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霆
摘 要:自新課改實施以來,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關注也日趨廣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解決問題教學就是要學生能夠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從小積累,形成一定的邏輯思維,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從目前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現狀出發(fā),分析了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改善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現狀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現狀;策略
一、目前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現狀
在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教育是提高人才質量的基本途徑。但是,我國的傳統(tǒng)教育教學方式單一,教學的內容也與實際生活脫離,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了本來的熱情。小學數學是開啟學生大腦思維的最佳工具。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穿插解決問題教學是必要的。然而,對于多數數學教師來說,他們都無法從學生的立場出發(fā)去設計教學內容,營造與問題相符的教學環(huán)境。首先,小學數學教師還是無法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導致教學內容脫離實際生活。很多教師仍然是以自己傳授知識為主,學生的自我訓練為輔,因此很多學生對數學失去了興趣。其次,教師在解決問題的教學中,往往只使用單一的解決問題的思路,使學生也產生單一的邏輯思維。當一條路走不通時,學生就不知道怎么辦,最終導致學生不能靈活變通地去解決問題。
二、應對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并提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靈活地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首先,數學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設計教學內容,抓住學生的興趣,充分利用教材并能夠對其加以創(chuàng)造地組成教學內容。在設計問題情境時,要與學生的年齡、個性相符,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其次,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提倡開發(fā)的思維。結果不重要,關鍵是要培養(yǎng)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形成的邏輯思維。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以自我為中心,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教學離不開教材,但是,教師的教學內容不能拘泥于教材。
總之,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本文通過分析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并發(fā)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來相應的解決辦法。
參考文獻:
[1]黃春霞.聚焦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四大爭論”[J].小學教學參考,2008(Z2).
[2]丁國忠.數學應用:對應用題的超越:對小學數學教材中“數學應用”編寫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8(01).
[3]朱德江.新課程下“解決問題”的教學與指導策略構建(下)[J].小學教學:數學版,2007(10).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