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殿勇哈爾濱工程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
?
在校際交流過程中母語對學生第二語言習得的影響研究
朱殿勇
哈爾濱工程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
朱殿勇;男;籍貫: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工作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究方向:語言學,教學法。
[摘要]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和結(jié)果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最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情感,二是母語。母語是習得二語時最不容忽視和影響最為顯著的因素,許多研究者對母語二語習得之間的關(guān)系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各類相似或相悖的學說。本文擬在此基礎上母語與二語習得之間的關(guān)系進行較全面的論述,探討母語對二語習得的影響,為減少母語遷移外語學習的阻礙提出切合實際的策略,構(gòu)建克服母語干擾的理論框架。
[關(guān)鍵詞]第二語言習得;校際交流;學習環(huán)境;母語干擾
以共同發(fā)展為目標,以互相學習交流、共創(chuàng)共建為主要方式,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新風的思路的引領(lǐng)下,很多校堅持對口交流與協(xié)作,堅持“積極合作,優(yōu)勢互補,共同發(fā)展”的原則,每學期均開展豐富多彩的聯(lián)誼活動。校際交流與合作是爭取國際合作項目、培養(yǎng)人才的良好途徑。在日常接待工作中,該校就注重探索建立校際關(guān)系的可能性,努力安排好學術(shù)活動和參觀活動。
高校校際合作是指,以高校為主體要求兩個以上的大學,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動上進行合作,通過共同的投入和努力達到一定的辦學目的。在這里要區(qū)分高校合并合作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高校合并,是指兩個以上的高校合并為一所高校。參與合并辦學的高校通都失去其原來的獨立地位,成為合并后成立的新大學或“大學系統(tǒng)”的一個分?;蛞粋€部分。明顯這里的“合作”不是“合并”,合并是合作的極端形式,是把兩個獨立的主體學校變?yōu)橐凰鶎W校。而合作最基本的一點是要求兩個學校在共同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保持主體的獨性。合作辦學當中,各合作方始終保持獨立的身份和地位。它們可能成為各校在自愿協(xié)商基上成立的某種合作事務管理機構(gòu)的成員校,相當于某種“獨聯(lián)體”的成員,但不會成為分?;蚱渲辛硪凰髮W的一部分。
母語對第二語言習得的阻礙及促進作用對我們克服母語干擾,減低母語負遷移,促進正遷移有重要的啟示。
第一,根據(jù)第二語言習得的理論,構(gòu)建理想的外語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造盡可能自然、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在真實、自然的環(huán)境中,有助于使學生的注意力從語言形式上轉(zhuǎn)移到信息溝通上。通過輸入大量可理解性語言材料,不僅需要習得者廣泛地接觸語言材料,而且還要直參與交際,使接觸到的語言材料通過說明、證實、修正、重新組織等交際手段變成可理解性語言材料。
第二,加大外語接觸量和練習量,這是克服母語干擾的有效途徑之一。要使學生獲更多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入以提高語言習得的效率,給學生提供使用英語交際的機會,包括教師課堂上用英語授課;教師與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學生之間用英語進行的交流;通過參加英語,觀看原版電影等形式促進語言習得。讓正確的外語用法占領(lǐng)大腦,通過大量的輸入使外語的用達到自動化,以抵抗已達自動化的母語,壓抑母語干擾。因此,泛讀和泛聽的作用不可低估。
第三,重視培養(yǎng)學習者外語思維能力,克服思維定勢對英語學習的影響。英語學習與思維有直接聯(lián)系,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又不可避免受漢語思維定勢的影響。因此,要充分認識中西方思維式的不同,培養(yǎng)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學習英語的時候要無條件地接受英語知識點,對英語識點的記憶盡量做到準確無誤,使用英語時盡量忘掉漢語,擺脫定勢的漢語思維方式對英語學的影響。
第四,過分改錯的方法不足取。幫助學生認識糾正語言錯誤是教學中常用的方法,但只能適可而止,不宜見錯就改。對成人學習者來說,學外語不象從頭學習一種新技能或新知,們已有過學習母語的體驗。母語在大腦中已經(jīng)根深蒂固,是我們跟本族語說話者交流的工,那有用的東西,是不可能也沒必要消滅的。過度改錯的最大害處是挫傷學習積極性,貶損自我形。第五,重視兩種語言言語方面的差異性。在言語方面講授兩種文化背景下的招呼語、禁忌語、辭別語的內(nèi)涵與語言功能,了解語體特征,排除母語言語對第二語言言語交際能力的負遷移,提高第二語言的交際能力。比如詞匯教學不僅讓學生掌握詞語的概念意義,還要求學生掌握匯的文化含義。詞匯的文化含義的差異性是語言學習者難以掌握的,教學中要對兩種語言詞所蘊涵的文化的異同點進行比較,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兩種語言使用過程中的異同。擴大語言“習得”和“學得”的“正遷移”,防止“負遷移”。
首先,根據(jù)自己和本校實際,進一步修改完善各項計劃,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各項工作,加強學生學習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和勤奮教育,信息技術(shù)教學可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有理論和操作的學習,鼓勵家庭好的學生購買電腦,在家中多練習,教師還要注意正確引導。其次,建議學校進一步加強教科研工作,在方法上多給予老師培訓和指導,多種形式進行教研切實提高教師的教研水平和教研質(zhì)量。第三, 建議學校對陽光體育活動和課外活動多強調(diào)以引起全體師生的進一步重視,采取相應激勵措施加強引導與落實,做到分工明確有專人負責,不等不靠。第四,建議進一步提高各處室的協(xié)調(diào)配合意識,提高各方面的辦事效率。
總之,在學習者的二語習得過程中,母語維是一種很常見的現(xiàn)象,它對二語學習者既有促進作用又有阻礙作用。在二語習得過程中,母是一種不可忽略的學習基礎,它能幫助學習者梳理所獲得的語言輸入,并使學習者習得二語的能不斷進步,但它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研究母語習得和第二語言習得是為了了解母語習和二語習得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從而更好地幫助外語的教與學。毋庸置疑,這些派出人員在國外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進修或合作科研之后回到學校,在各個崗位上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年青的教師,在國外的經(jīng)歷豐富了他們的本科教學內(nèi)容,并將國外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維應用到其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王初明.影響外語學習的兩大因素與外語教學[J].外語界,2001(4):8-12.
[2]劉潤清.第二語言習得模式(二)[J].外語教學資料通訊,1996(1):1-4.
[3]劉潤清.第二語言習得模式(一)[J].外語教學資料通訊,1995(4):1-4.
[4]何善芬.英漢音節(jié)結(jié)構(gòu)對比[J].外語研究,1997(2):48.
[5]喻云根.英漢比較語言學[M].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 1994.
[6]連淑能.漢英對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7]蘇留華.母語遷移對第二語言學習的影響[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4):44-52.
[8]李翠霞.第二語言習得中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及對策[J].繼續(xù)及教育研究,2008(2):116-119.
[1]哈爾濱工程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JG2013YB64
[2]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編號:HEUCF20151401
課題來源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