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強,彭思堯,楊建英,張緒亮,李焌源,雷 杰,楊建廣
(1.懷化湘西金礦設計科研有限公司,湖南 沅陵 419607;2.中南大學 冶金與環(huán)境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3;3.江西省環(huán)境工程職業(yè)學院,江西 贛州 342000)
我國銻資源儲量和產(chǎn)量均居世界首位[1]。目前,硫化銻礦資源正逐年減少,以脆硫銻鉛礦、高砷鉛銻精礦、低品位銻金精礦等為主的銻礦資源越來越受重視,尤其是金銻礦,但因為有毒砂等有害成分伴生,且金呈顯微狀態(tài)存在或嵌布在其他礦物內(nèi),這類礦石很難處理[2-3]。銻金精礦的處理方式可分為2種[4]:1)以提金為主,即打開包裹體,然后氰化浸出金。這種方式易形成“二次包裹”[5];2)以富集金為主,即逐步分離脈石和賤金屬,再回收金。如鼓風爐揮發(fā)熔煉—貴銻電解[6],這種工藝的流程長、能耗高、煙氣量大、污染重等問題難以解決[6-8]。近年來,也有學者提出或?qū)嵤┢渌に嚕旱V漿電解法[9],細菌氧化法[10-11],焙燒氧化法[5,12-13],氣氛中揮發(fā)銻[14]等。
為解決銻金精礦尤其是低品位銻金精礦冶煉工藝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采用銻循環(huán)隔膜電積濕法冶金工藝[15-18]處理銻金精礦。試驗主要考察該工藝對多類銻金精礦處理的適應性和主要金屬走向。
試驗所用銻金精礦分別來自澳大利亞銻業(yè)公司(1#精礦)、湖南辰州礦業(yè)公司(2#精礦)及甘肅棗子溝礦(3#精礦),主要化學成分見表1。3種精礦中的金、銻、砷物相見表2、3。
表1 精礦主要化學成分 %
表2 精礦中金物相分布 g/t
表3 精礦中銻、砷物相分布 %
從表1可知:1#精礦屬于典型高品位銻金礦,鐵、砷等雜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低;3#精礦為低品位復雜銻金礦,鐵、砷等雜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較高。
物相分析結果表明:3種精礦中銻主要以輝銻礦形式存在;3#精礦中金主要被硫化物包裹及以單加連形式存在,這種賦存性質(zhì)不適合氰化浸出,必須經(jīng)預處理使包裹的金暴露出來;1#和2#精礦中,砷主要以硫化砷形式存在,而3#精礦中砷主要以毒砂形式存在,還有一定量硫化砷。
圖1 基于隔膜電積的銻金精礦處理工藝流程
銻隔膜電積工藝的實質(zhì)就是利用陰離子膜將陰、陽兩極室分隔開來進行電解,陽極室中的Sb3+在電流作用下失去電子轉(zhuǎn)化成Sb5+,陰極室中的Sb3+則得到電子轉(zhuǎn)化成銻單質(zhì)。電積結束后,陰極直接得到電積銻,陽極產(chǎn)出的SbCl5溶液則作為氧化劑返回浸出,實現(xiàn)整個流程的閉路循環(huán),無廢水排放。
1.3.1 浸出試驗
浸出試驗在密閉燒瓶中進行,采用DF-II型集熱式磁力加熱攪拌器攪拌。將一定量SbCl5、HCl和適量添加劑加入到燒瓶中,置于恒溫水浴中加熱,待升溫至一定溫度時加入精礦并充分攪拌,反應結束后進行液固分離,用2mol/L稀鹽酸約100mL洗渣2~3次,洗液與浸出液合并,浸出渣烘干、稱重并分析成分。
浸出反應為
1.3.2 浸出液還原、凈化試驗
浸出液的還原、凈化試驗在1 000mL燒瓶中進行,規(guī)模為每次500mL浸出液。按所需條件向燒瓶中加入浸出液,并將其置于恒溫油浴中,加入還原劑和凈化劑,并攪拌一定時間。試驗前后分別分析濾液中Sb3+、Sb5+、As3+等雜質(zhì)離子質(zhì)量濃度,計算雜質(zhì)離子去除率。
還原過程主要反應為
凈化過程主要反應為
1.3.3 電積試驗
近年來,美國推行重返亞太策略和亞太均衡的活動越來越多,這其中以文化為主要形式的活動表現(xiàn)在:“以文化普遍主義反對文化相對主義;以普世性價值壓迫本土性價值;以工業(yè)文明批判農(nóng)業(yè)文明;以民主主義牽制權威主義;以抽象人權限制具體國權?!蔽鞣轿幕膹妱葑饔脴O大地影響了泛北部灣區(qū)域國家的社會發(fā)展進程和政治文化生活,文化霸權主義是該地的經(jīng)濟合作面臨重大的文化困境,從而對中國與區(qū)域內(nèi)各國開展深入合作產(chǎn)生了一定的威脅。
電積試驗在隔膜電解槽中進行,采用恒溫水浴控溫。先將裝有陰、陽極液的電解槽放入水浴箱中加熱到指定溫度,再放入陰、陽極板,在一定電流密度下進行電積。電積結束后,陰極銻板干燥并稱重,分析其中雜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陰、陽極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為:
以之前獲得的優(yōu)化工藝條件[17-18](浸出溫度85℃,[H+]=3.5mol/L,液固體積質(zhì)量比8∶1,SbCl5過量系數(shù)1.1,浸出時間1.5h)重復進行多次浸出,試驗結果見表4。
表4 精礦浸出試驗結果 %
由表4可知,在優(yōu)化條件下進行浸出,銻浸出率在99%以上,渣中銻質(zhì)量分數(shù)<0.6%,95%以上的金進入渣中,砷入渣率高于76%。
浸出之后的浸出渣中金、銻和砷的物相分析結果見表5、6。
表5 浸出渣中金的物相分布 g/t
表6 浸出渣中銻、砷的物相分布 %
對比浸出前后金的物相及含量變化,可以看出:浸出后,1#精礦的浸出渣中單加連形式的金的比例增加31%,而硫化物中的金減少30%;2#精礦的浸出渣中硫化物中的金增加21%;3#精礦浸出渣中硫化物中的金增加3%,而氧化物和硅酸鹽中的金變化不大。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分析數(shù)據(jù)中,2#精礦的浸出渣中硫化物中的金不減反增,這可能是盡管輝銻礦被大量浸出(解離),但由于輝銻礦解離時析出的大量單質(zhì)硫在冷卻后又黏附在細顆粒金表面形成二次包裹導致金物相在硫化物中的含量偏高。但這層包裹態(tài)的硫可以在后續(xù)的除硫過程中輕易脫除,從而將其包裹的金再次暴露出來。
對比浸出前后精礦及浸出渣中銻、砷的物相及含量變化可以看出,3種精礦中的99%以上的輝銻礦都被浸出,其他形式的銻也有部分被浸出。浸出過程可以顯著破壞原料中硫化礦物相,銻得以浸出進入到溶液中,而被其包裹的金則被解離出來。浸出之后,氧化物形式的砷減少的較多,砷浸出率分別為92%、51%和49%。毒砂和砷酸鹽也有減少,而硫化砷物相變化不大,渣中含砷比例分別提高6%、5%和3%。
浸出液還原試驗條件:銻粉用量為將溶液中Sb5+還原為Sb3+所需銻粉理論量的1.5倍,還原溫度60℃,反應時間30min。凈化試驗條件:凈化劑次亞磷酸鈉用量為將溶液中As3+還原為單質(zhì)砷所需理論量的1.5倍,反應溫度80℃,反應時間90min。對3種精礦的浸出液進行還原除砷,試驗結果見表7。結果表明,還原除砷后,溶液中砷質(zhì)量濃度可以降到1~7mg/L,除砷率達98.5%以上,除砷效果良好。
表7 精礦浸出液凈化試驗結果
對凈化后的溶液進行電積,電積條件:溫度(42±2)℃,電流密度200~250A/m2,異極距5 cm。電積8h后獲得的電銻板如圖2所示??梢钥闯觯秒姺e銻呈銀灰色,表面平整致密,未發(fā)生“爆銻”現(xiàn)象。陰極銻的ICP-AES分析結果見表8。
圖2 陰極銻外觀圖
表8 陰極銻的ICP-AES分析結果 %
對比國標產(chǎn)品,除雜質(zhì)銅外,試驗所得電銻中的主要雜質(zhì)Pb、As、S、Fe等的質(zhì)量分數(shù)與國標要求相當。產(chǎn)品中銅質(zhì)量分數(shù)較高的主要原因是所用陰極材質(zhì)為銅合金,而本次驗證試驗電積時間較短,所得銻質(zhì)量不多,銻板上粘有少量極板上的銅,導致最終產(chǎn)品銅質(zhì)量分數(shù)超標。工業(yè)生產(chǎn)中需進行長周期電積,該現(xiàn)象可以有效避免,而且通過后期的銻板熔鑄過程也可以除去大部分夾雜的銅。電積過程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見表9,陰極效率可以達99%以上,槽電壓在1.6~1.8V之間,噸銻電耗小于1 200kWh。
表9 電積過程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
隔膜電積工藝對高、低品位銻金精礦均能有效處理。銻金精礦中99%以上的銻可被浸出,通過后續(xù)凈化—電積工藝可得到純度99.5%以上的電積銻。采用該工藝浸出時,還可以實現(xiàn)金在浸出渣中的富集,控制浸出渣中銻質(zhì)量分數(shù)為0.3%~0.8%,金入渣率可保持在97%以上。不管原料中砷質(zhì)量分數(shù)高低與否(本次試驗為0.3%~5.65%),通過本工藝處理后,凈化液中的砷均可以深度脫除到10mg/L以下,銻板中的砷可以降到痕量。
本工藝流程簡單,對環(huán)境無污染,能耗低,生產(chǎn)成本低,是一種節(jié)能環(huán)保的清潔銻冶金新工藝。
[1]卿仔軒.我國銻工業(yè)現(xiàn)狀及行業(yè)發(fā)展趨勢[J].湖南有色金屬,2012,28(2):71-74.
[2]何海洲,楊志強,鄭力.廣西銻礦資源特征及利用現(xiàn)狀[J].南方國土資源,2013(10):30-32.
[3]成涵 陳磊.提升銻礦資源開發(fā)利用及持續(xù)發(fā)展[J].資源節(jié)約與環(huán)保,2013(11):143.
[4]竇愛春.富貴銻的加壓氧化浸出分離賤金屬工藝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7.
[5]金世斌,馬金瑞,邢志軍,等.銻對難處理金礦石(金精礦)焙燒—氰化浸金的影響[J].黃金,2009,30(2):33-37.
[6]金貴忠.淺談鼓風爐煉銻技術存在的問題[J].有色冶煉,2002,31(6):76-77.
[7]廖光榮,劉放云,龔福保.銻鼓風爐富氧揮發(fā)熔煉新工藝研究與應用[J].中國有色冶金,2010,39(5):17-20.
[8]任晉,楊天足,劉偉鋒,等.金銻精礦提金工藝的改進[J].貴金屬,2009,30(4):52-57.
[9]王成彥,邱定蕃,江培海.國內(nèi)銻冶金技術現(xiàn)狀及進展[J].有色金屬(冶煉部分),2002(5):6-10.
[10]鄧瓊,李騫,白云漢,等.含砷銻金精礦的生物預氧化—氰化浸金研究[J].礦冶工程,2011,31(5):84-87.
[11]畢鳳琳,馮玉華,楊廣杰,等.提高含砷銻金精礦氰化回收率的試驗研究[J].礦產(chǎn)保護與利用,2010(5):32-36.
[12]賈輝,王興,崔家友,等.從鋁陽極泥中濕法提取鉍、銻試驗研究[J].濕法冶金,2014,33(5):368-370.
[13]常耀超,劉大學,王云,等.含砷、銻難處理金精礦提金工藝研究[J].有色金屬(冶煉部分),2011(10):31-33.
[14]楊永斌,劉慶華,李騫,等.銻金精礦揮發(fā)特性及機理研究[J].礦冶工程,2012,32(2):80-83.
[15]楊建廣,唐朝波,唐謨堂,等.一種鉍或銻濕法清潔冶金方法:ZL201010132390.X[P].2010-07-14.
[16]高亮,楊建廣,陳勝龍,等.硫化銻精礦濕法清潔冶金新工藝[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3(1):28-37.
[17]Yang J G,Yang S H,Tang C B.The Membrane Electrowinning Separation of Antimony From A Stibnite Concentrate[J].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B,2010,41(3):527-534.
[18]Yang J G,Wu Y T.A hydro-metallurgical Process for the Separation and Recovery of Antimony[J].Hydrometallurgy,2014,143: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