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方成 張 潔
(1微山縣夏鎮(zhèn)一中西校;2微山縣夏鎮(zhèn)中心小學,山東 微山 277600)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更應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韓方成1張 潔2
(1微山縣夏鎮(zhèn)一中西校;2微山縣夏鎮(zhèn)中心小學,山東 微山 277600)
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備受社會關(guān)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促進他們身心健康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識。教師只有心理健康,把心理健康知識滲透于學科教學,才能做學生心理健康的導航人。
心理健康 目標導向 冷靜處事
現(xiàn)在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心理健康指標并不樂觀,學生因心理健康原因而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案件層出不窮。在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深化新課改的今天,關(guān)注每個學生的情感、體驗、努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教育素質(zhì),促進他們身心健康,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心理健康的概念有兩種經(jīng)典定義:一種是第三屆國際心理衛(wèi)生大會(1946)確定的定義: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及情感上與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nèi),將個人心境發(fā)展成最佳狀態(tài);另一種是來自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的定義: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心理在本身及環(huán)境條件許可范圍內(nèi)所能達到的最佳狀態(tài),不是指絕對的十全十美狀態(tài)。這就需要教師做到以下幾點。
中學階段的青少年正處于青春期,正處于自我發(fā)展的“獨立與依賴”并存的階段。他們的獨立意識正在逐漸增強,但他們對于世界和人生的觀點還不夠成熟,有賴教師的正確引導。在學校中,師生關(guān)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guān)系,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有助于學生健康心理和良好品格的培養(yǎng)和形成。對待學生,教師切記不要求全責備。有一個故事:曾有一個漁夫撿到一顆又大又亮的珍珠,可惜珍珠上有一個黑點,于是漁夫把珍珠剝?nèi)ヒ粚酉M玫酵昝罒o缺的珍珠,他剝啊剝,最后終于得到毫無瑕疵的珍珠,但是剩下的珍珠也只有米粒大小,失去原有的價值。也就是說,一定的壓力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而過大的壓力卻使他們精神過度緊張,學習注意力難以集中,這對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將造成很大危害,影響他們的正常學習和生活。特別對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教師更要設(shè)身處地地為他們分擔憂愁,多提供一些實際幫助而不是一味地提高期望指標,而且適當?shù)夭贾靡恍┧麄兡芰χ畠?nèi)的任務,讓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增強自信。教師在課內(nèi)外與學生成立起合作型的對話型師生關(guān)系,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基礎(chǔ)上,師生才能互相欣賞、互相信任,師生間的心理才能相融,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才能建立起來,這有益于學生健康心理的發(fā)展。
(一)厭棄心理?!皢栴}學生”的行為習慣很差,老師的教導工作不可能立竿見影,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所以有些老師就會把這些學生當成包袱,甚至希望他們早點被學校開除。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每個學生的情況是不一樣的,針對每個學生的引導方式和方法都可能不一樣,所以要求每位老師認真研究每位學生的性格特點,從而找到引導他們的方法。
(二)定型心理。某些老師經(jīng)常會對“問題學生”有這樣的想法:反正也就這樣。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是關(guān)注“優(yōu)等生”,對于“優(yōu)等生”每個小小的進步或退步都能及時關(guān)注到,殊不知,其實“問題學生”才應該是老師關(guān)注的焦點,他們的可塑性很強。我們要發(fā)現(xiàn)他們的每一個閃光點,每一個細小的進步都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的優(yōu)點,用積極的思想影響他們,引導他們積極上進,在表揚他們優(yōu)點的同時提出改正一些缺點的要求,使他們樹立“我也很優(yōu)秀”的觀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使他們形成健全人格。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這就要求教師為人師表,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師德。因而教師要熟知學生的心理,了解他們的長處和不足,依據(jù)他們的特殊需要,善于啟發(fā)誘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然而然、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從而達到“長善而救失”的目的。記得有一次上課,我發(fā)現(xiàn)班上平時愛看課外書的王偉同學又在偷偷地看課外書。于是,我邊講課,邊悄悄地走到他身邊隨手把小人書拿了起來,又接著講課。下課后,我面帶微笑地來到他面前,輕輕地撫摸著他的頭說:“放學后,到老師的辦公室來一趟,好嗎?”他紅著臉,不好意思地點點頭。放學后,當他忐忑不安地走進我的辦公室準備挨批評時,我并沒有批評他,而是把從學校圖書館借來的一疊書和他的小人書塞到他手中,和氣地對他說:“這些書都很好,希望你能好好地去讀讀。你愛看書,這是很好的事情,但如果在老師講課時看就會影響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是要有嚴格的紀律性的,應該在課余時間去看?!睆拇耍?/p>
課專心聽講了,成績也越來越好……三年后,他考上了理想的重點中學,在給我的一封信中曾提到這事:“敬愛的老師,那次談話雖然很短,但給我下了極深刻的印象,我至今也沒有忘記……”事實證明:只有讓學生口服心服,才能引起他們的共鳴和思考,從而啟發(fā)他們真正認識問題的實質(zhì),然后提出可供操作的具體方案與措施,讓學生覺得既從思想上提高了認識,又有具體的行為指導,使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教育是一項“危險”的事業(yè),也許教師引以為自豪的做法恰恰是刺傷學生心靈的刀劍,也許教師用考試不斷強調(diào)的知識點全被學生忘記,而并未在意的言行卻在學生身上產(chǎn)生絕對料想不到的結(jié)果。它甚至影響學生和教師的一生。因為學生對教師觀察很細,從外貌、性格、聲音到行為,無一不研究。學生獲得教師的信息比教師獲得學生的信息更多,正如教育家加里寧所說:“教師每天都好像蹲在一面鏡子里,外面有幾百雙精細的、敏感的、關(guān)于洞察出教師優(yōu)點和缺點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斷地盯著他,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受著這樣嚴格監(jiān)督。也沒有任何人能對年輕的心靈以如此深遠的影響。”關(guān)愛是教育學生的最好方法,如:我們班有一位留級學生,平時上課愛講話影響其他學生,行為習慣較差,喜歡和老師頂嘴,和他談話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并且態(tài)度惡劣。有次他晚上發(fā)高燒,沒能上晚自習,得知這個消息后,我連忙送他去醫(yī)院,一直陪伴他至凌晨,使他深受感動。長此以往,他慢慢地放下了戒心,聊的話題也多了,和他談話的效果明顯好多了,我的建議他也樂于接受。經(jīng)過不斷的鼓勵和他的努力,現(xiàn)在各方面都有了明顯進步。因此,教師遇事要冷靜,用心關(guān)愛學生,才不至于在學生的心里留下遺憾。
“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是教育的價值取向,學生主體被凸顯出來。教師為了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我實現(xiàn),保護天性,張揚個性,課堂上面對學生隨意講話,不認真聽課,教師只能聽之任之,否則隨時都會被冠以“變相體罰”之名?!坝癫蛔?,不成器”,面對學生一張張幼稚的臉龐,這些未曾雕琢的“天然璞玉”,教師只能將他們小心翼翼地包裹好,精心地呵護著,生怕稍一疏忽又把他們刻畫成“千人一面”,生怕扼殺許多“牛頓”,夭折一些“愛迪生”。無原則地尊重與賞識容易助長學生不良習慣的形成,一味地賞識和肯定還容易模糊學生的認識和視聽,甚至會成為其前進路上的“絆腳石”或“糖衣彈”。所以,以生為本不等于放棄,這樣只有恰到好處地批評,藝術(shù)地點撥,才能使學生頓開茅塞,才能使學生的心理向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日本著名的馬拉松運動員山田本一曾在1984年東京馬拉松邀請賽和1986的意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兩次獲得世界冠軍。他在自傳中寫道,每次比賽之前,他都要把比賽的路線仔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志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后,他就以接近百米賽跑的速度向第一個目標沖去,當?shù)竭_第一個目標后,他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沖去。于是40公里多一點的賽程被他分解成幾個小目標之后,就順利地跑完了,可見山田本一的成功主要得益于“目標分解法”。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可采用這一方法,把預期實現(xiàn)的目標,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殊需要分解成若干部分。當他們獲得成功之后,及時給予評價和鼓勵,使其看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從而增強“我能行”的自信心。這樣他們就會有信心和能力面對下一個目標。所以“目標分解法”的實現(xiàn),能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不斷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成功機會,使他們以健康的心理、百倍的信心向著更高的目標搏擊、翱翔。
總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新課改理念下,教師要有足夠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有良好的專業(yè)技能,有嚴肅科學的態(tài)度,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學生心理健康的導航人。
[1]藍輝春.讓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在感受與實踐中提升.
[2]穆聲宇.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
[3]胡麗紅.教師課堂角色的轉(zhuǎn)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