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荷萍
【摘要】小學英語的學習是培養(yǎng)其習慣和興趣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運用問題進行教學,能夠很好地引發(fā)學生的自主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運用有效的問題教學法進行教學是教師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 小學英語 學生
小學英語教學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研究問題、總結答案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能夠進一步地提升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其進行主動思考,讓學生的大腦高速運轉起來,從而對課本內容有深入的了解和認識。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對問題進行研究,運用問題教學法啟發(fā)學生找到問題,分析問題,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問題帶我入課堂——引導式問題教學
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問題將學生引入到課堂中,發(fā)揮問題的引導性,讓學生通過問題了解到課堂教學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同時還要發(fā)揮學生自己對問題的思考,讓學生了解到問題的由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主動性。
比如,我在進行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1 Hello!教學過程中,課上我首先讓學生進行錄音的聽力學習,當音頻中飄出“Good morning,Miss Li……”的教材內容的時候,學生們都沉浸于標準的英文誦讀中,我突然向學生拋出一個問題:“Good morning 的中文意思是什么呢?” 學生們對于Good morning早已經耳熟能詳,很快便回答出來是“早晨好”的意思。之后我又向學生提問:“ Good morning能不能用其他的問候語替代呢?能不能用Good afternoon?” 學生們因為剛開始接觸英語,對于多種詞語間的相互替換還并不熟悉,因此很多同學都撓撓頭,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于是,我引入課本教學,Hello、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的區(qū)別,以及之后學習的good evening,good night的區(qū)別,通過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進行導入式問題教學。之后我讓學生自己對教材內容進行提問,可以提出自己對教材的疑問,也可以提出對教材的認識,甚至可以提出相關的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對問題進行剖析。
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組成小組,小組間進行互相提問,也可以讓小組成員進行提問。教師在提問中所起的作用應當是輔助、指導作用,無論問題還是答案,都可以交由學生進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遇到問題勤思索——探究式問題教學
教師提出問題之后,要讓學生自行思考問題如何解答,問題的答案是什么,只有讓學生自己參與到問題解答中,學生才會對問題有深入的認識和了解,才能明白問題提出的原因,從而鍛煉學生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和興趣。
比如,我在進行小學英語六年級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教學的時候,針對本課的知識點進行提問:“一般將來時的句型是什么?”有的學生很快回答了老師的提問:“主語+will或be going to+動詞原形”,我點頭表示學生回答正確,并讓學生找到這個句型在文中的例句,即The children will learn about Australia next week.之后我繼續(xù)問學生:“大家說這個是肯定句還是否定句呢?”“肯定句”,“很好,那么大家能不能將它變成否定句呢?能不能將它變成疑問句呢?” 學生們交流起來,紛紛討論如何轉換句型,如何將肯定句變?yōu)榉穸ň浜鸵蓡柧?。于是,我便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進行知識點的討論,之后形成文字性內容,給教師交回一張句型轉變答題卷。同時,我還激發(fā)學生彼此之間進行問題的提問,讓學生互相出“試卷”,自己進行試卷的批改。同學們通過自己對問題的思考,自己提問題的方式,對課文的知識點有了深入的了解,學習的內容也掌握得更加牢固。
教師所進行的提問不能僅僅停留于問題的表面,而應當深入到問題的里面,挖掘問題深層次的內涵,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和解答得到更加深入的知識點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三、回應問題答案多——開放式問題教學
生活中很多問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對于小學英語教學來說,很多問題也面臨著這種情況。教師在進行問題設定的時候,可以多設定一些具有開放式答案的問題,讓學生們從不同的角度對問題進行回答,從而啟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想,讓學生的學習更加靈活。
教師進行開放式問題教學,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思維的靈敏度得到很好的鍛煉。教師在設計開放式問題的時候,可以多與生活相結合,讓學生了解到生活的多樣性,讓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更加靈活。
問題式教學法對于小學英語的學習非常有幫助,教師在運用問題教學法的時候,要綜合運用自己的知識,同時要對自己知識的儲備不斷進行擴充與積累,將所學習的知識與問題相結合,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課堂的樂趣,從而使英語課堂更具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孫芝蘭.淺談小學英語教學方法[J].青海教育.2007(Z1).
[2]吳一安.走出英語教學的誤區(qū)[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