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妹
【關鍵詞】 英語教學;語感;培養(yǎng);朗讀背誦;閱
讀;聽說環(huán)境;課外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1—0061—01
語感就是人們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形成的對語言文字敏銳且豐富的感受領悟能力,具有一聽就清、一說就順、一寫就通、一讀就懂的功能。英語語感是人們對英語語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們對英語語言法則和語言組織方法的掌握和運用并經過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經驗和體會。下面筆者就對英語語感的培養(yǎng)談幾點認識。
一、引導學生朗讀背誦,培養(yǎng)語感
認知論認為朗讀過程的開始即是文章作者的情感、見解和意圖與讀者的經歷和有關知識的構成發(fā)生交流和作用的開始。讀者通過視覺將文字、圖畫反映到大腦中,喚起大腦對詞匯知識及所載信息的分類、篩選、吸收和同化,并補充完善原有圖式?,F(xiàn)代語言學理論也說明,大量的語言輸入為語言的輸出創(chuàng)造可能性,即積累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著名的語言學家朱光潛說過:“我覺得初學外語者與其花費大量時間去死記單詞,做那些支離破碎的語法練習,倒不如精選幾篇經得起仔細推敲的文章作品,把它們讀透背熟,真正消化為自己的營養(yǎng),這樣就會培養(yǎng)起敏銳的語感?!笨梢?,朗讀與背誦是培養(yǎng)語感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聽說能力的前提。只有讀得多,讀得好,才能體會到句子、文章中的精彩內容,并受到感染。
二、倡導學生廣泛閱讀,提高語感
語言學家Francoise Grellet認為,閱讀就是從短文中快速獲取信息的同時對其進行有效的提煉和概括。英語專家黃源深說:“大量閱讀對英語學習至關重要,如今學生的一個通病就是閱讀量太小,拘泥于課文的精耕細作,產生不了語感。”可見閱讀不應只是為了語法、詞匯,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獲取新的知識,提高認知水平、增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通過閱讀,學習者也可得到必要的語言輸入,從而擴大輸出詞匯量,增強語感,提高語言水平。因此,多閱讀是增加接觸外語語言材料、接受信息、活躍思維、增長智力的一種途徑,同時也是培養(yǎng)我們思維能力、提高理解力、增強語感的好方法。
為了使學生有盡可能多的機會使學過的東西再現(xiàn)并形成語感,最簡便易行且便于控制的莫過于閱讀了。書中的故事情節(jié)和新奇的事物似乎有一種神奇的力量牽引著他們前進。在閱讀中書為他們提供了思想、情緒和感覺的語言環(huán)境,此時他們使用思維的內部語言是英語而不是漢語。
三、創(chuàng)設聽說環(huán)境,增強語感
培養(yǎng)語感離不開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環(huán)境。在我國學生缺少自然的英語環(huán)境,所以,要想增強語感.就需要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設英語聽說環(huán)境,使學生在課堂上沉浸在英語聽說的環(huán)境中。在教學中,英語教師要盡量使用英語。對于低年級學生,可以適當用漢語解釋,最好能用肢體語言配合,通過多次重復讓學生領會教師的意思,在講課的過程中不要急于告訴學生漢語。在課上還可以通過英語課前演講、復述課文、背誦課文、課堂討論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開口說英語的習慣,提高口語能力。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多方面、多角度地折射語言的內涵。引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感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情境的創(chuàng)設須注意要新穎生動、形象、富有啟發(fā)性,要結合學生實際和教材內容特點,來激發(fā)其交流信息的愿望和興趣。
四、重視寫作訓練,發(fā)展語感
多讀和多聽有助于語感的產生,這種產生常常是潛意識的,而多寫有助于語感的表現(xiàn)和成熟,由潛意識進入意識,由內在潛能轉化為外在行動,使語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因此,要學好英語,培養(yǎng)英語語感,就要多寫英語。寫作的好處就是對讀、聽、說的最好反饋。英語語感的成熟就是形成英語思維能力,而寫作訓練對于英語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有極大好處。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要求同學們寫日記。只要堅持下去,日積月累,就會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與能力。
語感是語言能力綜合素質的反映。一旦語感培養(yǎng)起來,單詞、短語,句型、語法都會在學生的大腦中處于一種潛意識的狀態(tài),當他們說英語的時候,就能脫口而出。雖然語感能力是英語學習者跨越語言的障礙,但只要教師注意訓練,就一定能夠讓語感成為我們學習英語的有利助手。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