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慧杰何晶波梁姍姍施 梅王 菲孫 濤田秋野
高校附屬醫(yī)院內科醫(yī)生臨床技能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 杜慧杰①何晶波①梁姍姍②施 梅①王 菲③孫 濤③田秋野①
內科醫(yī)生評價 臨床技能評價體系 臨床技能評價指標
目的:建立內科醫(yī)生臨床技能考核評價標準,促進高校附屬醫(yī)院內科醫(yī)生臨床專業(yè)技能的不斷發(fā)展,為構建科學、系統的人才考核機制打下堅實基礎。方法:應用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構建高校附屬醫(yī)院內科醫(yī)生臨床技能評價指標體系。結果:構建了由臨床基礎技能、臨床操作技能、診斷思維和綜合能力所組成的內科醫(yī)生臨床技能評價指標體系,其中包括12個二級指標和41個考核內容,并將各指標的重要程度進行量化。結論:本研究構建的內科醫(yī)生臨床技能評價指標體系作為內科醫(yī)師專業(yè)能力評價的科學依據和標準,為高校附屬醫(yī)院在評價內科醫(yī)生專業(yè)能力方面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資料。
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No.23, Youzheng Street, Harbin, 150001, Heilongjiang Province, PRC
目前,高校附屬醫(yī)院在醫(yī)療服務水平和科研創(chuàng)新等方面取得明顯進步,但“重科研、輕臨床”的“厚此薄彼”現象非常嚴重[1]。臨床專業(yè)技能是臨床醫(yī)生應具備的專業(yè)技術能力和素質,是體現臨床醫(yī)生從事醫(yī)療臨床實踐的重要能力之一[2]。本文以內科醫(yī)生為研究依托,通過建立科學、系統的內科醫(yī)生臨床技能評價指標體系來完善高校附屬醫(yī)院的人才評聘制度,提高高校附屬醫(yī)院的核心競爭力。
1.1 資料來源
本研究將中國知網、Springer Link等中英文數據庫中關于臨床技能考核的文獻和黑龍江省內所有高校附屬醫(yī)院在2010年-2013年內科住院醫(yī)師臨床技能考核情況作為研究資料。
1.2 研究方法
應用德爾菲法對黑龍江省不同高校的人力資源部門及其附屬醫(yī)院的內科專家進行兩輪調查咨詢,其中學校10人、附屬醫(yī)院20人,最低工作年限為16年、最高30年。應用層次分析法對內科醫(yī)生臨床技能評價指標權重進行分析,從而建立內科醫(yī)生臨床技能考核評價指標體系。
2.1 建立內科醫(yī)生臨床技能考核原始評價指標
通過對國內外臨床技能相關理論研究,結合對黑龍江省高校附屬醫(yī)院臨床考核調研,本研究對所有臨床技能指標進行總結,形成內科醫(yī)生臨床技能考核原始評價指標體系,其中包括5個一級指標,分別為臨床基礎技能、臨床操作技能、診斷思維、職業(yè)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16個二級指標和43個考核內容。
2.2 德爾菲法確定考核評價指標
德爾菲法的準確應用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專家的積極性和權威程度[3]。本研究進行兩輪內科醫(yī)生臨床技能考核評價指標咨詢,問卷調查反饋率為100%。專家權威程度通過權威系數進行判斷。只有當時,專家對于指標的權威系數才是可接受權威信度。作為本研究中16個二級指標的平均值為0.79,說明專家具有較高權威程度,如表1所示。
2.3 專家評分信度檢驗
專家對于指標的評分信度是多名專家對于同一指標進行判斷的一致性程度。一致性系數越接近1,表示評分的一致性越高,系數滿足≥0.7時,評分就可滿足一致性要求。本研究一致性系數為0.78,說明專家對于指標評價的一致性很好,評分趨于一致,可以將兩輪篩選后的指標作為最終評價指標。
經過兩輪篩選,本研究建立了內科醫(yī)生臨床技能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其中包括4個一級指標,分別是臨床基礎技能、臨床操作技能、診斷思維和綜合能力;12個二級指標,其中臨床基礎技能中包括臨床問診、身體檢查和檢查分析等5個,臨床操作技能包括二級指標穿刺技術和常規(guī)操作,診斷思維包括診斷步驟和病例分析,綜合能力中包括職業(yè)素養(yǎng)、咨詢溝通和診療效率。各二級指標總共包含41個考核內容。
2.4 層次分析法確定各指標權重
2.4.1 構建指標評價層次。本研究將內科
臨床技能評價指標分為3個層次,分別是基礎層、準則層和要素層。由德爾菲法中的30位專家對相同層級中的指標在該層級中的重要程度進行賦值。賦值采用1~9標度量化方法,其中1表示兩個指標的重要程度相同;3表示指標A比指標B稍微重要,5表示明顯重要,7表示強烈重要,9表示極端重要。以基礎層中一級指標為例,臨床基礎技能與臨床操作技能的標度值為3,表示專家認為臨床基礎技能是評價一個內科醫(yī)生的臨床技能水平的重要指標,而這個指標要比臨床操作技能稍微重要,反之臨床操作技能與臨床基礎技能比較的重要程度為1/3。以基礎層為例,判斷矩陣如表2。
2.4.2 一致性檢驗。在對判斷矩陣中指標相對重要程度進行賦值時,極易出現矛盾的重要性判斷。所以為了保證指標重要程度的單排序一致性,需要對一致性比率CR進行計算,只有當CR<0.10時,指標單排序的一致性才滿足賦值要求。本研究中基礎層的判斷矩陣一致性比率為CR=0.0164<0.10,滿足一致性原則。
2.4.3 考核內容權重值。對內科醫(yī)生臨床技能的考核指標進行單排序后可得到考核內容層級中的各指標在評價指標中所占權重值的總排序。其中權重值最大的考核內容為影像檢查分析,權重值為0.1377,數值第二到第十的考核內容依次為:臟器功能測定(0.1145)、臨床路徑管理(0.0677)、病例檢查(0.0631)、圖譜檢查分析(0.0567)、藥品選擇(0.0514)、適應癥判斷(0.0371)、病癥判斷(0.0355)、用藥禁忌(0.0269)、實驗室檢查分析(0.0231)。其余31項考核內容指標權重與前十項數值相差較多,這里不再詳細介紹。
表1 專家權威程度
表2 基礎層指標判斷矩陣及單排序
本研究應用德爾菲法,由30名專家對臨床技能原始指標進行兩輪篩選和添加。第一輪專家咨詢后,將數據進行變異性分析,結果一級指標的變異系數波動范圍為24.21%~25.47%,變異系數小于25%說明專家意見趨于一致。專家普遍認為一級指標基本符合內科醫(yī)生臨床技能考核的主要方向,但對于職業(yè)素養(yǎng)指標是否可作為一級指標存在分歧。有專家指出在Mini-CEX中職業(yè)素養(yǎng)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尺度等級,應該予以重視。也有專家認為職業(yè)素養(yǎng)是每個醫(yī)師所必須具備的個人素質和道德修養(yǎng),屬于綜合能力范疇內的考核指標。經過多方探討和協調后,職業(yè)素養(yǎng)被作為綜合能力的二級指標。二級指標的變異系數為27.62%~28.31%,說明專家對于一些二級指標存在意見。臨床操作技能下的心肺復蘇和藥物注射被篩除,新增常規(guī)操作指標,更能突出內科醫(yī)生的專科技能。沒有進行修改的二級指標下的考核內容變異系數為0.00%~18.35%,專家意見比較統一,主要是對檢查分析的考核內容進行重新斟酌。原有的心電圖檢查、X線檢查不能完全體現內科醫(yī)生在影像檢查分析上的臨床能力,比如指標中沒有包含核磁共振成像檢查。針對這一問題,研究將指標修改為影像檢查分析和圖譜檢查分析。第二輪專家咨詢主要對第一輪修改后的二級指標和考核內容進行篩選分析,變異系數為2.00%~21.43%。其中,職業(yè)素養(yǎng)中的考核內容變動較大,主要是對內科醫(yī)生的綜合能力有了更高要求。
內科醫(yī)生為患者提供非手術治療方式,所以在對于治療疾病的基礎診斷和用藥治療就顯得特別重要。本研究中考核內容權重值最大的是影像檢查分析,權重值為0.1377。由此可見,對通過彩超、CT、核磁共振和數字減影等設備進行檢查的結果準確分析是內科醫(yī)生判斷病癥的基礎,這也是考核內科醫(yī)生臨床技能最為重要的指標。指標權重僅次于影像檢查分析的是臟器功能測定。內科多為慢性病,主要患病臟器會有一定病癥表現,所以對患病臟器和病灶的發(fā)病程度進行測定判斷是內科醫(yī)生確診疾病所具備的能力。在內科醫(yī)生的臨床技能考核中,還有許多指標的權重相對較小,但不能表示這些指標不夠重要。這些指標考核目的主要是針對日常非專業(yè)性的臨床工作,也是為患者提供高質量臨床服務的基礎。
[1] 王文娟,杜慧杰,田秋野,等.臨床技能考核納入衛(wèi)生系列職稱評聘的探討[J].中國醫(yī)院管理,201,32(11):40-41.
[2] 王珩,曹云霞,程儉平.臨床技能考核模式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醫(yī)院管理,2007,27(11):56-57.
[3] 張媛媛,張國艷,周慶環(huán),等.消化內科??婆R床技能強化培訓的實踐與研究[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1(7):60-61.
The research of the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physician clinical skills 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university
/ DU Huijie, HE Jingbo, LIANG Shanshan, SHI Mei, WANG Fei, SUN Tao, TIAN Qiuye// Chinese Hospitals. -2015,19(5):58-59
physician assessment, clinical skills assessment system, clinical skills assessment indictors
Objective:To establish an evaluation system on clinical skill for physician to improve physician’s clinical skill and building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human resources assessment mechanism in affiliated hospitals. Methods: Delphi method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were used to establish physician’s clinical skill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in affiliated hospitals. Results: physician’s clinical skill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was divided into basic clinical skill, clinical operation skill, diagnosis and general capacity which involve 12 secondary indictors and 41 tertiary indictors. All the indictors were weighted. Conclusions: The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can scientifically assess physician’s professional capacity and give real and reliable data of physician’s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data for affiliate hospital.
2014-11-05](責任編輯 王遠美)
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資助(12532221)
①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150001 哈爾濱市郵政街23號
②哈爾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50056 哈爾濱市道外區(qū)衛(wèi)星路30號
③哈爾濱醫(yī)科大學衛(wèi)生管理學院,150081 哈爾濱市南崗區(qū)學府路194號
施 梅: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人力資源部部長,研究員
E-mail:shimei27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