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就朗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展開專門論述。
一、重視朗讀,從興趣開始
很多老師認為只要學生掌握具體知識就已經(jīng)足夠了,出于對課堂教學的考慮,很少的老師要求學生進行反復(fù)的朗讀,這種觀念就是不正確的。要想學生重視朗讀,老師是領(lǐng)頭者,要逐步引導學生。我們可通過進行朗讀比賽,實行有獎制,并且頒發(fā)獎狀。同時作為教師,我們在教學時應(yīng)該多次主動進行朗讀的示范激勵學生的朗讀興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進行了二次學習,對于我們自己也是充電。比如初中課文里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郁的日子里須要鎮(zhèn)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心永遠向往著未來;現(xiàn)在卻常是憂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會將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念。多么美麗的詩,詩人以一種規(guī)勸的態(tài)度告訴世人,生活不可能時時如意,你要相信黑暗霧霾都會過去,你眺望雨幕沒準它的背后就藏著明媚的陽光,你要相信”。這是一首富有外國主義浪漫色彩的小詩,要注意停頓,要注重體會,語氣要親密和婉。學習不僅僅是停留在字面上的學習,更要理解其中的深意,作者表達的意境需要通過朗讀來層層代入。
二、培養(yǎng)好的學習朗讀方法
任何事情的掌握都是從好的學習方法開始。1、作為老師也要學習領(lǐng)悟所朗讀的內(nèi)容,領(lǐng)會其深意。富有感情地朗讀出來,感染他們,打動他們。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感情,多次示范讓學生領(lǐng)會要點。2、給學生機會,鼓勵他們讀出來,讓更多人參與進來,讓學生讀,大家都來糾正指導。讓他們開始想讀,敢讀,課堂氣氛自然而然就活躍起來。一篇毫無生命力,冷冰冰的文字,在大家的富有感情的聲音之下就這么完美呈現(xiàn)出來,富有新意。3、朗讀、閱讀水平參差不齊,讓他們自覺自愿結(jié)成小組進行閱讀,互相幫助,互相指導,互相指正,大家共同進步。在一個小小的朗讀之下也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4、開展各類比賽,同學之間展開比賽,層層選拔,自然之下少不了自覺自愿練習,不知不覺激發(fā)他們的潛能,在他們的小小人生中留下好的一筆。5、如果時間允許可開展興趣學習班,課余進行更多的指導,在有富余時間的前提下進行。
三、注重過程學習
進入初中是一個過程的開始,在小學課程中學生只是進行了一個很基本的朗讀,閱讀學習,所以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是很有限的,老師應(yīng)該有一個了解,要充分理解他們,不能急于求成。應(yīng)從最基本的普通話開始,發(fā)音的正確性,然后停頓、連貫,到最后富有感情,富有深意的朗讀,一步步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推動他們的每一次進步,每一次飛躍。在這個過程上,他們的大量訓練和揣摩,興趣會大大增加。課程收到了良好效果,課堂氛圍也充滿歡樂和活力。通過朗讀這件事情告訴他們一個道理,做事從最基礎(chǔ)開始,任何事都是從量變到質(zhì)變,要享受這個歡樂而又艱辛的過程。
四、把朗讀融入各個領(lǐng)域,多方位相結(jié)合
在朗讀知識有了進一步提高之后,就不再僅僅做朗讀的基礎(chǔ)教學了。可以開始加大閱讀量,朗讀中長篇文章。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著眼于課本知識,這是一個課外的閱讀量,在完成閱讀后把優(yōu)美或者生僻詞句進行摘寫,并進行再次學習。不僅有了朗讀,也有了詞語的積累量,這給寫作打下了好的基礎(chǔ)。另外一方面是把朗讀與寫作進行完美的糅合,比如我們學習了朱自清的《父親》,通過朗讀理解學習,對文章有了很深的感悟以后,根據(jù)自己的感受,然后以父親為題材寫一篇關(guān)于自己的父親。相信在這種氛圍下學生能寫得出一篇好文章。同樣的,當學生學習了新的題材。要求學生寫出一篇小詩,進行不同的嘗試,為以后的大篇幅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有了朗讀,有了更深對文章的理解。背誦就不會是太大的難題,知識活起來了,不再是生搬硬套。
五、把握朗讀的度
朗讀教學也只是教學手段之一,不能只是把它作為唯一的學習方法,各種學習方法也要綜合進行運用,不驕不躁,不卑不亢。朗讀也是微妙的,它極具感情,富有激情,在不知不覺中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開展活動中師生之間也有了更多的交流。
朗讀教學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教學手段,它普遍卻又被很多人忽視。教師是這項教學的帶頭人、執(zhí)行者,要做好這方面的教學準備。它富有樂趣,也具有挑戰(zhàn),能提高普通話水平,讓人理解文字魅力,陶冶情操,增加閱讀量和閱讀速度,理解文字深意,學習了解各種文化。朗讀還能夠活躍很多學生的大腦,讓語文課堂豐富有趣。
謝立敏,教師,現(xiàn)居江西贛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