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廷棟+高光珍+賈天俊
摘 要 分析引起焦慮情緒的社會、家庭和個體因素,并針對大學生焦慮情緒的起因和表現(xiàn),提出四種調節(jié)焦慮情緒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 高等教育;質量評價;焦慮情緒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20-0118-02
Moderate Anxiety: Psychological Indicators of Quality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CAI Tingdong, GAO Guangzhen, JIA Tianjun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ree factors which lead to university students anxiety, the society, the family as well as students own disposition and provides four education strategies by analyzing the reasons and status of anxiety at last.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anxiety
1 前言
高等教育所培養(yǎng)的人才質量能否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主要取決于高等教育培養(yǎng)的畢業(yè)生質量[1]。高等教育的質量標準包括專業(yè)素質和教育素質。心理是否健康是衡量畢業(yè)生質量的重要指標,在學生眾多的心理健康問題中,學生的焦慮情緒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因素。近年來,隨著競爭加劇,壓力加大,大學生的過度焦慮成為一個普遍的心理健康問題,如何讓學生保持適度焦慮越來越引起廣泛的關注。已有研究表明[2-4],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而長期壓力過大會使學生出現(xiàn)認知偏差、焦慮等問題,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習效果。因此,探討引起大學生心理焦慮的原因和提出相應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2 焦慮情緒的表現(xiàn)
就業(yè)焦慮 近年來就業(yè)形勢愈加嚴峻,大學生在就業(yè)過程中會有焦慮情緒。一些畢業(yè)生擔心找不到工作,工作不適合自己的專長,自己不能勝任工作,情緒上表現(xiàn)出緊張感和擔心,伴隨著一定的生理反應,胸口發(fā)悶,注意力不集中,寢食難安。一些畢業(yè)生會頻繁翻看就業(yè)信息、一聽到有招聘會就輾轉反側、不能入眠,天天去招聘網(wǎng)站上發(fā)布信息;面試前夜失眠,面試不上就萎靡不振,怨天尤人,批評教育、就業(yè)制度不公平。
社交焦慮 Butler(1989)指出社交焦慮者經常體驗到對別人負性評價的害怕,這種現(xiàn)象是社交焦慮障礙最基本的認知現(xiàn)象。大學生社交焦慮表現(xiàn)在生活的多個方面,不善于與同學交流,更不敢與老師交談,交談時不會引出話題,班上發(fā)言會緊張、心跳加快、忘詞,逃避參加集體活動;對于談話者發(fā)出的看時間、東張西望、打哈欠等信號,歸結為自己缺乏吸引力。
考試焦慮 有高考試焦慮水平的學生更多專注于對自我的貶低,認為不論付出多大努力,自己的成功仍然是偶然的,將考試情境更多地看作威脅而不是挑戰(zhàn)。具體表現(xiàn)為考前猛借復習資料,但復習起來卻抓不住重點,學習效率不高,考前會失眠、焦慮;考試時大腦一片空白,出汗,心慌,做題時不能認真審題,失誤增多。
3 引起學生焦慮情緒的原因
社會原因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標準的要求,大學生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增加了對英語、計算機等內容的學習難度,不少學生無法適應這種高強度的學習,出現(xiàn)焦慮、不安情緒。對于就業(yè),很多學生也存在焦慮:一是他們看到社會上靠關系找工作的現(xiàn)象,擔心自己能否找到滿意工作;二是很多單位用人要求苛刻,要求有工作經驗,傾向于要男生。學生在市場這個指揮棒下積累能體現(xiàn)自身價值的各種砝碼,即便手中握有大堆證書仍感前途迷茫,導致焦慮不安,壓力變大。
家庭原因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讓很多家長寄期望于孩子,希望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將來有一個好工作,并不斷督促孩子向更高的學歷邁進。在心理方面,父母的期望越高,學生就越擔心不能實現(xiàn)父母的期望,從而加重心理負擔;在經濟方面,高校實行收費制度以后,學費、生活費成為貧困家庭學生的經濟負擔,考證又會導致經濟負擔的加重,有些學生為緩解經濟壓力出去打工,卻占用了學習時間。面對家庭對自己付出的巨大經濟代價和強烈的期望,學生會產生緊張、憂慮、恐懼等情緒,陷入痛苦焦慮之中。
自身原因 許多大學生對以自學為主的學習方式不能適應,導致無法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學習不得法,成績不理想,對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前途擔心,陷入焦慮狀態(tài)。還有的學生由于戀愛方面的困擾感到焦慮。愛情過程中的快樂與痛苦、癡迷與疑惑等情感反應,強烈地震撼著年輕人的心。處理得好,對學習和生活都有促進作用;處理不好,帶來的是焦慮和痛苦。
4 緩解學生心理焦慮的教育策略
進行心理教育,學會自我調節(jié) 面對工作和學習的雙重壓力,學生出現(xiàn)厭學、倦怠、焦慮等現(xiàn)象,引發(fā)學習障礙與心理障礙。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心理教育,讓學生學會自我調適,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未來的挑戰(zhàn)。首先讓學生提高自信心,借助心理暗示“我能行”,培養(yǎng)積極的情緒并從現(xiàn)實出發(fā)規(guī)劃自己的生活;其次,當學生面對問題時,也要讓他們首先明確問題的原因,然后對問題進行理解與評估,生活有目標并能自控,能有效處理問題,保持一種比較適當?shù)男膽B(tài)。
進行歸因訓練,提高自我效能 高焦慮的學生將失敗歸因于缺乏能力等穩(wěn)定的、內部的原因,這降低了他們對成功的期望。相反,低焦慮的學生則將成敗歸因于缺乏努力或學習策略不當?shù)炔环€(wěn)定因素,這有助于維持他們對成功的期望。教師通過一定的途徑對學生進行歸因訓練,讓學生對成敗做出積極歸因,可以有效地矯正學生的焦慮情緒。教師首先確定學生的歸因風格,然后通過口頭評價、指導和暗示、言語反饋等方法對學生進行歸因訓練。具體方法:1)引導學生對考試成績進行積極歸因,將成功歸因于內部的、穩(wěn)定的、可控的因素;2)創(chuàng)建多維度課堂,根據(jù)學生的水平布置不同的作業(yè),讓學生體驗到成功和失?。?)運用正確的反饋方式,建立以掌握為基礎的評價系統(tǒng),增加低成就學生成功的期待。
進行策略訓練,提高學習能力 產生焦慮心理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習成績不理想,而學習成績不理想多數(shù)源于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對于學習策略水平低、學習方法不當?shù)膶W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事倍功半,無法取得好成績,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學習策略水平高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事半功倍,常常會體驗到學習中的成功,提高自我效能感,不易產生焦慮情緒。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以達到提高學習方法上的自主性、提高學習效率、降低學習焦慮的目標。
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提高價值意識 很多學生畢業(yè)后會走向社會,面對嚴峻的就業(yè)形勢和用人單位要求的提高,一些學生往往對自己的大學生活和以后的人生很迷茫,對學習的內容是否有用產生質疑,導致在學習、生活中產生焦慮情緒,壓力增大。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指導大學生樹立恰當?shù)娜松繕瞬⒅朴唽嵤┯媱?。結合自身能力、職業(yè)興趣,樹立合理的職業(yè)理想;制訂詳細的實施計劃,明確自己每個階段應該做什么。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明確學習目標,提高學習積極性,隨著價值意識的提高,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中的焦慮情緒就會減弱,學習壓力降低,就能學會從容面對困難,對未來充滿信心。
參考文獻
[1]段雄春,楊用華,曾憲群.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構建研究[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0(1):38-40.
[2]申小瑩,劉曉瑞,董雪.西安某高校大學生焦慮狀況的調查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14(3):311-312.
[3]逯明智,高婉娜.高校大學生個性心理與焦慮情緒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06,28(6):34-36.
[4]朱旗,朱龔萍.大學生焦慮心理的多維透視[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4):392-3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