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坤
作文教學能增進知識發(fā)展智力和提高分析判斷能力。作為語文教師,要重視作文教學。但一說作文,老師害怕上,學生更害怕寫,他們都視作文為“苦差”。其實,我覺得要盡快有效地開展作文教學,發(fā)展學生作文能力,必須解決三個問題。
一、寫什么——生活
有位女同學,她家住宅區(qū)里常常默默打掃庭院的一位退休老干部去世后,踩著庭院里的紙屑,想起老干部“黎明即起,灑掃庭院”的往事,以《失而復(fù)得》為題寫道:“庭院里見不到老干部掃地的身影了,但那‘嚓——嚓——嚓的掃地聲,卻仍在晨風朝暉里繼續(xù)著,只是已經(jīng)由老干部那緩慢、凝重的節(jié)奏,變成了小姑娘(即這位女同學自己)活潑、跳躍的旋律,后來又逐漸匯成眾人揮帚笑聲盈庭的交響曲。望望老干部那間陋室,我心里不由得產(chǎn)生一種失而復(fù)得的愉悅感,人們也都有了一種欣慰感、充實感……”習作敘事具體,感情真摯。
有位學生把電視中反映家鄉(xiāng)人文歷史演變、城鄉(xiāng)建設(shè)發(fā)展的新聞報道、科教片、故事片中的典型鏡頭,以時間推移為經(jīng)空間變換為緯,進行剪裁、“嫁接”和重組,融入自己的真切親情鄉(xiāng)情,寫了一篇題為《熒光屏里看家鄉(xiāng)》的作文,借助熒屏透視萬里,把無限的時空凝聚在有限的特寫鏡頭中,展示了家鄉(xiāng)的今昔和未來。習作言之鑿鑿,騰挪跌宕。
這兩事例無不說明,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
二、怎么寫——想象
想象,使作文更具靈氣和活力。世界上存在的事物,可以用聯(lián)想來描述,運用相似聯(lián)想、神似聯(lián)想、接近聯(lián)想、對比聯(lián)想等多種方法,拓展思路;世界上不存在的事物,可以用想象來設(shè)計,想象的天地,一定是博大寬廣、五彩繽紛的。
比如,有位同學寫停電時的感受:“眼前突然一黑,我感到有點害怕,過了一會兒,才慢慢適應(yīng),周圍的東西也依稀有了些輪廓……”我在評改時啟發(fā)他說:“你這一段寫得還是比較有條理的,感受也比較細膩,但語言上不夠形象,讀的人印象就不深刻。比如,我們學過老舍寫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他寫悶熱的感受就不是只寫“天氣很悶、很熱”,而是先寫柳樹無精打采的低垂著,寫狗吐著舌頭,寫騾馬張大著鼻孔,又說整個老城像燒透了的磚窯。讓讀者由柳樹、狗、騾馬聯(lián)想到天氣的悶熱,再聯(lián)想到燒透了的磚窯的溫度,那種熱的程度也就深深地印在讀者的腦海里。所以我們說這段描寫十分生動形象。你能不能也用這種聯(lián)想和想象的方法,把黑的感受、害怕的心理寫得形象些呢?后來我得到了這樣的修改稿:“眼前突然一黑,我仿佛一下子掉進了深淵似的,我感到害怕了,如同孤身一人在荒原上行走,身邊一個人也沒有,孤獨無助,只有黑暗團團包圍著我,過了一會兒,我才慢慢適應(yīng)些,黑暗漸漸變淡了,似乎在光明的頑強抵御之前,它也不得不做一點讓步,周圍的東西也依稀有些輪廓了?!彪m然,這樣的修改并不是很成功,但加進了聯(lián)想和想象的成分后,語言已不再平淡干癟,顯得生動富有變化。
想象是寫作的翅膀??梢酝ㄟ^一件事一句話甚至一個點加以聯(lián)想,它可以在一瞬間飛躍遠山重洋,可以在一剎那穿越亙古未來。
三、為何寫——評語
曾經(jīng)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私塾老先生在批閱學生作文時發(fā)現(xiàn)有三篇不同尋常的作文卷,他分別給他們寫上評語。第一篇寫了標題后,只寫了一個 “夫”字就沒了,他評曰:“大有作文之勢!”第二篇僅有標題,連 “夫”字也沒有,他評曰:“引而不發(fā),妙也!”第三篇干脆白卷,連標題都沒有寫,他還是給他加上一個評語:“清白可喜。”這當然是個笑語,帶著某些諷刺意味,但笑過之后,逆向思考一下,我認為它還頗有一些啟示意義,那就是寫作文批語時注重掌握鼓勵的學問。人常說,教育的藝術(shù),說到底是一種鼓勵的藝術(shù);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說,學生所以愿意接受教育就是因為能得到老師的肯定。
學生作文寫成并非易事,需要課前收集材料,平時積累。在他們看來,是努力寫出的,已達到較高水平。送給老師批改時,是期待老師肯定。批改時應(yīng)以正面評價為主,讓學生通過批語,看到成績與進步,堅定寫好作文的信心。比如,有學生很善于引用格言、古詩詞或名人名言,就這樣寫評語:“你平時很善于積累,把自己搜集的材料運用于作文。你引用的這些材料為你的文章增添了色彩,可見你是一位用心讀書的學生?!蹦呐率菍W困生的作文,總是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一些優(yōu)點。比如有學生寫得很真實,用的都是自己的語言,沒有抄襲,讀起來如一杯白開水。評語可以這樣寫:“感情真實,是一篇綠色作文。其中有××事例選得很特別,是別人不注意不常用的,說明你平時善于觀察事物,有一雙慧眼?!?/p>
賞識一個優(yōu)美的片段,甚至一個貼切的詞匯,有些學生可能因為你某次鼓勵而改變一生。茅盾上小學時,老師在他的《宋太祖杯酒釋兵論》的文末,寫下這樣的批語: “好筆力,好見地,讀史有眼,立論有識,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在《秦始皇漢高祖隋文帝論》的文末,該老師的評語更精彩: “目光如炬,筆銳似劍,洋洋千言,宛若水銀瀉地,無孔不入……”讀著這樣的文字,我們可以想象少年茅盾該是如何受其感動和激勵。也許正是老師的啟蒙鼓勵,才成就了一代文學大師,才有那么多的美文佳作留于后世。
由此可見,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善于捕捉住點滴信息,評語像涓涓細流一樣沁入學生心田,引起心靈共鳴,讓學生“人類本質(zhì)上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得以實現(xiàn),才能愛上寫作文,從而激發(fā)寫作興趣和熱情。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