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麗娟
由于歷史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學生的學業(yè)負擔重,而且重理輕文已成為普遍現(xiàn)象。因此,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和新課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如何充分利用好課堂40分鐘,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成為每位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那么就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打造高效課堂談談我的體會:
一、重新整合教學內容
新課改前,高中歷史是按通史體系編排,通過時間的先后順序來了解古今中外的歷史。課改后,通過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三個模塊來編排。通過古代、近代、現(xiàn)代的世界與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歷程來了解歷史,學生只有將三個模塊學習后才能將歷史知識全面聯(lián)系起來,融會貫通形成知識體系。但在高中實際教學中,尤其是剛升入高中的高一學生很難適應,普遍反映歷史內容雜亂,有些史實介紹不完整,重難點難以把握,并且與初中的歷史內容相脫節(jié),很難形成體系。而在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學到的不單單是重大的歷史事件,歷史現(xiàn)象,更需要學生把握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方向、本質與規(guī)律,從而形成歷史學科的知識體系。從歷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進而關注中華民族以及全人類的歷史命運。這就需要教師對歷史知識優(yōu)化組合,使之系統(tǒng)化、整體化,以便學生更好的把握。
教學內容的整合一般可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邏輯關系重組。模塊史的每一個單元都圍繞一個基本主題,而每一課則是這一單元主題之下的分支主題,所以每一堂課都有一個涵蓋面較廣的教學主題。如必修三第三單元第14課《理性之光》,我確定這樣的教學主題“啟蒙運動發(fā)生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思想主張以及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把整課內容串聯(lián)起來。在抓住歷史基本主題的基礎之上,按照歷史知識固有的內在聯(lián)系,要用這個主題把每單元的教學內容串聯(lián)起來。還是《理性之光》這一課,在把握其主題過后,還要把這一課放在整個單元(西方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學理性時代)中,本單元的主線是人文精神的發(fā)展(從重視人的地位與價值到重視人的思考與判斷)。而啟蒙運動具有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前承希臘先哲的人文精神起源、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人文精神發(fā)展,后啟近代科學技術革命。這樣就使學生對本單元的內容有了系統(tǒng)的認識,同時加深對啟蒙運動的理解及其地位、作用的認識。節(jié)省時間,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二、根據(jù)新課標,制定準確的教學目標,有效的教學設計
在完整、準確的優(yōu)化教學內容基礎上,根據(jù)新課標,制定準確的教學目標,有效的教學設計尤為關鍵。在今天高考的指揮棒下,歷史課堂教學除了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史實,更要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歷史的思維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健全的人格等。這就要準確定位歷史教學的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維度的目標立足于讓學生學會歷史的基本史實,培養(yǎng)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斑^程和方法”維度的目標立足于讓學生認識歷史學習的一般過程,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扒楦?、態(tài)度與價值觀”維度的目標通過思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個性的健康發(fā)展。三者彼此滲透,融合,缺一不可。在準確定位教學目標之后,要進行詳細的學情分析,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應著重設計新課導入、突破重難點的方法以及合適的教學方式,并在課堂上得到有效的落實,使學生徹底內化所學知識,形成技能與方法,也就實現(xiàn)了有效的歷史教學。
三、運用史料培養(yǎng)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歷史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都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閱讀、理解和歸納,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那么,史料教學就是非常好的途徑。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在教學中循序漸近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我經常適當?shù)匮a充一些史料。通過學生的閱讀、分析,理解課本中的結論或得出自己的觀點,這樣,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歸納能力,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史料對歷史問題進行自主學習探究,領悟學習方法,“史論結合,論從史出”,從而形成歷史知識結構,培養(yǎng)思維能力。比如在講到必修一第9課《北美大陸上的新體制》時,我引用了總統(tǒng)喬治·布什國慶日演說(2004年7月4日)“人類千萬年的歷史,最為珍貴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師們的經典著作,不是政客們天花亂墜的演講,而是實現(xiàn)了對統(tǒng)治者的馴服,實現(xiàn)了把他們關在籠子里的夢想。……我現(xiàn)在就是站在籠子里向你們講話。”同時提出探究問題:“喬治·布什為什么認為自己站在籠子里向你們講話”,學生非常感興趣,通過學生的討論探究,更好的理解了美國總統(tǒng)共和制的分權制衡的特點。所以,在教學中選擇合適、生動的史料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