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增濱
摘要:在一項研究調查中我們發(fā)現,現在很多學生的身體素質不甚樂觀,引體向上等體育項目及格者都甚為少見,還有很多學生受不了軍訓時的艱苦,暈倒、體力不支等現象屢見不鮮。這充分說明了當前學生的身體素質大不如前,雖然我們在奧運會上是體育強國,可是作為祖國棟梁的學生身體素質卻如此讓人擔憂。加強體育教學,增加體育鍛煉,提升身體素質已經刻不容緩。
關鍵詞:高中體育 ? 鍛煉 ? 素質 ? 體育社團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195
當前興起了全民健身熱潮,我們看到無論是健身房里正在鍛煉肌肉的青年男女,還是清晨或者黃昏在公園跑步練習太極的普通百姓,以及每天晚上在廣場上熱衷于廣場舞的大媽們,可以說強身健體,體育鍛煉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項重要活動。
然而校園中的體育狀況又如何呢?由于很多學校都過多地追求學生的成績、分數,而忽視了學生身體素質的強化,所以很多正處在成長發(fā)育期的學生身體素質并不佳。有的偏瘦,體質弱,小小年紀就仿佛中年人一樣有了亞健康的癥狀;有的則由于營養(yǎng)過剩,經常吃一些垃圾食品,導致身材臃腫肥胖,動一動就會氣喘吁吁,汗流浹背。還有一些學生雖然身體素質不錯,可是長久不鍛煉,體內的機能沒有得到揮發(fā),總體的耐力和素質還是偏差的。不管城市還是農村,有很多家庭還是將孩子當做小太陽似的供著,不愿意讓他們參加勞動,沒有給他們獨立成長的空間,這些都不利于孩子鍛煉。作為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學校,將是他們鍛煉身體,展現體育特長的地方。
因此,我們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幫助他們樹立體育能夠強身健體的思想,同時在教學思路上也要多普及體育常識和知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多完成項目,敢于戰(zhàn)勝困難,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全面發(fā)展學生的整體素質。
一、體育教師首先要有過硬的專業(yè)素質
在與一些同為體育教師的朋友進行聊天中得知,有一些學校對體育教學不是很重視,體育教師在僅有的體育課程中隨意講解、示范,由于對體育運動本身沒有很好的認知性,導致教學過程達不到應有的既定目標。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學校太過追求主要學科的成績,一方面也是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素質不過硬。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要了解學生對于每一項運動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不能一概而論,也就是說有的學生懂了,有的學生不懂,有的學生似懂非懂,我們要照顧到學生的心理感受。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要多和學生進行交流,不拘泥于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可以展開多種方式,引起學生的興趣,增強他們對體育鍛煉的信心。
教師對于體育學科要多了解,多翻看專業(yè)知識課程,多看一些體育頻道的講解,從中領悟精髓,這樣傳遞給學生時,就會把心中所想說的明白。同時作為課堂的主導者,教師也要擁有完整的組織管理能力、運動健身知識和教學的綜合能力,這樣才能夠呈獻給學生一堂具有專業(yè)性、趣味性、緊湊型的體育大餐。
二、游戲教學的應用讓學生都踴躍參與其中
有人說:游戲教學?難不成真把教師當成了“孩子王”,讓教師帶著一群高中生玩耍?其實這是把學習這個命題給理解偏頗了。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一直都把學習當做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教師要板著臉,在講臺上講課,學生要認真,在下面坐著聽。即便是開放的體育課堂,似乎也只是教師告訴步驟、方法,也忽視了學生的接收情況。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體育游戲將鍛煉身體作為基本方法,以達到娛樂身心、改善體質和陶冶性情的目的。游戲能喚醒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從繁重的學習狀態(tài)中迅速進入到輕松娛樂的氛圍中來,體育重在參與,一旦學生參與其中,那么我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通過玩體育游戲,使學生從中愉悅身心。例如,我設置的“籃球運球接力”游戲,準備兩個籃球,將學生分成兩組,從球場的一端底線開始,各組縱向排成間隔各一米的縱隊,在端線上的學生持球,做“S”形的運球,當運球超過縱隊的最后一名學生時,把球傳回縱隊的開端處,由那位學生接著運球,自己則站在縱隊最后隔一米處,成為縱隊一員;如此往復,直到所有學生都運完球。并要求學生必須認真運球,不能抱球跑,球在哪掉了,則要回到掉球處重新運球。雖是簡單的游戲,卻讓學生玩得不亦樂乎,兩個隊之間比拼激烈,運完球的大喊加油,運球的全神貫注,等球的擺好姿勢緊張等待。這個游戲鍛煉了大家的協(xié)作意識,也在玩的過程中體驗了體育的樂趣。再如其他的“墊轉過和接力跑”,發(fā)展學生反應、耐力、靈巧性和協(xié)調性,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團結作戰(zhàn)的良好品質。
三、建立社團組織,發(fā)揮團隊優(yōu)勢
高中學生對體育的熱情是很高的,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滿足了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要求,促進了學生體育專長的發(fā)展,課余鍛煉時間得到了增加,更有利于學生在課余時間發(fā)展自己的喜好和專長。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高中生已經算是“小青年”了,他們每一個單獨的個體都具備了獨立思考、獨立面對的能力,如果把他們團結起來,按照自己的興趣組成小社團,那么不僅能夠讓他們得到鍛煉,同時也會讓他們在團隊中找到伙伴,在交流中結識更多的朋友。
為了讓更多的學生能夠結伴鍛煉,我按照體育興趣幫助他們成立了一些小組,如長跑小組,籃球小組,足球小組、武術小組等等。把具有共同愛好、興趣和需要的學生組織到一起,不受體育教學計劃和課外體育活動安排的束縛,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鍛煉,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采,為培養(yǎng)個性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提供了可能。學生鍛煉的場所不僅限于學校,社區(qū)、廣場都可以,為學生發(fā)揮體育特長提供了平臺,推進了中學體育與健康新課程的實施與發(fā)展。
在全面健身的今天,體育運動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心,而通過體育鍛煉,不僅身體會更加健康,在運動過程中的快感,也是很多人都樂于享受的。全面提升中學生的體育素質,就在當下,刻不容緩。讓我們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條件和環(huán)境,給他們一個發(fā)揮的舞臺,使其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參考文獻:
[1]王彩霞,韓佳佳,王世華.中學體育教師對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現狀認識的研究.人間,2015(10).
[2]王燕.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及競技體育的協(xié)調發(fā)展.體育時空,2012(12).
[3]林靜,馬贊.把握體育課程本質,堅守體育學特點,提升學生體育素養(yǎng).中國教師,2013(1).
[4]張旭彬.淺析學校體育工作中學生體育意識培養(yǎng)及體育習慣養(yǎng)成.都市家教,2012(6).
(責編 ? 金 ?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