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茂洲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素質教育的不斷推廣,學校越來越重視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理念。尤其是初中階段,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課堂上,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學習以及個性心理的發(fā)展都有著極為顯著的影響。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藝術直接影響著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只有將課堂語言藝術與語文教學內容有效結合才能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由此可見,初中語文課堂語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本文主要從課堂語言有效性的角度出發(fā),深入挖掘教師課堂語言表達的不足,并且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改善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課堂語言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從生理和心理特征的角度來看,初中時期的學生還不具備成熟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與小學生相比較,盡管他們在思想以及心理上有所成熟,但是他們仍然不能對某些事物保持長時間的興趣和注意力,也很難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內在的區(qū)別。所以,無論是家庭成員還是老師和同學的語言行為都會對他們產生影響。特別是初中階段,學生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學校和課堂中,教師的言語行為對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以及學習成績都有著較大的影響。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學生的心中十分具有威望,因此,語文教師必須使用合適的語言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然而,現(xiàn)階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語言使用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語言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缺乏激勵性
鼓勵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以及有效學習的關鍵因素之一。來自家庭的鼓勵會讓學生更加有自信,而來自學校和教師的鼓勵則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動機。如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夠使用帶有激勵性的語言,就會更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然而,從現(xiàn)階段我國初中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語文教師仍然沒有給課堂語言足夠的重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的語言中缺乏激勵性。在教學過程中,對那些在課堂中有良好表現(xiàn)的學生常常也視若無睹。教師的這種做法極大地打擊了學生的學習欲望,而且也使語文課堂變得平淡無趣,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比如說,由于班級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個性特點都不盡相同,對于同一個問題可能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已經理解了,但是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他們并不是十分理解,如果再針對這個問題詢問老師,有部分老師經常就會說:“這個問題已經講過好多次了,別人都懂了你為什么還不懂,課下再問別的同學。”教師這種語言就會嚴重打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以至于在以后的學習中學生就不會再主動提問了。
(二)教師的提問方式和語言缺乏靈活性
在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倡導下,大部分的語文教師意識到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想有效提升課堂效率,就必須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增加課堂交流和互動的機會。然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陷入了一些誤區(qū),一些教師認為課堂提問就是增加課堂交流的有效途徑,因此在課堂中不斷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來回答。這種單向的互動方式并沒有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主導者的這個事實,學生依然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如果教師提問的次數過于頻繁,反而會降低學生回答積極性,害怕因回答錯誤而受到批評,同時也會浪費課堂教學時間。
二、有效提升初中語文課堂語言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師要將命令式的語言表達方式轉變?yōu)槠降鹊慕涣鞣绞?/p>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與學生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上,教師要放下身段,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和互動,不要勉強學生依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學習和思考。教師要盡量放權,把課堂的發(fā)言權和主動權交給學生,采取一切措施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此外,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培養(yǎng)靈活的思維方式,與學生一起成長,一起學習,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和教師在平等的交流過程中有話可談,而不至于使學生產生與教師疏遠的感覺。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也要經常對自己在課堂中的言語行為進行反思,發(fā)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做得不好之處,并且進行總結和改正。
(二)教師要將以往單向傳輸的教學方式轉變?yōu)橐龑降慕虒W方式
從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教學情況來看,依然把學習成績看作是評價學生學習能力的唯一標準。為了使學生在考試中取得較好的成績,語文教師也只能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希望學生能夠盡可能多地獲取知識。為了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語文教師一定要放棄灌輸式的教學語言,而是采用引導式的教學語言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最后,教師要避免使用評判式的語言,而是采用建議式的交流方式。在以往的學校教育中,教師常常把學習成績當成是評判和對待學生學習能力的唯一標準,而在素質教育的倡導中,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應該僅局限于學習成績,而應該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比如說書法、繪畫、組織能力、執(zhí)行能力等方面,將德智體美都看作是評價學生的標準,對學生在課堂中的優(yōu)秀表現(xiàn)進行及時的表揚和鼓勵。此外,也要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清楚地把握,以便于教師采取合理的建議式的引導方法來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的言語行為對學生有著極為顯著的影響。教師應該在每節(jié)課開始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具備較強的課堂應變能力。語文教師必須努力提升課堂語言的有效性,從而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通過對初中語文課堂語言的有效性進行研究和分析,我們能夠更加深刻地意識到課堂語言的重要性。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使用優(yōu)美精準的語言并與多種表達技巧相結合,有效提升語言的有效性,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參考文獻
[1]宮瑞靜.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有效性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3.
[2]張麗.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有效性探析[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下旬),2014(12).
[3]李敏.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4(1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