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東
(大連海洋大學應用技術學院,遼寧 大連 116300)
體育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
王有東
(大連海洋大學應用技術學院,遼寧 大連 116300)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體育鍛煉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能夠增強青少年體質,而且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重要影響。本文通過對我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分析,詳細介紹了體育鍛煉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產生的影響,并從自身角度出發(fā),提出相關建議。
體育;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是我國未來國家建設的主要力量,其健康成長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指沒有身體疾病和身體缺陷,而且還需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tài)和社會適應能力?!庇纱丝梢?,健康是指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的雙重健康,如果青少年心理出現(xiàn)問題,其不僅會影響學習成績和生活水平,還會影響學校培養(yǎng)人才的質量,所以,學校和社會應該重視青少年心理問題。當發(fā)現(xiàn)青少年存在心理問題,一方面要積極采取心理咨詢和引導的方式進行調節(jié),另一方面要讓青少年多進行體育鍛煉。這2種方式的結合,能夠讓青少年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提高心理調節(jié)能力,有效達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1.1促使青少年正確認識自己
在體育鍛煉過程中,能夠讓青少年正確地認識自己,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優(yōu)缺點;能夠讓青少年在能力及綜合素養(yǎng)方面有比較全面的了解;能夠讓青少年對自己本身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中肯的評價。并且,青少年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有助于消除過高的自負情緒;有助于提高面對痛苦、悲傷等消極情緒的抵抗力;有助于積累豐富閱歷,修復自我情感的漏洞。
1.2促使青少年養(yǎng)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在青少年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有的項目需要團體合作,進行體育鍛煉是進行團體之間協(xié)作配合的重要方面。其可以使青少年在與人交往過程中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情緒,讓青少年在一個比較和諧的相處狀態(tài)中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處理人際關系,學會關心他人、照顧他人、幫助他人。其次,形成一個良好的相處氛圍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有利于青少年形成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青少年在后期遇到心理健康問題時,能夠與他人溝通,使青少年一直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
1.3促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情感經歷
體育鍛煉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鍛煉過程中,也存在成功與失敗等相互對立的情感表達。所以,情感經歷的豐富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在面對挫折時做到沉著、冷靜,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較良好的情感經歷,以此來提高青少年的抗壓能力、自我情感調整能力。
1.4促使青少年提升堅韌不拔的性格品質
在體育鍛煉過程中,青少年需要經常性地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進行體育鍛煉,有利于培養(yǎng)青少年頑強的意志品質,有利于練就青少年克服困難的沉著性格。
1.5促使青少年積極預防心理疾病發(fā)生的概率
體育鍛煉,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及時地對青少年心理疾健康病進行十分有效的預防,同時還能將整個心理健康水平控制在較為穩(wěn)定的狀態(tài)。例如,在青少年不知情時,將青少年分為2組,一組是經常性地進行體育鍛煉。另一組幾乎不進行體育鍛煉,通過一段時間的對比,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經過體育訓練的青少年比沒有經過體育訓練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水平要好得多,其能夠讓青少年在一個身心發(fā)展平衡的情況下獲取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由此可見,體育鍛煉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導方式,讓青少年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能夠沉著、冷靜的面對訓練壓力。
2.1加強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應對青少年做一個嚴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普及工作,使青少年在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時,能夠第一時間做出警覺,找出應對辦法。同時,還必須讓青少年意識到心理健康水平是判斷自身健康的重要方面。其次,在教師進行體育鍛煉培養(yǎng)的過程中,應該對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進行培養(yǎng),通過自身人格魅力展現(xiàn),能對青少年起到一個良好的榜樣作用,使青少年在比較優(yōu)良的學習訓練氛圍中,將人格魅力最大力度地融入到實際的體育訓練中。再次,在教師進行體育鍛煉培養(yǎng)的過程中,應堅持對青少年性格的培養(yǎng),對青少年進行訓練指導,這能夠培養(yǎng)青少年的意志水平,弱化2.2促進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
及扭轉青少年不良的心理傾向。
教師應對青少年做積極的引導,使青少年能夠正確地面對困難,同時還應該加強對青少年體育鍛煉意識的培養(yǎng),通過國家倡導的全民健身活動及學校等各項組織的動,使青少年掌握諸多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實現(xiàn)青少年生理及心理的雙重健康保障,達到強健體魄、心情愉快的目標。
2.3提高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
青少年在進行心理活動過程中,應加強對心理健康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不同青少年性格的不同特點,選擇不同的體育項目進行鍛煉,讓青少年在鍛煉過程中,及時獲得滿足感與自豪感。同時,還應設置一些對于青少年來說比較有難度的體育鍛煉項目,讓青少年在挑戰(zhàn)自己的同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4制訂切實可行的體育鍛煉計劃
2.4.1加強對教師的心理健康輔導工作學校在制訂青少年的體育鍛煉計劃過程中,應加強對教師的心理健康輔導工作,只有教師先做到心理健康,才能使青少年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心理健康轉變。因此,在進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輔導工作中,應對體育教師心理健康進行輔導,使體育教師能實際明白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緣由,從而對青少年進行簡單的心理輔導;其次,應使體育教師正確認識到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輔導的重要意義,有針對性地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與體育相結合,幫助青少年在進行體育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系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青少年在鍛煉中成長、在鍛煉中成熟;最后,在進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輔導工作中,應根據(jù)青少年的實際情況,做出具體分析,讓青少年在后期實際生活中遇到問題時做到泰然自若。
2.4.2開展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學校應結合具體的體育鍛煉心理健康具體水平,開展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充分發(fā)揮體育鍛煉的機動性及心理健康的靈活性;充分調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開展豐富的校園體育鍛煉活動;充分豐富青少年的生活,使青少年在不斷參加體育鍛煉活動中明白生活的意義。
體育鍛煉能夠促進青少年智力的開發(fā),保持青少年的身體健康。開展體育活動,有助于青少年擴大人際交往范圍、加強體育間交流溝通、增加經驗知識及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狀態(tài)。
[ 1 ]丁雪琴,高潮,張小燕,等.體育運動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調查研究——對北京香港青少年心理壓力誘因的調查及對比研究[ J ].體育科學,1998(5).
[ 2 ]周晏.體育鍛煉與青少年心理健康關系探析[ J ].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2(5).
[ 3 ]林上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及體育鍛煉調節(jié)方法的綜述[ 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3).
[ 4 ]曲毅.體育運動與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 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1).
G806
A
1674-151X(2016)06-7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2.041
投稿日期:2016-05-01
王有東(1974—),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