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瓊
摘 要:機械基礎是一門機械類專業(yè)的基礎課,具有概念多、原理多、內容抽象,實踐性強等特點,而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為未成年或剛成年的年青一代,對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尤其是對機械基礎這類理論與實踐操作并重的課程,很難提起學習興趣,因此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便成為許多教師改變這一現(xiàn)狀的法寶,其中參與式教學是許多教師選擇的教學方式之一。就參與式教學在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機械基礎;課程教學
當今社會越來越重視中職教育,民眾也普遍認為中職教育更傾向于技術性的實際操作,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更加容易就業(yè)。所以對于中職學校的課程教學而言,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就成為教學的重頭戲。機械基礎這門課程有著很強的理論性以及實操性,所以,在學習這門課程時,傳統(tǒng)的“我講你學”授課方式很難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容易使課堂變?yōu)閿?shù)字的海洋,從而導致學生上課睡覺、無心聽課等問題,造成學生理論學習不扎實、實際操作生疏等后果。因此改變枯燥的教學方式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手段,而參與式教學通過多方教學實驗從眾多教學手段中脫穎而出,將其應用于中職學校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中,充分顯示出其優(yōu)越性,能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在動中學、學中用。
一、教師了解并認可參與式教學理念
教師需充分了解課堂互動在機械基礎等理論性與實操性并重類型的課程教學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并認可參與式教學在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方面所作出的貢獻。參與式教學依賴于教師對學生的信任與尊重,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與教師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教師需在課前制定合理的教學內容,用多種方式調動學生參與熱情,及時進行課堂討論,在討論中發(fā)現(xiàn)問題與分歧,與學生共進步,在討論中導出理論知識,使學生在參與討論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學到知識,真正做一名引導者,而非講課機器。
二、參與式教學在機械基礎課程中的應用實例
通過前期對于參與式教學法的研究,將這種教學方法用于機械基礎課程教學的課堂上,具體以“V帶傳動的主要參數(shù)”一節(jié)的教學為例,現(xiàn)闡述如下。
1.課前準備
中職學校的學生很少見過V帶或帶輪,更沒有接觸過,光憑課本上的圖片和自己的想象根本不能真正了解V帶傳動的參數(shù)、特點及應用,而靠死記硬背又極易忘記,所以,課前根據(jù)課程和學生基本情況進行教案編寫,提前設計講課內容,設置合理討論問題,準備普通V帶11條、V帶帶輪1個、普通V帶橫截面掛圖1副、游標卡尺11把、記錄表11張,囑咐學生提前預習,并在課前自由分組,將班內同學平均分為10組。
2.課上實踐
在課堂上向學生交代本堂課學習任務,然后根據(jù)學生分組給每組分發(fā)1張記錄表、1把游標卡尺與1條V帶。每組學生需要設置一個發(fā)言人,活動討論后代表小組發(fā)言。課程開始后,教師首先要求學生參照V帶橫截面掛圖找準V帶各參數(shù),然后再對參數(shù)進行測量,學生可根據(jù)記錄表自行討論,并根據(jù)所學知識試分析V帶參數(shù)特點,如何正確安裝與維護V帶,討論完畢后每組需匯報測量參數(shù)與討論結果。每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必須留心觀察每位學生的參與熱情與關注重點,以便課后進行總結。所有小組匯報完畢后教師公布V帶正確參數(shù),帶領學生測量V帶帶輪各部分參數(shù)并引出教學內容。最后每小組派出發(fā)言人對本次課堂活動作出反饋,師生一起討論教學方式的優(yōu)缺點,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增進師生感情。
3.課后復習與反思
課堂上告知學生課后復習的重要性,針對本堂課所學知識布置課后作業(yè)。對每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評估,發(fā)現(xiàn)學生作業(yè)的上交率較以往高,沒有不交作業(yè)的情況,說明參與式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針對學生課上表現(xiàn)、作業(yè)情況進行點評,鼓勵每位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精神,點評方式有面談和寫教師寄語兩種,無論哪種方式都能拉近師生距離,從而全面了解每位學生性格特點及知識掌握情況,使教師能夠針對每位學生與學生一起制訂學習計劃,促進學習進步。教師自身對課堂進行總結反思,努力發(fā)現(xiàn)參與式教學的優(yōu)缺點,尤其注意總結缺點,結合學生提出的意見,合理制訂下一節(jié)課的教學方案,更好地提高教學水平,促進師生共同進步。
三、參與式教學用于機械基礎課程所取得的效果及教學總結
將參與式教學應用于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得到了師生空前一致的好評,學生課后作業(yè)的完成率及正確率也較以前大幅提高,學生通過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真正參與到了學習中,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從動手中學到知識,并能將所學知識更熟練地運用于實際操作中。教師也不再扮演傳統(tǒng)課堂中高高在上的角色,而是以朋友的角色引導學生學習,與學生一起討論。課后的意見反饋使教師及時了解到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度,也能發(fā)現(xiàn)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從而達到雙贏互助的目的。
事情總是具有兩面性,參與式教學在機械基礎中的應用雖收獲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顯露出一些缺點。比如在學生的分組討論過程中,課堂紀律相對較為混亂,有時學生會跟不上老師的同步指導,所以針對這一問題老師需在課前安排學生進行預習和討論,從而有效維持課堂紀律。
綜上所述,參與式教學在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也發(fā)現(xiàn)了些許不足,但是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探索和努力中,參與式教學方式會更加完善。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多采用參與式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增強學生學習興趣,使其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
參考文獻:
趙可昕.參與式有效教學法在中職機械基礎課中的實施[J].當代職業(yè)教育,2013(07):29-31.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