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相同病因?qū)夏晷牧λソ呋颊哐錍A125水平的影響
劉碧翠余新華劉群山
(湖北民族學院附屬民大醫(yī)院,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目的探討非相同病因?qū)夏晷牧λソ呋颊哐逄擎溈乖?CA)125水平的影響。方法選擇該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根據(jù)紐約心臟協(xié)會分為Ⅰ~Ⅳ級,采取化學發(fā)光免疫的方法來檢測患者血清CA125與血漿腦鈉肽的濃度,同時選擇年齡、性別相匹配的40例排除特征的一般患者作為對照組,患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為觀察組。結(jié)果在老年心力衰竭組中,Ⅲ級與Ⅳ級的血清CA125的濃度比對照組高(P<0.05),血清CA125的濃度和左室射血的分數(shù)呈正相關的關系(P<0.05),含有胸腔或者是心包積血的患者的血清CA125與血漿腦鈉肽濃度比不含積液患者明顯高(P<0.05)。結(jié)論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CA125和紐約心臟協(xié)會的分級有著明顯的相關性,可以作為判斷老年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同時也可以作為預測患者疾病的進展實驗室指標。
關鍵詞〔〕非相同病因;心力衰竭;血清糖鏈抗原125
中圖分類號〔〕R541〔
基金項目:湖北民族學院附屬民大醫(yī)院科研項目(No.MDYY201418)
通訊作者:余新華(1978-),女,碩士,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老年病研究。
第一作者:劉碧翠(1976-),男,醫(yī)學碩士,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老年病研究。
糖鏈抗原125(CA125)在臨床上常常用作診斷卵巢癌,并且能跟蹤預后,在一些惡性的疾病當中其水平會升高,在一些非惡性疾病中也常見〔1~3〕。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證明血清CA125水平和心功能相關。本文旨在研究血清CA125在診治老年心力衰竭的應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齡62~76〔平均(70.2±4.9)〕歲;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級Ⅰ級、Ⅱ級有24例,Ⅲ級有28例,Ⅳ級有28例;患擴張型心肌病18例,瓣膜性心臟病23例,高血壓性心臟病32例,冠心病7例。以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合并心包積液與胸腔積液或者外周水腫進行分組,有合并心包積液與胸腔積液或者外包水腫的32例,沒有合并心包積液與胸腔積液或者外包水腫的48例。以心電圖來記錄患者是否有房顫情況進行分組,心力衰竭合并房顫的有23例,未出現(xiàn)心力衰竭合并房顫的有57例。另外選擇同時期的檢查后無腎、肝、肺等器官疾病的40例為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58~70歲。兩組患者基本排除有重癥感染、惡性腫瘤及免疫系統(tǒng)等疾病。
1.2方法對照組采用詢問診斷方法,觀察組在入院的第2天采集患者在清晨空腹時的4 ml肘靜脈血,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測定患者的腫瘤標志物,給患者進行改善循環(huán)、強心利尿、營養(yǎng)心肌等綜合性治療,待患者的心力衰竭癥狀得到減輕的3~5 d后進行再次抽取患者清晨空腹的靜脈血,再用同樣的方法來測定老年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患者在入院后進行常規(guī)的心電圖、肺CT機心臟超聲檢測,記錄患者的左室射血、房顫、心包積液、外周水腫及胸腔積液等情況,并對患者進行6個月的隨訪,以患者的心力衰竭加重再次入院或者心源性的死亡作為觀察的終點〔4~6〕。
2結(jié)果
2.1兩組血清腫瘤標志物的檢測結(jié)果對比觀察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血清CA125水平、左心射血分數(shù)、腦鈉肽血漿水平對比觀察組心功能Ⅰ、Ⅱ、Ⅲ、Ⅳ級組的血清CA125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而心功能Ⅳ級組高于Ⅲ級組(P<0.05),心功能Ⅲ級組明顯高于Ⅰ級、Ⅱ級組(P<0.05)。血清CA125水平與左心射血分數(shù)呈負相關關系,與腦鈉肽血漿水平呈正相關關系。見表2。
2.3觀察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血清CA125水平對比心功能不同等級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療前的血清CA125水平高于治療后(P<0.05)。見表3。
組別nCA125(IU/ml)CA153(IU/ml)CA199(IU/ml)AFP(μg/ml)CEA(μg/ml)觀察組8060.6±32.91)6.01±1.804.21±1.614.02±2.03.82±1.33對照組4011.3±5.026.03±1.774.52±1.704.25±1.963.71±1.5
與對照組比較:1)P<0.05
組別n血清CA125水平左心射血分數(shù)腦鈉肽血漿水平對照組4011.1±4.5564.5±6.563.1±15.99Ⅰ、Ⅱ級組2430.11±12.01)2)52.11±9.011)2)366.01±110.111)2)Ⅲ級組2868.2±30.11)2)45.02±5.191)2)1511±706.771)2)Ⅳ級組2887.06±27.311)3)37.20±3.331)3)4103±1624.91)3)
與對照組比較:1)P<0.05;與心功能Ⅳ級組比較:2)P<0.05;與心功能Ⅰ、Ⅱ級組比較:3)P<0.05
時間觀察組(n=80)Ⅰ、Ⅱ級組(n=24)Ⅲ級組(n=28)Ⅳ級組(n=28)治療前60.58±34.011)30.25±12.31)68.02±30.11)87.6±27.21)治療后29.02±11.617.56±7.0133.02±9.9937.21±14.08
與治療后比較:1)P<0.05
2.4心力衰竭合并積液、水腫或者房顫血清CA125水平對比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心包積液、胸腔積液或者外周水腫的血清CA125水平〔(80.59±32.01)IU/ml〕比沒有合并心包積液、胸腔積液或者外周水腫者CA125水平〔(47.2±27.2)IU/ml〕高,心力衰竭合并房顫者血清CA125水平〔(71.03±40.3)IU/ml〕與沒有合并房顫者〔(60.3±32.14)IU/ml〕對比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
2.5相關性與隨訪分析血清CA125水平和造成心力衰竭的原發(fā)病種類沒有關系(P>0.05)。對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進行6個月的跟蹤隨訪,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心力衰竭加重再次入院13例,心源性死亡7例,并且這20例患者的血清CA125比其他患者水平高。
3討論
心力衰竭是在各種心臟病嚴重階段中,心室泵血的功能低下、機體的各個器官灌注不足,從而產(chǎn)生呼吸困難、液體潴留與疲乏等一種癥狀體征。醫(yī)學臨床中常用的評價心功能指標的有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級、左心射血分數(shù)、運動試驗、腦鈉肽血漿水平等。正確的評價心功能的狀態(tài),對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及預后有著重要的作用,當前只有血清腦鈉肽水平在心血管病的指南中得到認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7~10〕。近年來,血清CA125水平和心功能的研究越來越多,多項數(shù)據(jù)表明,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和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有關聯(lián),隨著心功能的惡化而升高,在治療之后,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血清CA125水平也得到明顯降低,并且心力衰竭血清CA125水平的升高就會導致患者的預后不良〔11,12〕。
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升高機制目前尚不明確,在人體中產(chǎn)生血清CA125水平細胞是一種間皮細胞,間皮細胞主要在心包膜與胸腹膜中分布,而血清CA125水平的升高有可能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1)與間皮細胞受到刺激有關;(2)與器官組織缺氧、缺血及壞死有關;(3)與間皮激活或者信號肽的增加有關;(4)與內(nèi)分泌因子與細胞因子有關;(5)與原發(fā)性癌癥有關。心力衰竭的產(chǎn)生是由高血壓性心臟病、擴張型心肌病、瓣膜性心臟病以及冠心病等導致的心臟功能受損,血清CA125水平和引起心力衰竭的相關原發(fā)病沒有關系,只和心力衰竭嚴重的程度有關,血清CA125水平和導致心力衰竭產(chǎn)生的病因有關;擴張型心肌病與冠心病所導致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其血清CA125的升高幅度最為明顯,而在風濕性瓣膜病所導致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其血清CA125水平升高的幅度最低,因此,在導致心力衰竭各種原發(fā)病中,組間血清CA125水平?jīng)]有明顯的差異。
綜上所述,血清CA125水平和心功能與短期預后有關,可以用來評估患者的短期預后。
4參考文獻
1陸小平,盧全興,朱劍剛,等.BNP與CA125聯(lián)合測定診斷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價值〔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0;12(8):68-70.
2朱志軍,吳丹寧.血糖鏈抗原125和153在心力衰竭中的意義〔J〕.科技通報,2010;26(4):542-5.
3段紅艷,王麗霞,盧建敏,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A125表達與心肌重構及心功能相關性分析〔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0;39(4):95-7.
4金雅麗,張倩輝,郭藝芳.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保留的心力衰竭研究現(xiàn)狀〔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0;31(1):96-8.
5席建堂,王建剛,馮駿.冠心病患者血清CA125與心功能及細胞因子的相關性〔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2;21(5):478-81.
6陳天萌,曹劍,李健,等.老年冠心病患者膽紅素水平變化的臨床價值〔J〕.軍醫(yī)進修學院學報,2012;33(10):1027-30.
7單海燕,田文,白小涓,等.老年心力衰竭發(fā)展過程中N末端B型鈉尿肽與左室射血分數(shù)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7):999-1000.
8伍樹芝.血清NT-proBNP測定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檢驗醫(yī)學,2010;25(10):753-5.
9鄭文權,張潔,林群鋒.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和血清膽紅素異常的臨床意義〔J〕.海南醫(yī)學,2010;21(7):6-8.
10朱淑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與心功能的關系臨床觀察〔J〕.臨床薈萃,2009;24(16):1415-6.
11陳思遠,孟申.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積液32例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44-5.
12鄭基能.心力衰竭患者血漿腦鈉肽水平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探討〔J〕.吉林醫(yī)學,2011;32(30):6316-7.
〔2013-07-12修回〕
(編輯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