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征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我國的教育行業(yè)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空間。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其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能夠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貼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時,必須要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依據,充分運用情感教學模式,積極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感教學,使學生能參與體驗,進行感悟,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中筆者就對情感教學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情感教學模式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 應用效果
初中思想品德課的重點就是導行、明理以及激情。要想保證學生能夠學得好,必須要使學生能夠樂意學,讓學生能在學習中感受到進步發(fā)展以及成功的樂趣,同時也使學生從學習內部獲得學習的動力。一般而言,傳統(tǒng)的被動式學習方式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學生無法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課堂學習機械、沉悶,導致學生缺乏參與性以及自主性。而情感教學模式能夠以教材的內容以及學生的特點為依據,通過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一、情感教學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情境教學的有效創(chuàng)設
教師在進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活動時,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學情境加以完成,因此,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有效性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的效果。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重視情感教學,從學生的情感需求以及學科特點出發(fā),設置學生感興趣的情感教學情境,從而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將自身的情感加以有效融合,設置多樣化的情感情境方法,利用具有生活化的案例,通過表情和動作等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提高思想品德教學的實效性。
(二)情感教學方法的有效運用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情感教學的實效性。此外,教師在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時,要能夠寓教于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將學生的情感功能加以有效發(fā)揮。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其需要教師利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以及隨和的態(tài)度指導和教育學生,同時也需要教師能夠用真情實感去感化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從真正意義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要能夠因勢利導,教學內容能夠深入淺出,并選擇富有趣味又易于理解的內容,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知識,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 情感教學的優(yōu)化設計
教師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對情感因素進行充分挖掘,引起學生強烈的共鳴,這需要教師在進行情感教學時,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優(yōu)化設計,確保教學目標更為明確。首先,教師要對學生學習的情感目標加以確定,如學生對知識的態(tài)度以及反應,并觀察學生的情感變化,使學生能夠在特定的情景中體驗知識和道德情感的共鳴,從而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其次,教師要對學習的情感目標加以確定,培養(yǎng)學生的人生價值感、理智感以及道德感等,從而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四) 情感化的教學評價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政治素質,因此,教師必須要將情感因素有效融入到教學評價中,全面評價學生的成績。同時教師必須要對學生進行觀察和了解,對學生行為進行整體評價,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及時幫助學生調整錯誤的思想行為,促進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
二、情感教學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一) 有利于基礎教育的改革
新課程改革強調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價值觀、態(tài)度以及情感,而初中學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這些觀念的形成離不開情感教學。初中思想品德注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其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以及積極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將情感教學有效應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有利于基礎教育的改革。一般而言,情感體驗作為認知的過程,將其轉化為學生的情感體系以及知識結構,使學生能夠產生道德信仰,能夠有效維護學生的學習過程,發(fā)展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二)促進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升
將情感教學模式應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首先,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學習態(tài)度。情感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為學生營造濃厚而熱烈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排除學生對課堂的排斥感。其次,應用情感教學模式,能夠構建良好平等的師生關系,該模式可以加深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的喜愛,并且加強師生之間情感的溝通,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最后,教師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應用情感教學模式,從學生個體差異出發(fā),因材施教,并通過情感的鼓勵和交流,充分挖掘出學生的潛能,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其對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校能夠培養(yǎng)出具有良好素質以及強健體魄的學生,培養(yǎng)具備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正確審美情趣的學生,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目標。對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而言,其要求教師能夠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以及價值觀,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運用情感教學模式。這樣通過情感教學的方式,積極塑造學生的道德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發(fā)展,便于教學目標的順利實施。
教師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活動中應用情感教學模式時,必須要采取情感化的教學評價,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感教學,合理運用情感教學的方法,優(yōu)化情感教學設計。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出學生的潛能,有利于基礎教育的改革以及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促進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芳.情感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9):165-166.
[2]劉奕能.情感:情感教學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1(17):108.
[3]于寶軍.基于情景教學模式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35):29.
[4]劉玉倬.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情感體驗式教學探微[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8):187.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