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指出:“熱愛唱歌,是人類的天性,我們的祖先在河流上唱過,在森林里唱過,在黑夜里唱過,也在白天勞動的時候唱過……自然地歌唱是一個人心智放松和感到安全與滿足的表現(xiàn)。”歌聲也是孩子們心中的歡笑和陽光,是孩子們童年的象征,他們在歌聲中游戲,在歌聲中成長。在幼兒園的音樂活動中歌唱是音樂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然而,在相當多的歌唱教學中,大部分老師認為歌唱教學就是讓幼兒記住歌詞,讓幼兒一句句地按老師的要求學唱,能完整、連貫、有表情地演唱,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其實學唱只是歌唱教學的一部分,如何在歌唱教學中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運用歌曲創(chuàng)編,發(fā)散幼兒思維
歌曲創(chuàng)編是幼兒根據自己對歌曲的理解,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對歌曲進行改編,創(chuàng)作新的歌曲。一首歌曲的創(chuàng)編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或幼兒的能力差異進行不同層次的創(chuàng)編。如,歌唱活動《買菜》中,歌曲的原歌詞是這樣的:今天的天氣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買菜,青菜綠油油呀,雞蛋圓溜溜呀,魚兒水里游呀,母雞咯咯叫呀,蘿卜、黃瓜、西紅柿、蠶豆、黃豆、小豌豆,哎呀呀,哎呀呀,裝也裝不下。根據幼兒的能力差異,我進行了不同的創(chuàng)編,首先是替換人物,如我和奶奶去買菜,還可以和誰去買菜,然后是改編菜名,改編菜名也有兩個層次,一個是直接替換菜名,菜場還有哪些菜直接填進去即可,還有一個就是既替換菜名,還要加上菜的特征。在歌曲創(chuàng)編中也可以運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讓幼兒直接創(chuàng)編,也可以讓幼兒先將自己想到的菜畫下來,以便演唱。這樣不同的創(chuàng)編內容和方法,可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讓每個幼兒都感受到創(chuàng)編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
二、多種演唱方式,活躍幼兒思維
歌唱是運用人體發(fā)聲器官按照不同的節(jié)奏、音高、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將那個聲音傳達出來,在歌唱活動中只要通過練習掌握這些音樂要素即可,然而單一的練習會讓幼兒感到乏味,因此可以采取不同的演唱形式進行練習,演唱的形式包括:齊唱、領唱、合唱、對唱、輪唱。齊唱是所有幼兒集體練習的一種方式,在齊唱中可以起到小朋友間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的作用,所以在學唱新歌時一般采取齊唱。在幼兒有所掌握時,可以采取領唱或對唱,可邀請一個或幾個小朋友演唱一小段,其他幼兒一起唱,或者分角色對唱。如歌唱《小鴨小雞》,可以讓男孩唱小鴨這一段讓女孩唱小雞這一段進行對唱,歌曲《問答歌》可以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唱問句一組唱答句進行對唱。又如歌曲《畢業(yè)歌》,可以讓幾個小朋友進行領唱一小段,其余合唱。輪唱是將歌曲分成兩個聲部進行演唱,這種形式比前幾種難度要高一點,需要每個幼兒都能熟練演唱,并能保持自己的聲部。如歌曲《柳樹姑娘》,可以讓一組幼兒先開始唱柳樹姑娘,第二組在接上去唱。這些不同的演唱形式既可以保持幼兒歌唱的興趣,又可讓幼兒在不同的演唱形式中活躍幼兒的思維。
三、融入多種元素,擴展幼兒思維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幼兒接觸新事物的機會越來越多,幼兒演唱的歌曲也不是簡單的幾首兒童歌曲,如何才能既發(fā)揮兒童歌曲的教育,又能讓幼兒有選擇地接觸新事物?在歌唱教學中,我嘗試將兒童歌曲與流行音樂的旋律結合,兒童歌曲與樂曲的結合等多種元素與兒童歌曲的融合。比如,歌曲《兔子和狼》,運用了流行歌曲《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的旋律,將歌詞改為“對面的兔子看過來,看過來……”這樣的歌唱既有童話色彩,便于幼兒表演,又讓幼兒感到新鮮、有趣。又如,傳統(tǒng)的故事《龜兔賽跑》,改編成兒童歌曲運用了京劇的旋律,用有趣的兒童歌曲使幼兒對我國的國粹有所了解。同時,通過幾次這樣的活動,幼兒平時在欣賞歌曲時也會不自覺地將自己學過的兒歌填進去,跟著音樂旋律哼唱。這種多元素的結合豐富了幼兒知識,開闊了幼兒眼界,也擴展了幼兒的思維。
總之,幼兒園的歌唱教學并不是簡單地通過“灌輸式”或鸚鵡學舌的方法讓幼兒掌握歌曲的演唱,也不只是通過歌唱使幼兒的演唱技巧、演唱水平達到很高的標準,而是通過歌唱活動使幼兒的思維得到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得到發(fā)展。
參考文獻:
曹玉霞.幼兒歌唱教學研究:以音準為切入點[D].南京師范大學,2006-06.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