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青
【摘 要】縱觀當下的中專英語教學,一些現象令人堪憂,教師疏忽了學生的親身感受,仍然在講臺上演“獨角戲”。本文擬從“創(chuàng)設情境,展現自我本真”、“互動協作,支持自我探究”和“實踐活動,引導自我發(fā)展”等角度,對如何讓學生在主動體驗的過程中發(fā)現更多的精彩進行探析。
【關鍵詞】英語教學;體驗式;口語表達
英語教學是基于語言溝通基礎上互動協作與體驗深化的過程,是學生接受知識和表達運用的陣地。然縱觀當下的中專英語教學,一些現象令人堪憂:學生懼怕表達英語,陷入了“啞巴英語”的尷尬學習境地;被動接受課程知識,應付式交流使得學生不再“激情燃燒”;學生的“薄底子”,使得他們產生惰性和懶學傾向,甚至被邊緣化等等。究其原因,教師疏忽了學生的親身感受,仍然在講臺上演“獨角戲”。從尊重學生認知需要出發(fā),多給他們更多的自由表達話語權和自主支配權,讓他們在發(fā)展自我的過程中接受英語,讓他們在擁抱英語過程中感受特有魅力便是當務之急。
一、創(chuàng)設情境,展現自我本真
情隨境出,身臨其境最能打動學生的心,讓他們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更加主動展現自我的本真。多給學生搭建屬于他們的平臺,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似的情境氛圍,能使得他們的認知感悟更有深度和廣度。情境創(chuàng)設能在活化學習內容和豐富素材的前提下,幫助學生積極融入課堂。
情境創(chuàng)設,使得學生獲得更為豐富的認知感悟,便于他們主動在展示過程中凸顯自我本真。如在基礎模塊Unit 1 Hello,Everyone!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世界各地的“Different greets”,讓學生在感受到新鮮和好奇的基礎上更能增強學習的內驅動力。同時,引導學生就“How do you greet the others?”進行模擬表演,讓他們在接近真實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中主動協作交流?;谡鎸嵉恼Z言情境進行活化教學,使得學生在展現真實自我的基礎上獲得更為深刻的體驗。
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來幫助學生感受課程內容,使得他們在深化理解感知的基礎上展現自我,讓他們的思維情感更加豐富多彩。創(chuàng)設的情境應突出民主,讓學生在暢所欲言過程中享有充分的發(fā)言權利,讓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受到一視同仁的關注。情境應該突出自由,讓學生能夠在不受拘束的過程中主動展現自己,使得他們能在凸顯真實自我的基礎上產生探知的動機與激情。以和諧的情境邀請學生積極參與,使得他們不再隱藏自己的問題,讓他們在主動表現的過程中暴露問題,探尋更為有效的策略方法。
二、互動協作,支持自我探究
英語交際,是教學雙方彼此交流和溝通的過程,群體性和互動性則是其中顯著特征。放手讓學生去交流,讓他們在主動交流體驗過程中不斷探究和破解問題,更能夠使得他們獲得深刻感知體驗。借助互動協作給學生搭建自由表達的平臺,使得他們由被動參學主動轉變?yōu)榉e極探知,更好展現其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
互動協作使得學生不再孤獨,而是作為班級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主動融進課堂;互動協作使得學生不再被邊緣化,讓他們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有所發(fā)現和收獲。多融入學生的互動協作,引導他們根據創(chuàng)設的問題任務進行自由選擇和靈活交流,使得感知體驗更有合力與動感。像在閱讀的小組互動交流中,我往往以課程教學目標要求為指針,建議學生就“If you took part in the action,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和“What do you want to say with the author?”進行互動討論,讓學生的整體感知思維變得更加豐富和富有深度。根據學生不同表達需要,針對協作中發(fā)現的問題,幫助他們進行總結反思,引導他們增強感知體驗。
尊重學生,給他們更多的互動機會,使得他們在彼此探學和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更有價值的線索,讓他們在點滴蛛絲馬跡中自覺抽絲剝繭,摘得“碩果”。依據學生的差異,創(chuàng)設不同的導思話題任務,讓他們能夠根據實力進行主動選擇應對,更能促使他們在跳起來摘果的過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悅。多融入學生的互動交流,給他們提出富有指導性的意見,讓他們在回顧的過程中有所發(fā)現,主動調整學習策略方法。
三、實踐活動,引導自我發(fā)展
活動創(chuàng)設使得學生有更多寬闊的運用平臺,幫助學生走出封閉的學習空間,讓英語學習變得更加生動與活潑。實踐活動創(chuàng)設使得學生將自身語言知識積累主動生成轉變?yōu)閷嵺`表達運用,讓學生有更多自我發(fā)展的機會。
活動創(chuàng)設宜以突出生活化和開放性為根本,給學生有更多的新鮮感,讓他們在備受鼓舞的過程中不斷生成語言知識。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就相應的素材自我創(chuàng)設,讓他們在展示“我能行”的過程中不斷增強語言表達運用技能。如,可結合西方節(jié)日文化等,組織交際性舞會活動,引導學生能夠進行主動參與和活化感知。
創(chuàng)設活動使得學生將認知體驗主動轉化為自我表現的內在動力,讓學生的思維情感更加活躍和豐富。借助活動來引導學生主動實踐,更能夠使得他們的感思體驗富有真實感,更能夠使得他們表達運用產生準確的效果。
總之,體驗式教學使得學生真正站在課堂中央,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融入課堂,讓他們在主動體驗的過程中發(fā)現更多的精彩。按照“和諧情境”與“自由探學”的要求,引導學生在主動嘗試和積極參與的過程中不斷修正自我、完善自我和發(fā)展自我,更能彰顯英語教學的人文性和開放化,讓中專生走出“陰暗”的霧霾,感受英語學習的快樂。
【參考文獻】
[1]趙春玉.活化資源,多方對話[J].考試周刊,2015(17)
[2]覃冠平.啞巴英語的實質及解決對策探析[J].教育界,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