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勝
【摘 要】小學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承載著知識、思想、情感等多項教學目標,它是培養(yǎng)學生感悟語言、領會文章思想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小學語文 ? ? ?閱讀教學 ? ? 閱讀方法 ? ? ? 自主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也是閱讀中的對話者之一”。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更新觀念,要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要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文本的時間,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fā)現、自我建構,讓學生自己閱讀,學會閱讀。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以教師為主角,教師的教代替了學生的閱讀
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完全依賴于課本,將一篇課文分解成課時教學,教學步驟基本上是掃清障礙、整體感知、部分深究,最后回到整體。我們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牽”(硬牽著學生走)、“灌”(教師強行把教學內容灌輸給學生)、“關”(把學生牢牢地關在課堂這個狹小的圈子里)。教師是課堂的主角,教師的教代替了學生的閱讀。
(二)教師的“單邊引航”
時下的語文課上,教師常常在課始即設定一個或幾個問題讓學生據此展開思考并刻意求答,這就是沿用多時的“帶著問題讀”。這種教學從根本上就淡化甚至否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常常會造成學生的被動應答和亦步亦趨。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方法
(一)轉變教學理念,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要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首先要轉變教學理念,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則由課堂的主角變成課堂的組織者以及學生閱讀的引導者。
(二)采用科學的閱讀方法,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
一是誦讀法。作為傳統(tǒng)教學法之一的誦讀教學法,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曾起過十分積極的作用。小學語文教材,課文大多文情并茂,并配有美麗的插圖,可讀性甚強。但有些學生朗讀水平不高,往往讀不出文章的味兒,因而也就沒有多大的閱讀興趣,對蘊含在文章中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讀帶讀,或播放錄音,或自己范讀,或讓朗讀水平高的學生朗讀。這樣可以把學生領入“勝境”,得到美的享受。二是導讀法。導讀法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較為廣泛、也較為重要的一種教學方法。所謂導讀,就是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輔以點撥的教學方法。大綱指出“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要培養(yǎng)這一能力,就是要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在閱讀中學會閱讀”,“以疑促讀”,“學貴有疑”,“學而不思則罔”。泛泛而讀猶如走馬觀花,感受必然飄浮而膚淺。這就要求教師通過必要的設疑質詢和商榷探討,設計出能體現課文重點難點的問題。在這些問題的指導下,課文成了練習的素材。三是講讀法。閱讀課文雖然大都通俗、易懂,但對于小學生而言,有些篇目并非一讀就懂。這時,教師只需要稍加引導,能夠使他們開竅就行,而不必啰啰唆唆地講一大堆道理。老師經常這樣做,學生閱讀的能力自然會提高??梢姡v讀法的教法,絕非面面俱到、巨細不分地“滿堂灌”,而是重在引導、啟發(fā)和指點。
(三)豐富閱讀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是推動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變課堂為活動場所,開展系列閱讀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增強學生閱讀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還可以促進學生自學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閱讀寫作能力的提高與發(fā)展。如主題單元的閱讀教學,可以以故事會、佳作欣賞會等形式展開,讓學生結合教學任務,將閱讀的精彩內容向大家做介紹,進行交流匯報。佳作欣賞會就是通過優(yōu)秀詩文朗誦、競背、內容分析等形式,讓學生結合閱讀主題,將課外閱讀到的優(yōu)美文章和精彩片斷進行賞析交流,這樣可以深化閱讀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語感。編輯手抄小報可以將閱讀教學的知識歸納、梳理,進行手抄小報的評比,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熱情,鍛煉學生的編輯、選材能力,促進語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閱讀教學雖是一節(jié)課,可是不能只局限于讀講,變一種形式上課,效果可能更好。
(四)重視閱讀教學中的朗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朗讀是一種最常用的閱讀方式,也是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首先借助聲情并茂地范讀,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把他們帶到課文的意境中來,多鼓勵學生范讀,讓學生有成就感。其次,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例如語音朗讀、多媒體教學等),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進入角色,喚起學生的閱讀期待。最后劃分學習小組,進行分角色朗讀,讀后漫談自己的閱讀體會、感受以及困惑,并建立小組之間的競爭機制。以上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教學形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不但感受到閱讀的重要性,同時也讓他們享受到閱讀的樂趣。
(五)倡導自主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閱讀教學要倡導自主合作學習,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精神和競爭意識,培養(yǎng)學生善于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學習習慣,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獲取知識。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結合書本的學習,引導學生選擇閱讀方向與合作學習,然后把收集到的資料、書籍等加以整理,進行專題閱讀活動。學生通過自主合作閱讀,積累內化了大量的語言材料,并且體會到了自主合作學習的力量和樂趣,感受到自主合作成功的喜悅,也提升了合作、交流、協(xié)調的能力。
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及課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應讓學生從心底愛上語文,使學生切身感受到“書本是甜的”,能從小就體味到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從而培養(yǎng)學生終生閱讀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