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健
天津市南開區(qū)人民檢察院,天津 300102
?
淺議公安刑事拘留的檢察監(jiān)督
孫健
天津市南開區(qū)人民檢察院,天津300102
刑事拘留是刑事案件偵查過程中使用頻率較高的強制措施之一,其嚴厲程度較高。我國刑事訴訟法對刑事拘留的適用作了較為明確的界定,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刑事拘留的適用出現(xiàn)隨意適用,超期適用的情況。為了規(guī)范行使刑事拘留,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權益,加強對刑事拘留的檢察監(jiān)督勢在必行。
刑事拘留;檢察監(jiān)督
(一)刑事拘留的內涵
刑事拘留作為刑事訴訟活動中的一種強制措施,其嚴厲程度僅次于逮捕,在社會治安問題日益突出的當下,公安機辦案人員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的頻率非常高。根據(jù)通說,刑事拘留是指刑事偵查機關在案件偵查過程中,遇到法律規(guī)定的緊急情況時,依法臨時剝奪現(xiàn)行犯或者有重大嫌疑分子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我國的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了刑事拘留強制措施的決定、執(zhí)行機關,刑事拘留的適用條件、期限等內容,除了檢察院在查辦自偵案件時可用對嫌疑人決定刑事拘留,其他案件的拘留決定權大都在公安機關。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刑事拘留應當在“緊急情況”下,對“重大嫌疑人員”或者“現(xiàn)行犯”適用,這表明這項嚴厲的強制措施的使用應當十分審慎。
(二)刑事拘留的特征
1.主體的特定性
主體的特定性主要體現(xiàn)在適用機關的特定性。依據(jù)我國法律,只有公安機關以及檢察機關能夠決定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措施,除此以外其他機關無決定刑事拘留的權力,刑事拘留的執(zhí)行則由公安機關負責。之所以如此規(guī)定,一方面是因為檢察機關和公安機關掌握著刑事案件的偵查權,這兩部門有權決定刑事拘留能夠及時固定證據(jù),保障案件偵查順利進行。另一方面,由于自由權是人的一項基本權利,對限制或者剝奪自由權的機關進行具體限定能夠從源頭上防止此項權力的濫用,保障基本人權。
2.條件對象的特定性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條、第一百六十三條分別規(guī)定了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作為決定主體時適用刑事拘留的條件。我國刑事拘留的適用對象主要包括“現(xiàn)行犯”和“重大嫌疑分子”,同時還需具備法定的緊急情形。這表明刑事拘留的適用條件和對象具備嚴格的前提,并不是每一個犯罪嫌疑人都應當被刑事拘留,還應當考慮其所犯罪行及社會危險性程度。
3.羈押期限的臨時性
刑事拘留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毀滅證據(jù)等,保障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刑事拘留有著較短的期限,伴隨著訴訟活動的深入,作為臨時性措施的刑事拘留措施會發(fā)生變更。實踐中正常情況下,在刑事拘留到期后,如果不符合逮捕條件未被批捕,則可能變更為取保候審或者監(jiān)視居住等措施。
(一)適用頻率常態(tài)化
現(xiàn)階段公安機關在刑事案件偵查過程中,辦案人往往往忽視刑事拘留適用條件的緊迫性,每當一個犯罪嫌疑人到案,只要其行為構成犯罪,即使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往往也采取刑事拘留的強制措施。刑事拘留逐漸成為一種保障偵查的手段,“夠罪就拘”、“以拘代偵”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
(二)拘留期限延長普遍化
刑事拘留是一種短暫性臨時的強制措施,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拘留的期限一般是三日,如果案情復雜,經過批準可以延長一至四日,對于多次作案、流竄作案、結伙作案的犯罪嫌疑人拘留期限可以依法延長至三十日。但是筆者在司法實踐中發(fā)現(xiàn),拘留后在三日內提請逮捕的案件幾乎沒有,最普遍的拘留期限是七天。對于延長拘留期限的理由,大部分都是“因案情復雜”。同時,偵查人員對于“多次作案”“流竄作案”“結伙作案”的理解也存在著擴張性傾向。例如,將外地戶籍人員作案認定為“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理解為兩次以上的作案等,這樣很容易使得拘留期限被任意延長至三十日。
(三)拘留措施變更隨意化
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后,經進一步審查發(fā)現(xiàn),如果嫌疑人符合逮捕條件的,應當向同一級檢察機關提請批準逮捕。實踐中由于部分偵查人員對逮捕條件的認識不同,會出現(xiàn)一定的偏差,導致應當報請逮捕的案件而未報捕。同時,由于個別偵查人員在辦案過程中受人情等因素的影響,對于一些犯罪嫌疑人在刑事拘留到期后應當報捕但卻沒有報捕,隨意將刑事拘留變更為取保候審措施。
憲法規(guī)定檢察機關作為我國的法律監(jiān)督機關,承擔著立案監(jiān)督、偵查活動監(jiān)督、審判監(jiān)督的職能。受職權主義的影響,公安機關在刑事案件偵查過程中封閉
性較強,外部監(jiān)督力量薄弱,因此加強對公安機關刑事拘留的檢察監(jiān)督是偵查活動監(jiān)督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建立刑事拘留備案制度
目前的司法實踐中,檢察機關往往只有等到公安機關提請逮捕,才能夠對刑事拘留的合法性進行審查。這種對案卷材料的書面審查僅是從形式上加強了對刑事拘留的監(jiān)督,并不能夠從實質上防止濫用拘留權的現(xiàn)象發(fā)生。為了充分保障檢察機關的知情權,更好的對刑事案件進行全方位的監(jiān)督,筆者建議公安機關應當定期將其在一定期限內立案偵查的案件,特別是涉及到刑事拘留的案件材料報送到檢察機關審查備案。對于刑事拘留期限屆滿,公安機關沒有報請逮捕自行變更強制措施的案件,檢察機關的偵查監(jiān)督部門應當重點核查行為人是否符合逮捕條件,同時檢察機關的公訴部門應當督促公安機關將此類案件及時移送審查起訴。
(二)強化對重大復雜案件拘留期限的審查
刑事拘留期限的長短,取決于涉案人員、案件難易情況,是否延長刑事拘留期限主要取決于公安機關的認定。雖然刑事訴訟法對延長拘留期限作了規(guī)定,但是過于原則,在實踐操作中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標準,任意延長羈押期限的問題時常發(fā)生。對于這一情形,有必要將檢察監(jiān)督納入到拘留期限延長的司法程序中,以保障拘留權的合法行使。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逮捕后,為了進一步偵查,公安機關如果需要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應當?shù)玫綑z察機關的批準。筆者認為,可以借鑒捕后報請延長羈押期限的做法,對于公安機關認為需要將犯罪嫌疑人的刑事拘留期限延長至三十日的案件,應當及時報請檢察機關批準,對于這些案件,檢察機關也可以提前介入指導偵查。
(三)加強對違法刑事拘留的責任追究
當前,檢察機關對于公安機關偵查活動中存在的違法行為進行監(jiān)督,主要通過口頭糾違、檢察建議、糾正違法通知書這三種方式。公安機關在收到這些糾正違法文書后,根據(jù)自身情況加以整改并將整改措施反饋給檢察機關。然而在現(xiàn)實情況中,公安機關的有些違法偵查行為是不可逆的,例如違法延長拘留期限,即使對此違法行為下達糾正違法通知書,但是超期拘留的影響是無法消除的。因此,有必要加強公安違法刑事拘留的責任追究,對違法辦案人員進行追責,這樣才能防止拘留權的濫用,在打擊犯罪的同時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實現(xiàn)實體公正與程序正義并存。
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召開加快了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進程,依法治國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人民群眾的人權保障意識也在不斷加強,刑事訴訟法在懲治犯罪的同時更應該注重維護嫌疑人的合法權益。自由權是一項基本人權,這一權利受到憲法、刑事訴訟法的保護,刑事拘留作為限制自由權的強制措施,司法機關在辦案過程中更加應嚴格依法適用、審慎適用,同時在辦案過程中應當加強對刑事拘留的監(jiān)督,防止錯拘、濫拘現(xiàn)象的發(fā)生。
[1]李娜.論我國刑事拘留中監(jiān)督機制的構建及完善[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6).
[2]王煊,陳彥君,徐婉飛.刑事拘留檢察監(jiān)督的推進路徑[J].人民檢察,2014(1).
[3]呂宇平,金旭明,賈珊.加強刑事拘留檢察監(jiān)督的分析與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5(2).
[4]胡曉清.論刑事拘留的目的[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3).
[5]王洪宇.借鑒與反思:法國刑事拘留改革對中國之啟示[J].比較法研究,2012(3).
D925.2
A
2095-4379-(2016)27-0172-02
孫健,男,天津市南開區(qū)人民檢察院,干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