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慧忠
(山西省中醫(yī)院,太原 030013)
?
對蒿的重新認識
申慧忠
(山西省中醫(yī)院,太原 030013)
青蒿;茵陳蒿;艾蒿;播娘蒿;茼蒿;認識
從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xué)獎以后,青蒿素又重新引起人們的熱議。網(wǎng)上賣家也打起了“青蒿素”的生意,農(nóng)民自制的“艾葉青蒿餅”上市,“富含青蒿素”的廣告也借此營銷,因此有必要讓人們重新認識蒿是什么,常見的蒿有幾種,更有必要理清帶蒿的藥物。 常見的蒿有:青蒿、茵陳蒿、艾蒿、播娘蒿、茼蒿。
1.青蒿:為菊科植物黃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花蕾期采收,割取地上部分,切碎曬干,入藥具有清熱涼血、退蒸、解暑祛風(fēng)、止癢、止盜汗、防中暑等功效,可作為陰虛潮熱的退熱劑。常用于溫邪傷陰、夜熱早涼、陰虛發(fā)熱、骨蒸。
(1)藥物性狀:本品莖成圓柱形,上部多分支,葉互生,表面黃綠色或棕黃色,卷曲易碎,完整者展平后為二回羽狀深裂,兩面披短毛,氣香特異。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具有縱棱線,質(zhì)略硬,易折斷,斷面中部有髓。
(2)化學(xué)成分:含倍半萜內(nèi)酯類成分,如抗瘧有效成分青蒿素及青蒿甲素乙素等,還有黃酮類、香豆素類揮發(fā)性成分,以茨烯、異蒿酮等為主,另含蒿酮、樟腦等成分。
(3)藥理作用:本品為乙醚提取物中性部分和其稀醇浸膏,有顯著抗瘧作用。青蒿素及衍生物具有抗動物血吸蟲的作用。青蒿素、青蒿素醚、青蒿琥酯均能促進機體細胞的免疫作用。青蒿素還可減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縮力,降低冠脈流量及血壓。還可以對多種細菌、病毒有殺傷作用。有較好的解熱鎮(zhèn)痛作用,與銀花有協(xié)同作用,退熱迅速持久,蒿甲醚有防輻射作用,青蒿素對實驗性矽肺有明顯療效,青蒿琥酯在體外對人肝癌細胞有明顯的細胞素作用。
(4)含青蒿的中醫(yī)方劑:①青蒿鱉甲湯:治療溫病后期,余熱未清,邪擾陰分,傷陰竊液,夜熱早涼,熱退無汗,熱病后低熱不退,常與鱉甲、生地黃、牡丹皮、知母同用。②清骨散:治療陰虛發(fā)熱,骨蒸勞熱,潮熱盜汗,舌紅少苔,常與銀柴胡、胡黃連、知母、鱉甲同用。③清涼滌暑湯:治療外感暑熱,頭昏頭痛,發(fā)熱口渴。常與連翹、滑石、西瓜翠衣同用。④蒿芩清膽湯:治療濕熱郁遏少陽三焦,氣機不利,寒熱如瘧,胸痞作嘔。常與黃芩、半夏、竹茹、碧玉散、陳皮等同用。
2.茵陳:菊科植物濱蒿或茵陳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10 cm時采收,稱為“綿茵陳”,秋季花蕾長成采割時稱“花茵陳”,故有“二月茵陳四月蒿,五月茵陳當柴燒”之稱。入藥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的作用。主治:黃疸,小便不利,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有利膽,降血脂,抗炎,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還有驅(qū)除蛔蟲及抑制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與細菌作用。用量過大時,會引起頭暈惡心腹瀉、急性肝損傷、心律不齊等副作用。
(1)藥物性狀: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狀,莖直立,高0.5~1 m,基部木質(zhì)化,表面黃棕色,具縱條紋,多分支,幼時全體有褐色絲狀毛,成長后近無毛,葉1~3回羽頭深裂,上部葉羽頭分裂,中部葉裂片細長如發(fā),下部裂片較寬短,生于山坡路邊,全國各地均分布。
(2)化學(xué)成分:含利膽作用有效成分蒿屬香豆素,即6,7-二甲氧基香豆素,另含有揮發(fā)油,黃酮類成分。
(3)藥理作用:①利膽作用:能明顯增加膽汁分泌,膽酸和膽紅素的排出。②保肝作用:給予四氯化碳致肝損害大鼠每天皮下注射茵陳煎劑0.61 g,第8 d做組織學(xué)檢查,可見明顯減輕肝損害。③解熱作用:茵陳素20 mg/kg腹腔注射,對過期傷寒菌和2,4-二硝基苯酚所致熱的家兔有良好的退熱作用。④降血脂作用:擴張冠狀動脈及促纖溶作用。給實驗性高膽固醇血癥兔灌胃茵陳煎劑3 g/kg,用藥2~3周后,治療組血清膽固醇顯著下降。⑤降血壓作用:濱蒿內(nèi)脂實驗有顯著降壓和安寧作用。⑥抗菌消炎作用:體外實驗證明,茵陳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⑦對平滑肌的作用:茵陳煎劑和醇浸劑對離體兔腸略有興奮作用。⑧對黃曲霉素有顯著的抑制作用。⑨對免疫功能作用:具有促進白細胞分裂,增加白細胞數(shù)目,提高T細胞的免疫活性,參與機體的免疫調(diào)節(jié)和誘生干擾素的作用。本品還能抗鉤端螺旋體、殺蛔蟲、平喘等作用。
3.艾蒿:菊科植物艾的干燥葉,春夏二季,花未開,葉茂盛時采收,曬干或陰干,有回陽作用。通十二經(jīng)、利氣血、逐寒濕、止血安胎、消腫散結(jié)、調(diào)經(jīng)止血作用。
(1)藥物性狀: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的香氣,主根明顯,略粗長,側(cè)根多,常有橫臥低下根狀莖及營養(yǎng)枝,完整葉片鋪展后,成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粗鋸齒,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質(zhì)柔軟,氣清香,味苦。
(2)化學(xué)成分:主要成分為乙酸乙酯、桉油精、樟腦等化合物。
(3)藥理作用:地上部分含一系列的倍半萜類衍生物,含黃酮類化合物、蕓香苷、咖啡酸和具有抗炎作用的精油,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zhèn)咳和祛痰,止血和抗凝血,鎮(zhèn)靜及抗過敏,抗肝利膽作用。
(4)含艾葉的中藥方劑:①艾附暖宮丸。功能:溫經(jīng)暖宮,益氣補血。主治:婦女子宮虛冷,經(jīng)脈不調(diào),肚腹時痛,帶下白淫,面色萎黃,四肢疼痛,倦怠無力,常與香附、當歸、吳茱萸、川芎、白芍、肉桂等同用。②艾煎丸。功能:溫經(jīng)止痛。主治虛寒痛經(jīng),常與人參、菖蒲、艾葉同用。
4.播娘蒿:屬十字花科植物,一年生草本,花淡黃色,種子卵形褐色,有細網(wǎng)紋,其種子入藥,有祛痰定喘、強心利尿作用。
(1)藥物性狀:南葶藶子附載植物,一年生或兩年生草本,全株呈灰白色,或長圓狀披針形,種子每室一行,型小,多數(shù)個圓形,稍扁,淡紅褐色,表面有細網(wǎng)紋,潮濕后有粘膠物質(zhì),其種子入藥。功能: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2)化學(xué)成分:主要含葶藶子苷,衛(wèi)矛苷等。
(3)藥理作用:①止咳平喘:芥子苷為其有效成分。②利尿作用:與其加強心肌收縮力,增加腎小球濾過量有關(guān) 。③強心作用:葶藶子水提物0.2 mg/kg,能增加心室心肌收縮性和泵血功能,并能增加冠狀動脈流量。④抗菌作用:葶藶子的芐基芥子油,具有廣譜抗菌作用。⑤抗癌作用:對癌細胞有明顯抑制作用。⑥調(diào)血脂作用:葶藶子提取物具有此作用。
(4)含葶藶子的中藥方劑:葶藶大棗瀉肺湯、己椒藶黃丸、大陷胸丸。① 葶藶大棗瀉肺湯:葶藶子與大棗同用,功能:瀉肺行水、下氣平喘。主治痰涎壅盛,咳喘胸滿,不得臥,或心悸,面目浮腫,苔膩,脈弦滑。②己椒藶黃丸:與防己、椒目、大黃同用,功能攻逐水飲。主治水走腸間,漉漉有聲,腹?jié)M便秘,小便不利,口干舌燥,脈沉弦。③大陷胸丸:與杏仁、大黃、甘遂、芒硝、蜂蜜為丸。主治胸中硬滿而痛,項強如柔痙等癥。
5.茼蒿:為菊科植物蒿子桿和南茼蒿的莖葉,一般春夏季采收,鮮用。功能和脾胃、消痰飲、安心神。我國南方普遍栽培作為蔬菜食用,常用于治療咳嗽痰多、煩躁不安、二便不通等癥。
(1)藥物性狀:蒿子桿為一年生草本,光滑無毛,或幾光滑無毛,通常自中上部分支。南茼蒿,葉邊緣有不規(guī)則大鋸齒或羽狀分裂。
(2)化學(xué)成分:南茼蒿地上部分含傘形花內(nèi)酯,東莨菪素,7-甲氧基香豆精。此藥單方煎用,無復(fù)方制劑,也可做涼菜服用,作用相同。
由以上內(nèi)容認識到,不僅要為青蒿素的提取原植物青蒿正名,青蒿素只能從青蒿中用低沸點有機溶劑乙醚或乙醇作提取液并采用重結(jié)晶和柱層析進行分離所得。且能消除藥學(xué)人員及消費者的誤解,給大家進行知識普及,讓消費者不會輕易中招。 還應(yīng)對艾蒿、茵陳蒿、播娘蒿、茼蒿容易混淆的植物外在形態(tài)構(gòu)造加以辨別,在藥理作用、功能主治等方面重新明確認識,在臨床工作中正確合理應(yīng)用。
201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