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云娜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壯大,國外資本主義市場也開始覬覦中國的投資,所以,與國際接軌既是機會又是挑戰(zhàn)。在我國教育中,高中教育占有很大比重,所以,如何提高高中生的綜合素質,對于英語教育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口譯訓練法在提升學生英語水平和英語交際能力上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高中英語教學中。
關鍵詞:口語能力;口譯訓練;應變能力
促動口譯技能的逐步提高,就要在高中英語授課時多進行口譯訓練,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接納知識的能力。聽力訓練、認知及關聯(lián)的記憶練習都是口譯中的重要技能,所以,在對口譯進行培養(yǎng)和練習的過程中,就要將其他訓練及科目整合,在具體應用時能夠審慎辨別細節(jié),而不應該將口譯中細微的口語誤差忽略掉。
一、口譯獨有的特性
1.氛圍壓力偏大
在口譯的學習過程中,不難發(fā)現,口譯相對于其他翻譯來說,現場氛圍所帶來的壓力是巨大的。在真實態(tài)勢的口譯現場,包括各類重要的外交談判,如果出現一點誤差,那都是致命的,所以在嚴肅的口譯場合下,保持良好的、放松的心態(tài)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較強的心理素質也是英語口譯中所要必須學習的內容。雖然高中生可能并沒有接觸過這么嚴肅的氛圍,但是,要為以后的工作和學習打好基礎、做好鋪墊,就必須將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好,如果沒有足夠的經驗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在極其嚴肅的氛圍內就有可能發(fā)揮不好,近而產生口誤,所以,心態(tài)的優(yōu)劣也是英語口譯中不容忽視的。
2.獨立去操作
口譯特有的屬性就是獨立性,在口譯的操作過程中,口譯者平日內的口譯工作就帶有獨立屬性,若遇到口譯這一流程內的疑難,要通過獨立辨識去審慎處理。一些疑難問題明顯是口譯者在工作中未曾遇到的,這就要求口譯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有充分的積累,只有擁有厚重的基礎才能在突發(fā)的狀況中表現出敏銳的應變能力,不至于在遇到突發(fā)狀況時束手無策。
3.綜合特性的運用
在口譯中,英語中最常用的技能被逐漸應用到其中,所以,掌握了英語中的多樣技能,對于口譯是十分有幫助的,多層級語言技巧也是口譯范圍內的綜合技能。所以,口譯者要在實際操作中謹慎為之,在具備最佳的綜合能力的情況下,口譯所交流預設的內容是繁雜而廣泛的,如果基礎薄弱,口譯工作將無法進行。因為這種工作表現出更高層級的專業(yè)特性,譯員單純擁有很扎實的本源功底,還很難去審慎應對;所以要熟識順暢的雙語技能,并妥善去轉譯。
二、口譯訓練法應注重的重點環(huán)節(jié)
1.訓練應變能力
在英語口譯的學習過程中,應變能力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能力,這不僅是一項重要的人際交往技能,同時也是作為現場翻譯所必須具備的技能,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應變能力。一旦學生具備了良好的應變能力,就能夠在遇到問題時處變不驚,就能夠將平時所積累和掌握的內容,再結合自己的觀點充分表現出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充分發(fā)現學生的薄弱方面,可以運用補救技法來對學生的應變能力進行培養(yǎng)。例如,在訓練時,學生忘了兒科醫(yī)生的拼寫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用比較概況的“doctor”這個單詞代替,并加定語從句“who specializes in treating sick children”來完成補救。
2.訓練心理素質
在會話完成后,需要指導學生將筆記做好,不要繁雜而無重點,可以讓學生通過復述文章的方式,找出自身的不足和對方身上的缺點,當然發(fā)現對方身上的優(yōu)點也要加以借鑒,然后通過多次的流程性步驟的重復,讓學生總結自身的不足,以加深學生對于詞匯的理解和記憶,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充分把握文章內涵,為以后學生之間的交流提供材料。有些具有多年口語教學經驗的教師會發(fā)現,有些學生的基礎知識并不弱,對待問題的反應能力也很強,但是在學校組織的各種演講、辯論等比賽中卻表現不佳,拿不到優(yōu)異的成績,究其原因,就是這些學生的心理素質不佳。在面對問題時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必然是要處于下風的,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強其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通過公共演說的方式練習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學生在公共場所內多發(fā)
言、敢發(fā)言。訓練心理素質的方式和方法并不單一,但是有些學生覺得心理素質不重要,所以對于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也不加重視,這時,教師就要讓學生明白心理素質對于成果的重要性。筆者大多會使用現在較為普遍的“toastmaster”國際演講俱樂部的方式,教師通過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認識,并給予其正確的指導和建議,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想表達的時候自然表達出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內容。
總之,口譯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不僅能使英語教學更加多樣化,也能使學生整合各種綜合技能來完成學習。
參考文獻:
[1]仲偉合.口譯訓練:模式、內容、方法[J].中國翻譯,2011(02).
[2]邱寅晨,莊晨燕.口譯訓練與實踐中的知識積累[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3(02).
[3]吳云龍.國內外主要口譯訓練模式與方法[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5(05).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