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娟
摘 要:農(nóng)村教育資源有限造成城鄉(xiāng)之間存在著教育差異,而學習效率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高效地學習成為農(nóng)村教師面臨的一個問題。教師要合理地利用身邊的資源,然后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生高效地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農(nóng)村高年級;高效學習
學習成績的好壞取決于學習效率的高低,要想帶動學生成績的提高就要提高學生的效率,只有高效學習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成績。農(nóng)村和城市在教學設備和師資力量上都存在著差異,所以農(nóng)村的教學水平比較落后,要想提高農(nóng)村教學水平就要利用好資源、改善教育模式,讓學生主動學習、高效學習。語文是學生必須學習的一個科目,所以教師要將語文分成一個一個的模塊,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帶領學生學習。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路上的明燈和方向,只有學生對學習感興趣,他們才會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語文是一門文科性的學科,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學生耐心地學習、慢慢地品味語言中的情感,在不斷的積累中培養(yǎng)能力,所以興趣對語文學習至關重要。如果學生對語文不感興趣,那他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會覺得很無聊、枯燥,這樣就會導致學生不喜歡語文,在語文學習中不能培養(yǎng)任何能力,達不到高效學習的目標。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抓住學生的心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農(nóng)村小學生肯定對外邊的美好事物很期待,所以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讀一些描述美景或是稀奇事物的文章,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又可以讓學生明白通過語文學習他們可以了解更多的東西,就很容易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教師也可以告訴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學生一旦認識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會帶著興趣去學習語文,有助于學生高效學習。
二、鼓勵學生閱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閱讀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途徑,通過閱讀學生會了解、認識事物,還可以通過閱讀感悟人生、凈化自己的心靈,所以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也是重要的一項。由于農(nóng)村的資源有限,教師可以在教室設置讀書角,讓每一位學生都拿出自己喜歡的書或是自己擁有的書,大家一起分享、一起閱讀,這樣不僅解決了農(nóng)村書籍匱乏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書籍。教師可以要求每一位學生都準備一個本子,用來記閱讀過程中的好詞、好句或是閱讀之后的感悟,這樣會加深學生對閱讀所得知識的印象,讓學生在閱讀中真正學到有用的東西。同時教師還可以開展談論會,讓學生一起交流閱讀方法和閱讀感悟,在學生互相交流的過程中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學生互相交流閱讀感想也是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一種鍛煉和考驗,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這樣的閱讀方式是學生之間一起分享、一起學習,這樣會讓學生覺得學習是輕松的,學生會在快樂中就學會了閱讀,學會了語文知識,在這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生很容易就會做到全身心投入地高效學習。同時,在學生閱讀和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指導工作,有時教師的一句指點就幫學生少走了很多彎路,會幫學生找到自信更好地學習。
三、多寫多練,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
任何能力的培養(yǎng)都離不開大量的練習,學生的寫作能力也一樣,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寫作訓練。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積累好詞好句,在閱讀中學會寫作技巧和寫作能力;另一方面教師要合理利用身邊的資源,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春游或是其他的課外活動,讓學生走進大自然,在自然中發(fā)現(xiàn)寫作靈感和寫作素材。學生在進行寫作訓練的時候一定要由難到易地進行,先讓學生接觸容易寫的、字數(shù)少的命題,然后逐漸增加難度和字數(shù),這樣學生可以在簡單中找到自信,并帶著自信繼續(xù)努力。教師在設置練習題的時候也要善于總結(jié),總結(jié)小學學習中作文都有哪幾種題型?每一種題型學生該從哪里入手?如何應對?這樣學生才能全面、詳細地掌握好寫作技巧。還要鼓勵學生寫日記或是隨筆,使學生養(yǎng)成寫作的習慣,學生養(yǎng)成寫作習慣后就可以在寫作的時候得心應手。作為教師,一定要對學生每次的寫作都做好批改,每一次批改也是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教師指出學生的錯誤和不足,學生就可以針對性地改正和提高;學生將自己的錯誤呈現(xiàn)在作文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錯誤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幫助學生以后高效地學習和進步。
四、多和學生交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對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有著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小學生。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所以做事很容易不理智,在他們心里喜歡一個教師就會喜歡這一門科,討厭一個教師就會討厭這門科。如果學生喜歡這個教師那么學生就會尊重這個教師,聽從教師的指揮,在課堂上配合教師的講課。反之,學生會覺得教師的課很無聊,在課堂上不專心聽課,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多和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心理,和學生做朋友。例如,在課下的時候教師可以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游戲中,小學生好玩好動,和小學生一起玩會讓學生覺得這個教師很親切,很容易就喜歡上這個教師。同時教師也要多關心學生的變化,多和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生活,也可以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上的疑問,只要教師關心學生,把學生當成朋友,就一定可以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高效學習。
在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高效地學習一直都是教師的目標,教師要結(jié)合教育環(huán)境把教學和生活結(jié)合在一起,引導學生高效地學習。農(nóng)村雖然設施落后,只要教師重視語文教學,并結(jié)合實際情況設置教學方案就一定可以克服困難,給學生一個高效、輕松的課堂。
參考文獻:
[1]余德芬.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2(02).
[2]張雷.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高效性[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6).
[3]黃有德.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