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梅
當前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
烈,同時對于情感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學會關(guān)愛、懂得理解并能夠在情感上支持他人,成為人際溝通和交往的重要部分?,F(xiàn)在的幼兒,都是父母爺爺奶奶的掌上明珠,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因為是獨生子女,所以他們備受家長的寵愛。很多家長都把自己的全部愛心奉獻給了孩子。可是這種單方面的給予,往往讓孩子接受了愛,卻不能學會去愛別人,嬌生慣養(yǎng)、驕縱跋扈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時間長了,孩子只知道獲取,卻不知道如何去愛別人,無法感知他人的心情,變得愛心缺失。因此,我們在幼兒園讓幼兒學會知識的同時,還應(yīng)該注重對幼兒的愛心教育,使他們懂得愛,然后把愛心奉獻給別人,從而實現(xiàn)“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關(guān)心”,更好地適應(yīng)這個社會。
一、給幼兒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
一個人的幼兒時期是其個性和品質(zhì)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候的幼兒,開始學會并模仿大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可以說大人帶給他們一個模板,幼兒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三字經(jīng)里說:“人之初,性本善。”研究學者也表示:每一個孩子都有著同情心和善良的心,這是他們的天性。比如,有的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在哭,他就會主動拿出好吃的或者好玩的給對方進行安慰,這是一種天然的愛心流露。但是,這些天性需要外界環(huán)境的激發(fā)才能得到維持。中國人的特點是含蓄而又內(nèi)斂,不把自己的感情顯露出來,而現(xiàn)代社會提倡的精神文明都需要有開朗的個性,樂觀向上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對幼兒進行疏導,用愛心換來幼兒的真誠。
每一位家長將孩子送到幼兒園,都希望孩子能夠快樂地成長。這就賦予了幼兒教師更多的使命感。一方面,我們要對幼兒進行學前教育,讓他們對未知的世界有最初的啟蒙;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照顧他們的情緒,用愛心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有人說:“孩子的愛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會長大;你忽視它,它就會枯萎;你打擊它,它就會死去。”是的,孩子雖然年紀小,可是他們已經(jīng)分得清楚誰對自己好,也會有自己的喜好。因此,對于每一個幼兒,我都會盡自己所能去愛他們。例如,班里有一位小朋友天生有些缺陷。也許是因為大小便都不能自理,他也有些不好意思同其他小朋友玩耍。我沒有因為這些缺陷而嫌棄他,而是在向家長問明了情況后,對他付出了比別的小朋友多一倍的耐心。除了每天按時為他換洗尿布,也會讓他多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其實在孩子們的眼中,能玩得來就行,沒有太多的計較。很快這位小朋友融入了集體,也變得開朗起來。開始自閉的小男孩變成了樂觀搞怪的活寶,他自己也十分開心,也因此非?!梆ぁ崩蠋?,對我非常親近,還會在家里給我?guī)Ш贸缘男×闶?。這些都表明他是一個富有愛心、愿意與人親近的好孩子。
二、在教學中處處都要體現(xiàn)愛心教育
要想讓幼兒懂得愛,就要讓他們學會關(guān)愛別人。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可以體現(xiàn)愛心的細節(jié)和小事,在成人的眼中,那都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在幼兒心里,卻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家庭生活中幫助媽媽干活,給爺爺捶背,這會讓幼兒從小就感受到愛的含義。在教學中,教師也要多多提到愛心教育。例如,大孩子可以幫助小孩子穿衣服,幫助他們穿鞋;為教師分憂,幫助教師掃地;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分享,有玩具大家一起玩;小朋友摔倒了大家一起幫忙扶起,安慰哭鼻子的小朋友、逗他開心等等,這些都會讓孩子感受到愛心帶來的快樂和滿足。
三、樹立榜樣,培養(yǎng)愛心意識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是對于成長期的幼兒,更要為他們樹立一個關(guān)心、理解、愛護他人的好榜樣。公益廣告小男孩看到媽媽給外婆洗腳,他也偷偷地打來一盆水,給媽媽洗腳,這就是耳濡目染、愛心傳遞的力量。在幼兒園里,幼兒接觸最多的就是同學和教師,而教師就是他們學習的最好榜樣。一個每天都微笑的教師,可以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每一個幼兒,讓他們感受到快樂,感受到美好,就會使他們喜歡上學,喜歡和小朋友、和教師在一起玩耍。反之,如果教師冷冰冰地板著一張臉,就會使學生感受不到熱情,會覺得整個幼兒園有一種不舒服的氛圍。因此,幼兒教師要首先以身作則。其次,教師要注意言行舉止,為幼兒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告訴他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該怎么樣去做。如對師長要尊重,對小朋友們要謙讓、關(guān)心、友愛。教師還讓所有的幼兒都向班級里做得好的幼兒學習,用美好的形象走進幼兒的心靈。
四、愛的表達方式
有一句歌唱到:“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笔堑?,我們都在愛心中孕育成長,享受著陽光的溫暖,雨露的滋潤,可以說人類的世界就是充滿愛心的世界。幼兒表達愛心的方式最為淳樸和簡單,他們愿意把自己喜歡的和大家一起分享。對于幼兒的示意,我們要主動接受并讓他們感覺到自己非常開心,避免因為錯誤的表達而影響他們的情緒。
例如,班里的一位小男孩兵兵拿了一個蘋果去哄另一位小朋友彤彤,可是這個彤彤因為剛剛不開心,所以就拒絕了兵兵的蘋果,還很粗暴地沖他嚷。兵兵很委屈,自己的愛心為什么換來不理解?我及時地發(fā)現(xiàn)并把兩位小朋友都叫到身邊,跟他們說:“兵兵真有大哥哥的樣子,會把自己的蘋果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真贊!可是彤彤為什么不開心呢?原來彤彤是因為一點小別扭心里不高興,而并不是不喜歡兵兵。現(xiàn)在老師要對大家說:兵兵心中有愛,所以愿意與彤彤一起分享蘋果。彤彤是不是不應(yīng)該拒絕呢?”在一番開導下,兩個小伙伴又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總之,要讓幼兒從小就有愛心意識,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就要啟發(fā)、開導、影響、關(guān)愛他們。愛是相互的,也是無私的,只要我們都奉獻出真誠的愛心,就會讓這份愛源源不斷地傳播下去!(責編 張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