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芳
摘要:目的:探討血脂檢查在心血管疾病診斷及預后評估中的重要價值。方法:選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期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120名正常人作為對照組,對兩組研究對象進行血脂檢驗,比較、分析檢驗結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HDL-C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TC、TG、LDL-C升高者所占比例均顯著高于對照組,HDL-C降低者所占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TG、TC、HLD-C、LDL-C正常者所占比例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與血脂水平變化有著密切聯(lián)系,臨床上應充分重視血脂檢驗工作,以便早期發(fā)現(xiàn)、診斷心血管疾病,同時也能為評估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變化及預后提供有效依據(jù)。
關鍵詞:血脂;心血管疾??;預后評估
心血管疾病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心內科疾病,也是導致人類死亡的首位因素。心血管疾病的誘發(fā)因素較多,包括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目前血脂及血糖檢驗已成為了臨床診斷心血管疾病的常規(guī)檢驗項目[1]。為明確血脂檢驗在心血管疾病診斷、治療中的重要價值,本文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的血脂檢驗結果進行了對比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為觀察組,所有患者均明確診斷為心血管疾病,男62例,女58例,年齡45~76歲,平均(52.3±6.2)歲。其中高血壓病33例、心肌梗死16例、冠心病29例、動脈粥樣硬化42例。另外選取120例同期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健康人作為對照組,均無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壓病史,男64例,女56例,年齡41~72歲,平均(50.8±5.9)歲。兩組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兩組研究對象進行血脂檢驗。采血前空腹12h,采集空腹靜脈血5ml,對血液標本進行離心操作,分離上層血清。應用OLYMPUS AU64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血漿進行血脂檢驗,檢驗指標包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1.3 判定標準
HDL-C低于1.16mmol/L,判定為HDL-C降低;LDL-C高于3.36mmol/L,判定為LDL-C升高;TG高于2.0mmol/L,判定為TG升高;TC高于5.7mmol/L,判定為TC升高。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運用SPSS19.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計量資料分別以%、表示,數(shù)據(jù)比較分別進行x2檢驗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脂指標水平
兩組研究對象的各項血脂水平比較見表1。從表1可知觀察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HDL-C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的血脂指標水平比較(x+s,mmol/L)
注:*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0.05。下表同。
2.2 血脂變化
觀察組TC、TG、LDL-C升高者所占比例均顯著高于對照組,HDL-C降低者所占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TG、TC、HLD-C、LDL-C正常者所占比例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研究對象的各項血脂指標變化比較[n(%)]
3 討論
血脂,指的是人體血漿中所含有的脂類物質,主要包括膽固醇脂、非酯化脂肪酸、甘油三酯、磷脂、膽固醇等,盡管人體血漿中脂類含量在全身脂類中的占比非常小,但外源性和內源性脂類物質的運轉都必須經(jīng)由血液循環(huán)才能到達機體各組織,所以血漿內脂類物質在人體中也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
在醫(yī)學技術的持續(xù)進步與發(fā)展下,越來越多的研究都證實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與人體內血脂的變化有著密切聯(lián)系。在本次研究中,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健康人進行了血脂檢驗,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HDL-C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觀察組TG、TC、HLD-C、LDL-C正常者所占比例均顯著低于對照組,TC、TG、LDL-C升高者所占比例均顯著高于對照組,HDL-C降低者所占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發(fā)生心血管疾病后,血脂指標會發(fā)生異常改變,TC、TG、LDL-C水平會顯著升高,HDL-C水平會明顯降低[3]。
膽固醇是人體內必不可少的脂類物質之一,其具有制造維生素D和激素原料,建立生物膜等作用[4]。正常情況下,人體中的膽固醇水平不應超過5.17mmol/L,如果膽固醇水平升高,達到5.69mmol/L以上則直接造成機體損害,增加各類心血管疾?。ㄈ缧募」K馈用}粥樣硬化、冠心病等)的發(fā)病風險。甘油三酯是一種由長鏈脂肪酸和甘油組成的脂類分子,其具有為分解產(chǎn)物供給能量,生產(chǎn)、儲存能量等作用。甘油三酯是載脂蛋白的核心,其是通過脂蛋白形式進行轉運的,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反映了VLDL和CM殘粒的增多,而這些殘粒脂蛋白顆粒的增多又會直接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風險。但也有文獻報道,甘油三酯升高后會改變LDL-C的結構,進而造成動脈粥樣硬化[5]。國外有研究顯示高甘油三酯血癥是腦卒中和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能夠增加膽固醇逆轉運,來減少血管壁和外周組織中的膽固醇酯聚集,同時還能對血漿LDL-C的化學、物理作用加以抑制,減少泡沫細胞生成。此外,高密度脂蛋白還能降低巨噬細胞及黏附分子活性,從而減輕炎癥,并且還能調節(jié)內皮功能紊亂,保護心血管系統(tǒng)。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6],血漿總膽固醇水平低于5.6mmol/L的人群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于1.25mmol/L者仍有心血管事件發(fā)生風險。還有研究顯示,比起高LDL-C,低HDL-C對動脈粥樣硬化指數(shù)的影響更加顯著,也就是說低HDL-C降低比LDL-C升高更容易引發(fā)心血管疾病。有文獻報道,人體血漿的HDL-C水平每升高0.13mmol/L,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風險就會降低11%,HDL-C是預示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降低的唯一脂質參數(shù)。
綜上所述,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與血脂水平變化有著密切聯(lián)系,臨床上應充分重視血脂檢驗工作,以便早期發(fā)現(xiàn)、診斷心血管疾病,同時也能為評估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變化及預后提供有效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杜敏,馬淑梅.血脂異?;颊邌雾椦把戎蹬c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探討[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1,17(5):368-370,379.
[2] 項鈺,吳建華,方穎等.廣州地區(qū)心血管病患者危險因素與血脂水平的分析[J].廣東醫(yī)學,2011,32(9):1185-1189.
[3] 孫寧玲.心血管疾病與糖調節(jié)異常(7)應關注糖尿病患者血壓及血脂的調整(續(xù)6)[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0,25(6):408-411.
[4] 楊秀,高艷紅,田亞平等.血脂及脂蛋白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腫瘤等不同疾病中的意義[J].軍醫(yī)進修學院學報,2011,32(2):141-142,146.
[5] 王楊陽,陽躍忠.載脂蛋白A1/C3/A4/A5與心血管疾病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山東醫(yī)藥,2011,51(29):114-115.
[6] 賈偉平.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血糖、血壓、血脂的全國性評估研究[J].中華內科雜志,2013,52(12):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