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婉(河南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開封 475001)
影響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因素①
李婉婉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開封 475001)
自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以來,中國夢已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詞匯,而在十八大上提出的關于學校體育的方針也為各級政府機構和學校改革指明了方向。而調查顯示近幾年大學生的體質一直呈現下降趨勢,在中國夢的背景下,如何解決大學生體質下降的問題,一直是國家、政府、高校、社會等非常關心的問題。通過運用文獻法、調查法、數理分析等方法對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學生體育鍛煉現狀進行研究,得出近幾年大學生的體質逐漸呈現下降的趨勢,參與體育段練的人數也少之又少,分析產生這一現狀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大學生 體育鍛煉 現狀 影響因素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弊怨乓詠砬嗌倌暌恢北徽J為是祖國興旺發(fā)達的動力和源泉。青少年的健康也是關乎國家和民族能否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據調查顯示,近幾年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明顯的提高,而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卻呈現出了下滑的趨勢。
隨著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發(fā)表講話強調:“體育是社會發(fā)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體育在提高人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激勵全國各族人民弘揚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边@一重要論述,是對新的歷史時期我國體育進一步改革發(fā)展的準確定位,對我們更加充分地認識體育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體育系統(tǒng)要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高度來認識自身所肩負的使命和責任,跳出體育看體育、立足全局抓體育、圍繞中心干體育,不斷挖掘和充分展現體育的綜合社會價值和作用,滿足人們群眾的體育需求,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做出獨特而積極的貢獻。以人為本,促進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全面發(fā)展。體育不僅僅是一種身體運動,還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教育手段、一種精神載體,是培養(yǎng)健康體魄、塑造健全人格、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中國快速發(fā)展的不竭動力和力量源泉,而提高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也是中國夢發(fā)展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很多大學生寧愿宅在宿舍玩電腦,也不愿意走出宿舍進行體育鍛煉。據調查,近幾年來大學生的視力、耐力、力量等都呈現下滑的趨勢,而種種因素導致大學生體質下降已成為了不爭的事實。
2012年《全國普通高等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頒布,明確緊扣課程的主要目標,把“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作為確定課程內容的基本出發(fā)點,同時重視課程內容的體育文化含量。大學生體質健康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體質呈現逐日下降的趨勢,特別是耐力、力量、柔韌等身體素質下降幅度較大。這除了與大學生自身的生活習慣有關外,與政府、學校和社會對大學生體質的關注度也密不可分。
2.1政府對學校體育政策的監(jiān)管力度
國家下發(fā)的很多關于學校體育改革的方案很多高校都沒有付諸實踐,出現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很多高校設置的體育課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都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沒有按照“三自主”選課模式來進行,導致了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下降。
2.2學校對體育的重視程度
學校是學生接受正規(guī)教育的機構,對學生終身學習產生著深遠的影響。有些學校對體育不重視,害怕出現教學事故;教學場地設施不齊全;體育教師每年都有科研和評職稱的壓力,而大學生沒有升學的壓力,所以大學體育老師對體育課以及課間體育的開展情況不重視也是導致大學生體質下降的重要原因。同時體育教師也害怕因為教學強度或者教學的內容造成學生受傷,從而引起體育糾紛事件等不必要的麻煩。正是因為學校對體育不重視的原因,導致了學生對體育事業(yè)有了可有可無的意識,更不用說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
2.3大學生自身原因
由于在初中和高中有升學的壓力,所以很多中學把體育課直接取消或者“名存實亡”以應付教育局的教學檢查,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也很薄弱,對體育的興趣也不高。近幾年隨著高校擴招,畢業(yè)大學生的數量與日俱增,據國家統(tǒng)計局最新統(tǒng)計顯示, 2013年應屆大學畢業(yè)生人數已接近700萬,大學生就業(yè)難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所以在大學期間,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在進行社會實踐、考各種資格證書、為將來的工作做準備,所以很少有時間來進行體育鍛煉。
2.4社會對大學生的影響
隨著網絡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大學生幾乎天天都宅在宿舍,想買什么東西直接在淘寶網上買,現在連飯也可以直接送到宿舍,大大減少了走出去鍛煉的時間。網吧對學生的寬松限制,導致大學生整日沉溺于網絡游戲中不能自拔。手機多媒體的出現,讓學生成為了“低頭族”,上課下課,甚至連吃飯和上廁所都帶著手機,高科技再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學生的體育教育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2.5家庭對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影響
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落實,獨生子女的家庭越來越多,一些家庭為了避免孩子受傷,幾乎從小就不讓孩子進行各種體育活動。所以導致現在的大學生從小就對體育失去興趣,幾乎每個孩子也都被培養(yǎng)成了一個不堪一擊的“玻璃娃娃”,調查顯示現在很多大學生連騎自行車都不會,很少有參加體育運動的,近幾年大學生的肥胖率也在逐年上升。
2.6其他因素的影響
隨著大氣污染、霧霾等環(huán)境問題的出現,人們出行都是開著私家車,戴著口罩,很少呆在室外,戴著口罩對鍛煉身體的人來說很不方便,并且在外面和在室內相比,室內環(huán)境會比外面的環(huán)境質量更好一點。這也是影響大學生鍛煉的因素之一。
(1)政府應提高對體育的監(jiān)管力度,因為國家下發(fā)的很多關于學校體育改革的方案很多高校都沒有付諸實踐,增加學校體育實現力度的透明度,進而促進學校體育的更好發(fā)展。
(2)學校應進行體育課程改革和創(chuàng)新,使“三自主”的選課模式落到實處,改變體育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可以在高校開展或引進比較時尚的少數民族或者其他國家的體育運動項目,激發(fā)大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增加體育健康理論課課時,讓學生樹立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決心。同時學校也可以和學生或學生監(jiān)護人簽訂教學事故協(xié)議之類的文件,來解決因體育教學而帶來的不必要的糾紛。
(3)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其認識到網絡的優(yōu)缺點和體育鍛煉的好處。開展大學生校園體育文化,把校園文化與體育活動結合在一起,進行各種大型的體育活動,讓學生走出宿舍,參與其中,樂在其中。必要時跑早操,記考勤,實行學分制,進行海報宣傳和舉行體育健康講座,多進行體育健身的重要性的宣傳和舉行各種體育競賽,激發(fā)大家進行體育鍛煉的熱情和積極性。
(4)家庭是社會構成中最基本的細胞,是社會最基本的單位。父母長輩是孩子的啟蒙者和教育者,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家庭體育既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手段,也是學校體育的擴展和延伸,更是讓孩子樹立終身體育的起點和歸宿,所以應重視對家庭體育的宣傳力度,為家庭體育提供更多的優(yōu)惠政策。
(5)對學校周區(qū)的不良環(huán)境進行整改,加強對網絡的監(jiān)管力度,給大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6)發(fā)揮政府職能,政府應制定法律,減少廢氣、廢水等污染物的排放量,調整能源結構,減少以煤炭、石油等為主要能源的傳統(tǒng)發(fā)展模式的工廠,開發(fā)新能源,保證空氣的潔凈度,給人們進行體育鍛煉提供一個安全的、潔凈的環(huán)境。
大學生體質一直是政府、學校、社會等關心的問題,也是近幾年體育研究的熱點和難點,提高大學生體質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需要各級部門和組織齊心協(xié)力,做好溝通和銜接以及監(jiān)管工作。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一個好的身體,任何的理想和抱負都是空談,大學生既是產生問題的主體,也是問題解決的主體,所以大學生主動進行體育鍛煉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1]閆領先.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的“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機制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2(11):113-115.
[2]陳麗波,邵艷.大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社會學探析[J].搏擊:體育論壇,2013(3):27-29.
[3]武玉元.大學生身體素質持續(xù)下降的影響因素探析[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98-101.
[4]于海濤.大學生體質與健康現狀、影響因素及對策[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4):66-69.
G8
A
2095-2813(2015)01(c)-0233-02
李婉婉(1987,3—),女,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