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華 黃志偉 楊志瀅
摘要:目的: 探究在老年骨折手術腰-硬麻醉中,羅哌卡因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折病患102例,依照隨機方式將其分為兩組,即常規(guī)組與研究組,每組均為51例。對常規(guī)組病患采用常規(guī)麻醉用藥,對研究組病患應用羅哌卡因麻醉。結果: 研究組病患的治療效果明顯比常規(guī)組要好,且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老年骨折手術病患采用羅哌卡因腰-硬麻醉能夠幫助獲取到較好效果,減少阻滯恢復時間,增強麻醉效果,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麻醉用藥。
關鍵詞:羅哌卡因;老年骨折;腰硬麻醉(腰-硬聯合麻醉)
老年病患在麻醉中的致死率較高,對于臨床麻醉醫(yī)師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腰-硬聯合麻醉方式在應用中的效果較佳,肌肉松弛完善,可充分滿足老年病患的實際麻醉需求。羅哌卡因屬于一種較為新型的長效局麻藥物,具備良好分離感覺、運動的特性,對于病患心血管、中樞神經的不利影響也較小。為了探究在老年骨折手術腰-硬麻醉中,羅哌卡因的應用效果,文章選取了我院實施骨折手術采用腰-硬麻醉的老年病患102例,對其展開觀察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102例,老年骨折病患,均為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依照隨機方式對102例病患進行分組,即常規(guī)組與研究組,每組均為51例。在51例常規(guī)組病患中,男31例,女20例,年齡范圍為63~76歲,平均67.9±2.1歲。在51例研究組病患中,男29例,女22例,年齡范圍為65~79歲,平均68.8±2.3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和病情危急程度等上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且兩組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協議書。
1.2方法
指導兩組病患采用左側臥位(健側臥位),由L3~4間隙,運用腰-硬聯合麻醉的方式對病患實行麻醉包行硬膜外穿刺。在進入硬膜外腔之后,腰麻針經硬膜外,穿刺進入至蛛網膜下腔,運用腰麻針將麻醉藥注入。
1.2.1 常規(guī)組治療方式
常規(guī)組病患采用0.75%(0.5%)布比卡因及10%的葡萄糖(腦脊液混合液),其所用量為1.6mL、1.4mL(2mL、1mL),注藥速度為15~30s。
1.2.2 研究組治療方式
研究組病患選用0.75%羅哌卡因1mL(1.5mL)及10%的葡萄糖2mL(腦脊液1.5mL)混合液麻醉,注藥速度為15~30s。向頭側置入硬膜外導管3~4cm,選取仰臥位,每2分鐘測定一次病患的感覺阻滯平面,在15分鐘內未達到T10的病患,對其實行經硬膜外導管追加2%利多卡因8~0mL(3~8mL),阻滯平面的調控上限為T8~10,每隔2分鐘對病患的血壓、心率變化狀況進行監(jiān)測。對術中出現低血壓狀況的病患靜脈注射運用麻黃堿10~15mg(靜脈持續(xù)泵注鹽酸去氧腎上腺素),HR每分鐘少于55次時,對病患運用阿托品0.3~0.5mg靜脈注射。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病患的感覺阻滯、運動阻滯恢復時間及麻醉效果進行對比觀察,分析研究其麻醉效果。
1.4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 (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病患的感覺阻滯及運動阻滯恢復時間對比
兩組病患的感覺阻滯及運動阻滯恢復時間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病患的感覺阻滯及運動阻滯恢復時間對比(x±s,min)
通過對表格的對比分析后發(fā)現,研究組病患的感覺阻滯劑運動阻滯恢復時間要少于常規(guī)組,且兩組存在差異極為明顯化,P<0.05。由此表明,在對老年骨折手術腰-硬麻醉病患應用羅哌卡因后,能夠幫助獲取到較好的麻醉效果,減少阻滯恢復時間。
2.2 兩組病患麻醉效果評估對比
兩組病患麻醉效果評估對比如表1(2)所示。
表2 兩組病患麻醉效果評估對比[n(%)]
通過對表格的對比分析后發(fā)現,研究組病患的麻醉優(yōu)良率98.04%要高于常規(guī)組的90.20%,且兩組存在差異極為明顯化,P<0.05。由此表明,對老年骨折手術腰-硬麻醉病患應用羅哌卡因藥物,能夠幫助獲取到較好的效果,麻醉效果評估較為優(yōu)良,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麻醉用藥。
3.討論
現今社會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使得臨床上老年病患的比例開始逐漸增多,由于受到年齡身體因素的影響,骨科手術病患例數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老年病患在手術中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致死率與年輕人相比是其3倍之多,而其中有2%與手術麻醉有所關聯[1]。所以,需注意有機結合老年病患的生理性變化,科學選取好一個適宜的麻醉方式,以此幫助有效降低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腰硬聯合麻醉方式能夠幫助汲取單純硬膜外(蛛網膜下腔)麻醉的優(yōu)勢??稍趲椭行p少藥量,避免病患出現低血壓的狀況。與此同時,還可幫助增加容量,以此達到最佳的阻滯平面。另外,此麻醉方式也不會受到時間的過多限制,可依照實際手術需求來延長麻醉時間。老年病患的術前并發(fā)癥出現概率較多,其心血管功能較差。在術中需注意確保其各類重要臟器血液供應充足,氧供需保持平衡,盡可能的減少對病患呼吸功能的不利影響,從而使得麻醉中不會出現呼吸抑制的狀況。
羅哌卡因屬于一種具有高度感覺運動阻滯分離特性的新興麻醉藥物[2]。因此在麻醉應用中,病患的意識恢復較快,身體機能也可得到良好恢復。在應用羅哌卡因對病患實行麻醉處理時,無論是采用何種麻醉方式,均無需對病患采用導尿管留置處理措施。整個麻醉的作用時間較為持久,毒性偏低,在低濃度時,可幫助有效優(yōu)良的分離病患的感覺及運動神經,以此為老年病患的身體康復痊愈提供幫助。另外,在羅哌卡因的應用中,對于病患神經纖維組織的影響力較小,對于心血管中樞代償而言較為有利。而且在羅哌卡因麻醉之后,病患的肢體肌肉依舊可保持較好的張力,可幫助適度擠壓病患靜脈,促使其下肢靜脈血回流,從而幫助盡可能地減少麻醉對于病患心血量、心輸出量的不利影響。由此可見,與布比卡因應用相比,羅哌卡因的應用效果更為優(yōu)良,不利影響更少,更為適宜老年病患的麻醉需求,應用較為理想。
在本次研究中發(fā)現,研究組病患的感覺阻滯劑運動阻滯恢復時間要少于常規(guī)組,而其麻醉優(yōu)良率98.04%要高于常規(guī)組的90.20%,且兩組存在差異極為明顯化,P<0.05。由此表明,對老年骨折手術病患采用羅哌卡因腰-硬麻醉能夠幫助獲取到較好效果,減少阻滯恢復時間,增強麻醉效果。
整體而言,在老年骨折手術腰-硬麻醉中,應用羅哌卡因可幫助獲取到較好的效果,更好的松弛病患肌肉。與此同時還具有有效分離感覺、運動阻滯的特點,強度弱,不良反應較小,病患的術后意識恢復較快[3]。因此,在臨床中,只要科學合理的用藥,對麻醉平面做科學控制,加強嚴密監(jiān)護及管理,便可幫助獲取到較好的麻醉效果,充分滿足老年骨折病患的實際需求,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麻醉用藥,值得在臨床之上進一步的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大鵬.羅哌卡因腰硬聯合麻醉在下肢骨折手術中的應用[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11,28(4):374-376.
[2]張鎮(zhèn)城,盧承志,張文龍等.腰-硬聯合麻醉在下肢骨折急診手術中的應用[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3,23(9):964-966.
[3]王亞拉,張元春,張寶祥等.腰-硬聯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手術的安全性[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2,44(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