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自紅
摘 要 任務驅動教學法適用于實踐性強、綜合性強的課程,能夠使學生突破課堂教學的局限,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積累學生的知識技能,提高學生的網絡程序設計能力,教學效果好。本文探討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網絡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為相同類別的教學改革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任務驅動 任務驅動教學法 網絡程序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1.056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in Network Programming Course Teaching
XIAO Zihong
(Hu'nan Police Academy, Changsha, Hu'nan 410138)
Abstract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is suitable for practical strong, comprehensive and strong curriculum, enabling students to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classroom teaching, students can quickly accumulate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a short time, to improve students' network programming ability, good teaching eff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in Network Programming course Teach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and reform of the same category.
Key words task-driven;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Network Programming design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指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緊緊圍繞一個或多個特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任務的驅動下,通過對現有知識技能和學科理論的主動應用,共同進行自主探索的互助性學習。任務驅動教學法要求教學任務具有非常強的目標性,要刻意營造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情景使整個教學工作在真實的任務驅動下進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處于中心地位,教師在安排布置學生完成教學任務時,以引導或演示的方式,啟發(fā)學生給出完成該任務的思路、方法和結果。在教師安排下,學生花大量的時間自主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在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完成任務,從而學習和掌握相關的知識與技能。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知識及技能的獲取以任務為中心,著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chuàng)新問題的綜合能力。它以某一具體任務為出發(fā)點,通過課堂引導、操作實踐、評價反饋等方法來完成不同階段的任務,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應用技能等綜合能力。
1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可行性
1.1 網絡程序設計的課程特點
網絡程序設計課程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都較強的課程。該課程主要是以網絡程序原理及設計思想為主線,學習網絡程序設計與編寫的方法,從而進一步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單一學習任何一種特定語言的語法規(guī)則,因此在教學中非常注重學生解決問題的編程技能和程序研發(fā)能力的培養(yǎng)。其次,作為大學高年級專業(yè)課程,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存在較大的群體差異,他們的認知水平、專業(yè)基礎知識、程序研發(fā)能力參差不齊。如果以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來教學,則難以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1.2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可行性
網絡程序設計的教學知識點很多,教學內容通常可以歸納為三類:第一類是基礎語法類,強調網絡程序語法知識與規(guī)則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程序語法和程序設計思想; 第二類是覆蓋類,這類知識的學習能使學生的網絡知識體系更加全面,這部分內容傾向于全面性的專業(yè)知識的應用;第三類是綜合項目類,此部分的教學內容更加注重網絡程序設計中綜合研發(fā)能力的培養(yǎng)。通用的教學模式是按基礎類、覆蓋類、綜合項目類的順序實施教學,這種方法實施簡單、層次性強。
任務驅動教學法旨在培養(yǎng)學生運用及提升技術知識水平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索新知識的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法改變了通用的教學模式,從綜合項目類入手,設計不同的任務,在任務的驅使下完成基礎類、覆蓋類的教學內容的學習。這種方法促使師生共同參與到日常課程教學中,在完成課程任務實踐的過程中,部分學生會遇到暫時難以解決的問題,為了完成任務學生會自發(fā)討論交流、查詢資料,協(xié)作完成任務,這樣做的結果會使課堂教學變得氣氛活躍而且生動深入。教師把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都落實到了解決課程任務過程中發(fā)現的難題,通過交流展示等反饋機制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更好地幫助教學引導學生達到預定的教學效果。任務驅動教學法是理論教學理論和實踐教學理論的高效運用,非常適用于網絡程序設計類的教學中。
2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
2.1 任務設計的原則
任務驅動教學法以任務為中心,任務的焦點是解決某一現實問題,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欲望的問題。讓學生在完成教師所設計的各種任務同時,能夠不斷地增強知識應用技能。因此在設計任務的時候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整體性原則。各階段的任務要能夠涵蓋教學內容的絕大多數知識點。任務的知識點要能形成一個有層次的整體,讓學生在不斷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網絡程序設計知識和技能。
(2)實用性原則。要使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將得到有價值的結果,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潛能。
(3)開放性原則。任務設置的難易程度要適中,還要在任務中為學生留出創(chuàng)造性能力發(fā)揮的空間。
(4)可操作性原則。任務應該是可操作的,在現有的能力水平下能夠完成,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已具備的知識與技能。
(5)真實性。任務的設計要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實踐和現實需要,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師對任務的表達,而且有利于學生對任務的精準把握。
2.2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教學中的實施
此教學法的實施可分成:創(chuàng)設情境,精心設計任務;引導學生進行任務分析;學生自主探究;展示交流;及時評價與總結共五個步驟。
(1)創(chuàng)設情境,精心設計任務。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要營造真實、有現實意義的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求知欲望是建立在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上的,所以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先要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進入設定的學習情境。
任務是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核心,它直接決定教學目標完成的好壞。因此,教師在實施任務驅動教學各階段目標時,要精心分析教學目標,仔細分解或組合每個教學內容,盡量為學生設計出具有代表意義的且可操作的任務,盡可能覆蓋每個知識點。
(2)引導學生進行任務分析。如果精心設計的課程任務來自學生的興趣或現實生活需求,學生會非常感興趣。教師應從學生的各種需求出發(fā),設計出合適的教學任務,才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才能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在學生躍躍欲試積極思考的時候,教師不要急于提供方法或提出解決方案,要恰當地引導學生對任務進行分析、討論,將大的任務分解為一個個的更小級別的任務,步步為營,逐步推進,最終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3)學生自主探究。這是任務驅動教學中的重點內容。經過教師課堂上的分析引導,學生了解了每一個任務中應解決的關鍵問題和涉及的核心技術,也都能獲得各自不同的理解和技術方案。對于解決問題中的疑難點,也正是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隱含在各個任務中的知識點,在下次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此作為典型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能夠實時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疑問、降低學習難度。
(4)展示交流。學生各自完成作教師布置的任務后,通過自評自說的方式在課堂進行交流展示,各小組相互欣賞完成后的成果,進行互評;還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進行互相交流,咨詢對方完成任務中好的實現方法和步驟。
(5)及時評價與總結。教師要適當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課時允許的話還可以進行自評和互評。恰當及時的評價能充分肯定他們的成果,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增強自信心。通過評價時的互相交流討論,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團隊精神,又培養(yǎng)了善于分析和接受他人建議的良好品質,還能體會到學以致用的快樂。
評價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評價能夠使從技術技能等方面給予學生啟示,又能從師生的討論和評價中多角度地看到自己的不足,把原理性知識與操作性技能固化為個人的程序研發(fā)能力,快速提升網絡編程綜合能力。
3 使用任務驅動法教學要注意的問題
(1)分解的任務必須有實用價值。分解的任務要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最好是學生樂意解決的任務,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實施時適當引用項目教學法進行輔助教學,教師可以獨立研發(fā)本課程相關項目并分解成小項目,把其中一些小項目作為課程案例進行課堂討論,以項目經理的角度指導學生如何完成任務,而將另外一些小項目作為課程任務布置給學生。
(2)應遵循循序漸進原則,教師要注意及時指導。任務驅動教學法能驅動學生從被動學習者變?yōu)樽灾鲗W習者,從而使學生能在學習知識技能的同時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知識點的掌握和技能的獲取,所以在知識點的選取方面應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的原則。還要求教師創(chuàng)建一個合適的交流平臺,及時指導學生解決任務中的因難。
(3)對教師綜合素質要求較高。任務驅動教學法對教師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教師引導缺乏技巧或者對整個課程任務的設計不夠理想,都可以會大大影響教學效果。教師先要精心地拆分教學目標,然后將教學目標巧妙地蘊涵到某個教學任務,從而得到教學內容。這些教學任務不僅要有典型性,而且還應有挑戰(zhàn)性,所有這些都需要教師把握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本課程知識、技能及其內在聯(lián)系。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獲取操作性、實踐性教學內容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在使用這一方法進行教學時要充分考慮教學對象的能力與水平,對教學內容有比較精準的把握,才能保證對這一方法運用的合理、恰當。
參考文獻
[1] 楊建勛.計算機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J].教育與職業(yè),2013.6:159-161.
[2] 侯建花,楊長青.“C語言程序設計”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以淮海工學院為例[J].計算機教育,2010.1:114-115.
[3] 趙海冰,李瑛,邢翠芳.淺談項目教學與任務驅動在“C程序設計”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4(S2):319-321.
[4] 李向東.網絡程序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設計的探討[J].軟件工程師,2010.8: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