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迷柱 高慧敏
摘 要: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部分,而其教學的目的是教師傳授知識,讓學生能夠真正意義地自主學習教師所講述的教學內容。但是中學生正處于青春年少時期,叛逆性較為強烈,所以教師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教學模式而教導學生,讓學生能夠從心里接受初中語文知識,從而自我升華。就培養(yǎng)中學生自主學習使之升華而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主學習;學習能力
由于初中生正處于青春年少的叛逆時期,對自我的控制能力較低,所以教師如若想要學生能夠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就需要有計劃地實行與之相應的教學模式,以幫助學生在學習中盡可能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而其最好的辦法無疑是寫作以及閱讀的訓練。
一、閱讀助學生之心而“沉”
這里所說的“沉”并不是指傳統(tǒng)意義中的沉重,而是需要教師教導學生在出現(xiàn)負面情緒時能夠及時控制自己的情緒,使自己沉穩(wěn)。而閱讀教學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因為在閱讀中學生能夠用“心”理解文章中所表達的意思,穩(wěn)定情緒,所以教師需要在初中語文教育中盡量利用閱讀而幫助學生學會“沉”。以人教版初中語文教學為例,某校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這篇文章時,先給學生講解了一個有關影子的故事,但是在故事之后,學生的情緒比較高,不容易“沉”下來,因此在此時,教師就需要運用閱讀的教學技巧,讓學生的內心世界得以平靜,并了解兩個故事所表達的意思。
二、用以次于閱讀之功的寫作助學生達自主學習之效
訓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次于閱讀的就是寫作。因為寫作可包含多種方面,而且其體裁也不受限制(如詩歌、議論文等)。其次,寫作訓練還可鍛煉學生的思維及自主學習能力,所以教師需學會合理運用寫作鍛煉學生。例如,某教師為學生確定一個較典型的主題,然后讓學生自主依據(jù)身邊的查閱工具而查找資料,收集與之相關的信息,并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寫作(其文體不受限制),突出其所表達之意。最后,教師還在學生的作品中找出較好的作品,鼓勵學生,并讓學生自己在課堂中朗讀,增強學生對自己的自信。
總而言之,中學生正處于青春年少時期,對自我的控制能力較低。所以教師需要為學生“順毛”,并創(chuàng)造較為新穎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學會合理運用身邊的工具幫助自己學習初中語文知識,并從心里接受初中語文知識,從而自我升華,增強學生的自信。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