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改變中職學?!恫寤ㄋ囆g》課程實操課少、學生動手能力差的現(xiàn)狀,我校《插花藝術》課程組的老師對該課程的教學進行改革,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下進行課程建設,以任務教學為主,采用直觀教學、項目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大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插花技術;理實一體化
插花藝術是一項高雅的文化藝術活動,是融知識性、藝術性、觀賞性及民族性于一體的藝術形式,對于美化環(huán)境、陶冶情操和提高人們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有積極的作用[1]?!恫寤ㄋ囆g》課程是中職學校園林及果蔬花卉生產技術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課程,同時也是其他專業(yè)的選修課,這是該課程的特色之一。在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社會職業(yè)教育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行動導向教學法,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已成為職業(yè)教育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本課程組的老師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實踐教學,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下進行多種教學方法嘗試,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 中職《插花藝術》課程特色及現(xiàn)狀
1.1 中職《插花藝術》課程特色
1.1.1 具有專業(yè)核心課及選修課雙重特性 《插花藝術》是園林與果蔬花卉生產技術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課程。隨著花卉產業(yè)的發(fā)展及其對插花藝術人才的需求,插花藝術的知識與技能已成為園林與果蔬花卉生產技術專業(yè)的學生所必備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學生插花藝術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對于提高學生專業(yè)素質、增強學生就業(yè)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插花藝術具有的藝術屬性又決定了本門課程對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及綜合素質具有普遍意義。因此,該課程也作為公共選修課向其他各專業(yè)的學生開設,成為全校的選修課。
1.1.2 具有很強的實踐性 在《插花藝術》課程教學中,實踐教學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學生只有親手操作,在與他人合作或獨立完成一件作品的過程中,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并巧妙地運用插花技巧進行創(chuàng)作。甚至有部分學生對某些理論知識掌握不了,但只要他們會做都是可以的,因為中職學生強調的就是會做,所以實踐對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1.1.3 實習經費昂貴 中職學?!恫寤ㄋ囆g》課程的理論知識不需講太多,關鍵是讓學生動手做,但無論是禮儀插花或藝術插花都離不開大量的鮮切花,這些鮮花的生命是短暫的,最多能維持一周時間,并且大多數(shù)種類不能重復使用,所以若每節(jié)課都能讓學生實操,則每周都需購買一批鮮切花,這筆經費的投入就很大了。對于實習經費不是很充足的中職學校來說確實很困難。
1.2 中職《插花藝術》的現(xiàn)狀
中職學校《插花藝術》課程因為需要投入的實習經費昂貴,所以課程安排的課時就比較少,園林及果蔬花卉生產技術專業(yè)每周的課時在2-4節(jié),全校的選修課則每周2節(jié),一學期下來也就32節(jié)左右。如此少的課時若要滿足學生每節(jié)課都有實操機會,還是需要投入很大經費,所以大多數(shù)課時學生只能觀摩老師演示,選擇兩三個最基本的造型讓學生實操,這樣的上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學生連插花基本技能都掌握不了,更別說自己創(chuàng)作花藝作品了。
2 課程教學改革嘗試
隨著我校國家中等職業(yè)教育改革發(fā)展示范學校項目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學校全面構建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課程體系,幾個重點建設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課程推行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恫寤ㄋ囆g》作為園林及果蔬花卉生產技術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也順應這個教學改革的潮流,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下進行課程建設的教學改革嘗試。
2.1 重新組織教學內容,建設校本教材
該課程組老師在對不同地區(qū)的花店作了全面的行業(yè)人才需求調研論證、畢業(yè)生就業(yè)跟蹤調查等基礎上,始終圍繞專業(yè)與行業(yè)對接、教學內容與職業(yè)標準對接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按花店對初中級插花員的要求,同時具備一定的參加藝術插花比賽的能力,以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重新組織教學內容。全課程共設計五個學習情境19個子情境,每個學習情景均體現(xiàn)為完整的職業(yè)行動過程。
組織有行業(yè)、企業(yè)專家和技術人員參與的課程建設團隊,積極開展調查論證,根據花店崗位設置及能力要求,共同制定課程標準,建設理實一體化的校本教材。
2.2 建設理實一體化的實訓場室,購置充足的實訓設施及器材
為了滿足教學改革的需要,學校投入資金建設了一間約150m2理實一體化藝術插花實訓室,具備獲取信息、教學授課、實訓操作、分組討論和作品展示的功能。該實訓室按分組教學來布置,可容納十個小組,每個小組4-5人。還配備十臺電腦,可供學生上網查資料。同時為了解決大量使用鮮切花導致實習經費昂貴的問題,學校購置一批人造花代替鮮切花供學生實習用,人造花與鮮切花的使用雖然不盡相同,但插花原理是一樣的,因為可反復使用,既可適量減少實習經費的支出,又可滿足教學實習的需要。
2.3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組織實施教學
教學組織做到理實一體化,以任務教學為主,采用直觀教學、項目教學等教學方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3.1 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達到直觀教學
每個學習情境都可利用一些造型圖片來導入,引起學生的興趣與好奇,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比如球形花束的學習情境,可先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新娘手捧花的圖片,讓學生有個感性認識,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鋪墊。
2.3.2 每個學習情境都以完成某個工作任務來體現(xiàn)
學習情境可以一定的工作任務為教學載體,教學內容包括其對應工作過程的:明確任務(獲取信息)、制定計劃、做出決策、實施計劃、檢查控制和評價反饋六個環(huán)節(jié)。下面以情境四“禮儀插花制作”之子情境1“單面觀花束的制作”為例來說明:
明確任務:在蘭軒花店有個客人訂購一束98元單面觀花束,請為其準備。把這個任務交給學生討論。
制定計劃:學生接到任務后,分小組展開討論,各個小組根據客人給出的價錢選擇花材的種類、數(shù)量、顏色,包裝材料的種類、質地、顏色、數(shù)量,還有花束的形狀、包裝的方式等,編寫工作計劃。在學生討論過程中,老師加以引導,比如顏色的選擇,提醒學生既要考慮花材之間的顏色、還有花材與包裝材料之間的顏色都要協(xié)調。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講出本小組的計劃,老師進行點評并提出問題和建議,供學生參考。
決策:各個小組聽了其他小組的計劃及老師的點評后對本小組的計劃進行修改,最后確定可實施的工作方案。
實施計劃:各小組根據自己的工作方案選擇花材和包裝材料,開始制作花束。在計劃實施過程中,老師應在各小組之間巡視,一來可發(fā)現(xiàn)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出現(xiàn)什么問題,從而加以引導;二來也可觀察各個學生的表現(xiàn),為學生的綜合評定提供依據。
檢查:各小組的成員檢查自己的作品,老師也檢查各小組的制作進度,看哪個小組做得又快又好。
評價反饋:作品完成后,各小組先自己評分,也為其他小組評分。老師對各小組的作品進行點評并打分,同時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反思,引導他們各自找出差距,并將思路延伸至下一次作品——四面觀花束制作,完成學習遷移。
2.4 以技能考核為主對學生進行評價
對學生的考核可分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兩方面,過程性考核占80%,可根據各個學生在工作態(tài)度、工作結果、與同學的合作程度、考勤等方面的表現(xiàn),由科任老師打分,各組長對組員打分,組內同學互相打分,各占一定權重,得出總分,即是每個學生各個學習情境的分數(shù)。結果性(理論考核)考核占20%。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的內容和標準,對學生的評價進行再評價,并將學生評價自己和評價他人的水平與能力作為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的內容。教師在對學生職業(yè)能力的最后評價中,參考學生的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的結果。
2.5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
廣東省中等職業(yè)學校自2010年起每年都舉辦學生技能大賽農類專業(yè)藝術插花比賽活動,我校每年都選派學生參賽,學生參賽的成績一年比一年好,在2014年我校還代表廣東省參加全國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技能大賽藝術插花比賽并取得二等獎的好成績。在多年的輔導學生參賽過程中,老師的花藝水平也得到跨躍式提高。除此之外,我校也自2010年起每年舉辦學生技能大賽藝術插花比賽,全校學生都可報名參加,這樣一來,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對藝術插花興趣,學生的花藝創(chuàng)作水平也不斷提高。所以舉辦學生技能大賽,真正起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作用。
3 教學改革初見成效
通過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教學組織過程真正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他們的操作技能大大提高,同時在做的過程中加強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比如插花的統(tǒng)一與對比原則,學生在操作過程對花材的種類、顏色、花器等的選擇和使用過程中慢慢理解和滲透。并能把知識延伸到更高層次,比如學習了傳統(tǒng)西方式插花基本造型,可以延伸到婚禮、會場、酒店大堂等環(huán)境花藝的設計與制作。通過分組教學,也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協(xié)作精神,提高了與人交往、合作能力。學生畢業(yè)后也很受花店的歡迎,在工作中很快能獨當一面成為花店的技術骨干,有的甚至自己開花店當老板,在業(yè)界得到同行的一致好評。
參考文獻
[1] 楊麗,梁本國,張燕,騰云.高職《插花藝術》課程特色與教學改革探索[J].安徽農學通報,2011,17(19):180-182.
作者簡介
容惠玲(1966—),漢族,女,廣東省高要市人,園藝高級講師,主要研究花卉栽培及藝術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