)
高等師范院校形體訓練課開展的必要性
楊 泓
(山東師范大學,山東 濟南 250014)
現(xiàn)今形體訓練課程已經陸續(xù)進入我國高校各個院系和專業(yè),形體訓練課程是當下教育理念中體育教學的一門重點學科。形體訓練可以幫助學生塑造纖美的體形,高雅的身體姿態(tài),還能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審美情趣,提高體育與藝術文化修養(yǎng)。通過形體訓練,還可以豐富其生活內涵,在完善自我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終身體育的意識。
山東??;高師院校;選修課
當代社會,人類教育由強調分解而轉入了強調綜合。專業(yè)因素對于一個人的人生作用愈顯愈小,而非專業(yè)因素的作用愈顯愈大。非專業(yè)因素包括范圍很廣,既包括所學專業(yè)以外的知識,也包括處世立身、人際交往、公關談判等方面的能力。形體美能使他人感到親切、歡悅,能拉近人與人的心理距離,使公關活動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就高校體育教學而言,形體美教育與形體訓練不但能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激發(fā)他們對真、善、美的追求,而且能夠促進大學生的形體、禮儀、氣質、形象的改善和人格的全面發(fā)展。儀態(tài)風度,也是形體美的一種表現(xiàn)。風度氣質,是與人的思想、文化修養(yǎng)有密切關系的。它既是一種外在美,又是內在美的自然流露,是內在美與外在美的和諧統(tǒng)一。
教學觀念的轉變關系到整個教學過程的成功與否,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對教學內容的設置,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都有積極地促進作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以“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無法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往往造成教學預期效果不能達到,甚至適得其反,造成學生厭學的現(xiàn)象。通過形體訓練,可以發(fā)展身體的柔韌性、協(xié)調性和靈巧性,培養(yǎng)人們正確的體態(tài)、健美的形體,注重姿態(tài)美的意識和習慣。同時也能提高人的審美意識和高雅的情操,使人的外在表現(xiàn)和內在修養(yǎng)、形體之美與精神之美和諧統(tǒng)一。形體課作為一門新興的課程,在教學內容的設置、課程的安排等方面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如課程內容的選擇會與健美操課、舞蹈課等重合,還有的甚至會像中小學做的課間操,學生難免會對此產生厭學的心理,這就需要任課老師和學生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出一條面向未來教師職業(yè)的形體課教學方案。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在完成正常教學計劃的同時,也要了解學生的興趣與需要,比如在教學中,可以選擇讓學生進行自主創(chuàng)編,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能動性,發(fā)揮學生的主導地位。在課堂上也盡量滿足學生合理的課堂需求,多讓學生自己組織配合,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合理的發(fā)揮。以及編排成品節(jié)目,讓學生自己練習表演,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對形體訓練課的興趣和熱情,繼而更加突出形體訓練課對學生的重要意義。
教師綜合素質的高低與教學質量有很大關系,通常,判斷一名教師的綜合素質分為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兩個層面,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統(tǒng)籌兼顧,科學分析。在這個判斷的過程當中,所講的客觀因素主是指學校對于形體課的教學政策和對形體課的教學重力力度等。調查顯示,山東省高師院校形體課教師中本科學歷占50%,碩士及以上占50%,根據(jù)教育部《關于新時期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中規(guī)定,距離“以教學為主的本科高等學校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應達到60%以上”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被調查教師中,高級職稱的比例較少,這必然導致學術科研水平的下降。正因如此,山東省高等師范院校公共體育部更應當積極的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在多方面鼓勵在職教師進行報考研究生繼續(xù)深造的工作,以此為手段來完善師資力量的不足??梢怨膭罱處煼e極進行短期培訓,學習新知識新技能,這種方式“時間短,見效快”,是促進教師技術水平進步的有效方式。針對那些已經獲取研究生學歷的教師,可以在政策和短期利益當中給予保障,以此鼓勵教師向更高的科研領域進行研究,來充實體育教育方面的師資力量,為形體課的師資結構和師資力量以及未來的課程規(guī)劃提供有力的支撐。
現(xiàn)代社會中,強健的體魄、優(yōu)美的姿態(tài)、勻稱的形體,是人們所追求的人體美的最完美的象征。人體美確實是人類所有審美對象中最完美、最深刻、最動的一種美。而人體美應是從事形體訓練所要達到的主要目標。愛美、追求美是人類的共同心愿,是人的天性。那么關于如何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可以開展講座,教給學生應當如何欣賞美,也可以給學生展示舞蹈演員或藝術體操演員的優(yōu)美姿態(tài)和漂亮的造型等的圖片或視頻,去刺激學生的感官和視覺。另外,形體老師特殊的外在氣質是有一定說服力的,可以充分利用教師自身的有力條件去感染學生,熏陶學生。并通過理論教學告訴學生健與美表現(xiàn)的特征包括的內容有身體健康無殘疾,肌膚紅潤彈性好,膚質健康有光澤;體型勻稱、動作協(xié)調、充滿活力;行為上,舉止大方得體,有風度;還要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生活充滿激情,樂于為他人服務。使學生在了解何為“美”,懂得欣賞“美”,努力塑造“美”的時候,這些都是基本的知識點和美育的根基。學生們了解了,接納了才會有參與形體美訓練課的動機,才能夠自覺地加入到形體課中來,通過訓練學生們不僅可以完善自己的形體美,更能塑造他們的心靈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他們展示美的能力。
形體課是培養(yǎng)學生對形體美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參與形體課訓練也就是參與一種塑造美的運動,它將音樂與肢體語言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自覺形成對形體美、動作美以及音樂美的審美價值觀,從而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美好事物敏銳的洞察力,幫助學生提升他們的藝術修養(yǎng),使他們具備高層次的審美情趣,并從這個過程中使自身氣質得到提升。
形體課訓練在幫助女大學生培養(yǎng)優(yōu)雅氣質方面所發(fā)揮的作用不能被忽視,高校開展形體課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高校女生今后走向社會、適應社會,提高擇業(yè)、就業(yè)的競爭力,形體訓練課都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
在現(xiàn)實情況當中學校由于硬件條件不同,形體課所具有的條件也不同,因而形體課在各個學校開展的現(xiàn)狀也不同,一些條件較差的學校形體課硬件基礎設備較差,在沒有教材,沒有專業(yè)師資配備的情況下教學效果明顯偏低。有些學校甚至對形體課趨于形式化,最終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更有一些學校在沒有開設形體課的前提條件下開展了形體課,其效果顯而易見。
[1]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J].2002,(5):6.
[2]曹定漢著.形體與健康[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