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利,潘曉紅,裴 淼,周 敏
(上海市第二軍醫(yī)大學附屬長征醫(yī)院 腎內科,上海 200003)
【學術爭鳴】
B超引導下經皮腎穿刺活檢術后沙袋壓迫必要性的探討
張三利,潘曉紅,裴 淼,周 敏
(上海市第二軍醫(yī)大學附屬長征醫(yī)院 腎內科,上海 200003)
目的探討B(tài)超引導下經皮腎穿刺活檢術后沙袋壓迫的必要性。方法318例腎穿刺活檢術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162例和觀察組156例。對照組按腎穿刺活檢術后常規(guī)護理,臥床24 h,沙袋壓迫穿刺處6 h;觀察組臥床24 h,不予沙袋壓迫穿刺處。觀察2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和舒適度情況。結果觀察組術后發(fā)生肉眼血尿5例(3.2%),腎周血腫4例(2.6%),對照組發(fā)生肉眼血尿7例(4.3%),腎周血腫5例(3.1%),2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腰背部酸痛及睡眠時間上,2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腎穿刺活檢術后不予沙袋壓迫穿刺點不影響預后,但可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有利于患者的恢復。
腎穿刺活檢術;沙袋壓迫;護理
B超引導下經皮腎穿刺活檢術是腎臟病臨床最為重要的檢查項目之一,為絕大多數腎實質疾病的診斷、判斷預后和指導治療提供客觀依據[1]。由于腎穿刺活檢術是一項有創(chuàng)性檢查,按常規(guī)方法腎穿刺術后要求沙袋壓迫穿刺處6 h,平臥24 h,患者常有腰背酸痛、無法睡眠等不適。而國外Whittier等[2]已有腎穿刺后無沙袋壓迫,臥床觀察24 h的報道,國內也有孫維文等[3]研究撤除沙袋壓迫等研究,并且效果較好。本科室對腎穿刺活檢術后患者是否需要沙袋壓迫進行臨床觀察,發(fā)現術后無沙袋壓迫與術后沙袋壓迫在針對預防患者術后出血方面無差異,但在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方面差距較大,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本科室2013年1—12月住院期間行腎穿刺的患者,根據患者住院號的末尾數字,分為偶數組和奇數組。奇數組納入觀察組,共156例,其中男性 98 例(62.8%),女性 58 例(37.2%);年齡 19~64(31.40±12.70)歲;臨床診斷分別為原因待查性疾病58例,原發(fā)性腎臟病68例,繼發(fā)性腎臟病30例。偶數組納入對照組,共162例,其中男性88例(54.3%),女性 74 例(45.7%);年齡 16~58(36.0±12.0)歲;臨床診斷分別為原因待查性疾病68例,原發(fā)性腎臟病64例,繼發(fā)性腎臟病30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主要診斷、術前生命體征、主要實驗室檢查結果(包括血紅蛋白、血小板、凝血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血肌酐)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 2組患者均在相同的B超引導下,由同一醫(yī)師使用日本TSK替針(14 G)穿刺針進行穿刺。術前專職護士進行腎活檢全過程健康教育[3],向患者講解腎穿刺前后的注意事項,安慰患者取得合作。術后局部壓迫穿刺點15 min,患者用平車推回病房,取平臥位。(1)對照組:回病房后平臥于床上,按常規(guī)方法用2.5 kg重的沙袋墊于穿刺處6 h,12 h后如不出現血尿可翻身,臥床24 h。(2)觀察組:回病房后臥床24 h,不予沙袋壓迫,12 h如不出現血尿可床上翻身。2組患者在穿刺前均需備血,科室備升壓及擴容藥。術后尿常規(guī)檢查5次,并觀察有無肉眼血尿,如出現持續(xù)性肉眼血尿則臥床休息至肉眼血尿消失后24 h方可起床活動??剖矣袚尵刃〗M,由2名護士及3名醫(yī)生組成,如需搶救及時趕到現場進行搶救。
1.3 觀察指標 觀察腎活檢術后腎周血腫、肉眼血尿、腰背部酸痛及睡眠時間情況。(1)術后24 h內觀察患者有無肉眼血尿;(2)腎穿刺后1周B超復查有無腎周血腫。(3)腰背部疼痛:用0~10數字疼痛強度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對 2組進行評分,分值≥4分記為疼痛[4],疼痛評估均以穿刺后24 h進行。(4)術后24 h內觀察組2組患者夜間累計睡眠時間。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發(fā)生肉眼血尿5例(3.2%),腎周血腫4例(2.6%),對照組發(fā)生肉眼血尿7例(4.3%),腎周血腫5例(3.1%),2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腰背部酸痛及睡眠時間上,2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表1 2組患者經皮腎穿刺活檢術后肉眼血尿、腎周血腫、腰背部酸痛及睡眠時間的比較
3.1 腎穿刺術后不予沙袋壓迫不會增加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B超引導下經皮腎穿刺活檢術后護理最主要是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尤其是出血及腎周圍血腫的發(fā)生。腎臟是一個腹膜外器官,隨著呼吸而上下移動,應用沙袋壓迫,對腎臟并沒有根本性壓迫止血的作用,術后主要是靠組織血管自行凝血,術后正常出血時間是1~3 s,術后按壓15 min可幫助穿刺路徑的軟組織止血[5],減少搬動次數、臥床、不用力大便可以避免因活動和腹壓增加造成損傷部位張力增加而引起出血。本研究結果顯示,腎穿刺活檢術后不使用沙袋和使用沙袋組比較,其常見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并未升高,也未出現嚴重并發(fā)癥。
3.2 腎穿刺術后不予沙袋壓迫可增加患者舒適度本研究結果顯示,腎穿刺術后不用沙袋壓迫止血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減輕患者腰背部疼痛,也促使患者能較好的休息,防止休息不好引來的種種不適?;颊邔μ弁吹闹饔^感受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因其與腎周血腫、腹腔臟器損傷等并發(fā)癥有類似的癥狀與主訴,對醫(yī)護人員觀察判斷病情也造成一定影響,不用沙袋壓迫的患者類似感覺明顯減輕。觀察組術后腰背部疼痛、24 h睡眠時間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因此,經皮腎穿刺活檢術后采取單純仰臥位取代傳統(tǒng)的沙袋局部壓迫是安全可行的。
[1]王海燕.腎臟病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416.
[2]Whittier W L,Korbet S M.Timing of Complications in Percutaneous Renal Biopsy[J].J Am Soc Nephrol.2004,15(1):142-147.
[3]孫維文,鄭設鋒,龔謝雯,等.腎穿術后單純仰臥位與局部沙袋壓迫效果分析[J].臨床護理雜志,2014,13(1):33-34.
[4]嚴廣斌.NRS疼痛數字評價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J].中華關節(jié)外科雜志,2014,8(3):410.
[5]黃 靜,馬志芳,龔海芬,等.腎穿刺術后患者下床活動時間的臨床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2,19(3):27-28.
R473.5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18.075
2015-03-02
張三利(1982-),女,陜西渭南人,大專學歷,護師。
潘曉紅(1981-),女,陜西渭南人,大專學歷,護師。
吳艷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