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華
摘要:本文分享了兩個方面的家園共育經(jīng)驗。一是通過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家長的共同成長。二是通過提供多元化參與方式,讓每位家長都成為幼兒園的資源體。前者主要在家長會和環(huán)境布置上做文章,家長會從內容、形式到時間安排都充分考慮和尊重家長的真正需要,環(huán)境布置主要突出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宣傳。后者主要體現(xiàn)家長委員會在幼教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時也注重通過問卷、家訪、面談、開班會等多種渠道面向其他家長獲得幼兒成長過程中的第一手資料,然后有的放矢、因人而異地提供相應的參與內容和方式。
關鍵詞:家園 攜手 同步 成長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币虼耍覀円约议L的共同成長、家長教育資源的挖掘和運用為我園家長工作的主要目標,積極地為家長提供獲取教育信息的方法,提供廣泛的參與教育活動的機會和渠道,使家長能在幼兒園管理、教學活動、資源信息交流等方面成為真正的合作者,在主動參與中一起成長。
一、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家長的共同成長
家長是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和教育資源,他們的兒童觀、教育觀將直接影響他們對幼兒園教育工作的支持與配合,影響幼兒園教育目標和教育理念的達成,進而影響到幼兒園教育改革的進程。因此,我園非常重視在育兒觀方面給予家長多方面的培訓和引導,并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幫助家長同幼兒、教師一起成長。
1.我們在“家長會”上做文章。從內容、形式到時間安排都充分考慮和尊重家長的真正需要。
內容上:我們通過交談、問卷、發(fā)動家委成員協(xié)助等方式收集來自家長的困惑、難題,再確定安排講座的內容和探討話題;而對于特殊階段的幼兒家長的特別需要我們也給予特別的關注。如:對新生家長,我們圍繞基本的兒童觀、教育觀和幼兒社會適應性問題進行培訓講座;在大班后期我們?yōu)榧议L提供幼小銜接、幼兒入學前的生理、心理特點及其準備等方面的咨詢講座等。
形式上:我們一改以往我講你聽的做法,而是采用了參與、互動的方式,事先讓家長對會議內容、程序、議題有所了解有所準備,會議進展過程中,教師通過拋引話題、列舉實例、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游戲等,引發(fā)家長談出自己的看法,而教師則及時在大字報上簡要記錄家長的觀點、思路或爭論的話題,促使大家進一步地對比、思考和討論,這樣,在熱烈的探討中,問題解決了,共識達成了,每位家長都在積極參與中暢談、傾聽,在交流互動中解決了困惑、難題;有時,我們也會根據(jù)主題需要或家長的特殊情況,組織家長開展小組活動。如小一班開展“我是好寶寶”主題活動時,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大方交往和禮貌待客,教師和家長經(jīng)過商量,把班級分成幾個家庭交往小組,每組選一個家長任組長,負責組織小組交往實踐活動,教師則作為嘉賓受邀參加各組活動。有時,教師經(jīng)過了解,發(fā)現(xiàn)某些家長在育兒或教養(yǎng)方面存在共性問題,就及時組織這些家長進行小組討論,或邀請在這方面有成功經(jīng)驗的家長做介紹,使家長的難題及時得到解決。
時間安排上:我們以不給家長額外負擔為前提,盡量安排在下班后或休息日。這一系列做法,使我們的家長會出席率高、氣氛熱烈、家長收獲大、效果好。
2.我們在“環(huán)境布置”上做文章。把一些蘊涵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名言短句制成牌匾懸掛在家長出入必經(jīng)的幼兒園走廊墻壁上,或收集一些有活動寫真放成大幅相片、配上相應的格言,制成醒目的宣傳版底吸引家長的目光,或定期在宣傳欄上展示各種信息、理念,家長每天接送孩子時總會不知不覺地有這樣的字眼跳入眼中印入腦海:“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你會發(fā)現(xiàn)另一個世界”“孩子需要大人的賞識,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快樂人生”三句話:太好了!我能行!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助你!“等。漸漸地,家長就會注意到自身的行為,把平等、尊重和賞識落在每一天當中。
二、提供多元化參與方式,讓每位家長都成為我們的資源體
“家長是可信賴可合作的教育伙伴”。這是我們開展家長工作的指導理念。因此,我們除了成立園家委會、班級家委會以外,還把全園家長發(fā)動起來,成立各種名義的家長活動小組。靈活地根據(jù)具體需要邀請不同的家長參與到園各項工作的管理與監(jiān)督和班級經(jīng)營當中。
例如,為了發(fā)揮家委會的重要作用,每學期初的工作計劃我們都充分聽取家委會成員的意見和建議后才定稿。我們還根據(jù)工作的需要和家長的興趣和特長,讓這些家委會成員通過自選分成若干工作小組:有的負責幼兒園大型活動的策劃;有的負責“家長學?!睂W習內容的信息收集;有的幫助幼兒園制定“向家長承諾”條款;有的參與商討教師工作評價指標等。各小組的具體討論時間、地點和方式則由家長自定,幼兒園只協(xié)助其做好通訊錄,然后在預定時間召集各組進行交流匯總。
對于其他家長,我們更注重通過多種渠道方式的調查、了解(如問卷、家訪、面談、開班會等)來獲得各方面情況和第一手資料,然后有的放矢、因人而異地提供相應的參與內容和方式,如助教義工、資訊收集、獲得籌備等,這樣,家長就可以輕松、自信而饒有興趣地根據(jù)自己的能力、時間來選擇參加活動的內容。此外,每一次主題活動的開展,教師都積極主動地把家長納入活動中。
比如,當班級確定了要開展的主題后,教師便及時組織家長召開前期家長會。向家長介紹主題的由來、幼兒的興趣點及主題當中所蘊涵的活動價值,讓家長在了解活動意圖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到前期準備中?;顒舆^程中,家長的興奮與熱情簡直不亞于幼兒:融入幼兒的活動中,他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看著幼兒展示自己在主題當中的進步和收獲,家長的歡喜溢于言表??梢哉f,整個主題活動的開展,家長給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使我們的活動得以順利進行,而在這參與的過程當中,他們雖然付出了自己的時間、知識和精力,但也收獲著作為幼兒園一份子——教育伙伴才能真正感受到歸屬感、責任感和成就感。
看著和我們一起成長起來的家長,我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欣喜與快樂:家長自愿被更加充分地發(fā)掘和運用,家園之間的合作更加密切和協(xié)調,家長已真正成為幼兒園工作的堅強后盾,家長已成為教師工作的合作伙伴,正有力地推進著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向前發(fā)展。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