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順
【摘要】 ?“教學智慧是教師在特定的教學實踐情境中最優(yōu)化地完成教學任務的應變能力,伴隨有復雜的認知加工、理性推理與反思?!备咧姓Z文教學中處處充滿著智慧,導入時可以充分營造氛圍,開啟學生智慧;教學中可以通過互動對話、碰撞智慧,引導閱讀感悟、發(fā)展智慧,倡導主動探究,生成智慧;結束時可以激活思維,點燃學生智慧。
【關鍵詞】 ?高中 語文教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5)08-052-01
0
“教學智慧是教師在特定的教學實踐情境中最優(yōu)化地完成教學任務的應變能力,伴隨有復雜的認知加工、理性推理與反思?!备咧姓Z文教學中處處充滿著智慧,導入時可以充分營造氛圍,開啟學生智慧;教學中可以通過互動對話、碰撞智慧,引導閱讀感悟、發(fā)展智慧,倡導主動探究,生成智慧;結束時可以激活思維,點燃學生智慧。
一、優(yōu)化課堂設計,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
進入高中以后,學生所接觸到的知識與以往知識具有明顯的差異性?;诟咧袑W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征以及學習需要,學生有了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完成了啟蒙階段的學習。高中語文知識具有一定的人文性、生活性、復雜性以及綜合性,高中生身心發(fā)展也日漸成熟,具備了一定程度的知識文化積累。因此,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yǎng)他們思考問題的深度及廣度,讓他們增強探究的意識及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探究語文知識,是高中語文教學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老師可在課堂設計上下功夫,根據(jù)每個單元、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并結合學生學習實際,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工作。要站在學生角度,拓展教學思路,合理設置問題,注重對課堂的總體把握,做好新知舊知的有效銜接,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幫助他們理解知識;此外,還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中的重、難點,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知識點。
二、豐富課堂形式,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
新課改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強化,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而學習的真正主體是學生。有時,在課堂教學中,由于對學生主體性認識不夠,學生學習的熱情不高。新課改提倡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而發(fā)揮其主體性。當老師關注學生時,學生心里就會暗下決心,激勵自己一定要好好表現(xiàn),進而形成融洽的課堂氛圍。這也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要求語文課堂形式應豐富多彩、貼近生活。比如,在課堂上可采用演講、話劇、辯論等形式,進一步豐富課堂形式,提高學生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思維,將學習與興趣有機地融為一體,讓學生在參與活動時,自然而然地掌握語文知識。這也有助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積累、拓展與沉淀。
三、引導合作探究,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以往的高中語文課堂常常只注重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學習過程。新課改的重要理念之一便是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視,其中,合作探究模式的引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自主探究知識,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團隊協(xié)作意識。教師首先要做好小組的分組工作,注重學生間的差異性,將好、中、差生合理組合,同時還要考慮學生的性格、感情等因素。教師可進行指導,鼓勵他們認真去探究知識,鼓勵他們堅持自己的觀念,與人辯論,但也要虛心接受他人的正確意見。同時,在實施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必須及時察覺學生學習中各自存在的優(yōu)缺點,使指導更加具有針對性。
四、滲透人文精神,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新《課標》中特別強調(diào)了高中語文教學工作的人文性,也就是語文教學應體現(xiàn)生活美、生命美。這不僅能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還能豐富他們的情感思維,從而能讓他們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人生、深入思考,這也正是語文課的根本目的?;谶@一點,語文教師應以新課改為契機,重新認真研究語文教材,尤其要有效利用那些富有情感和哲理的經(jīng)典文章。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能反映出人性的真、善、美,因此,教師應加強對這些素材的運用,將情感教育滲透到日常教學中,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智慧。
五、注重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是為了不教”,如何真正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提升智慧,是課堂教學的真正目的所在。在作業(yè)的設計上,要充分注意到內(nèi)容的延展,注重知識的遷移運用和感悟。當前社會已經(jīng)進入信息時代,網(wǎng)絡技術的普及讓學生開始密切接觸網(wǎng)絡。而教師應該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與特征,在作業(yè)的布置方式上與時俱進,盡可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又不失教育本質,進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而學生最終是要進入社會的。為此,教師應該讓學生在網(wǎng)絡中尋找與學習有關的知識,滿足自身的需要,這樣不僅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總之,教師要在教學全過程中關注學生情感、心靈,讓學生得到主動自覺的發(fā)展,讓學生生命充滿生機與活力,最終實現(xiàn)生命提質、智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