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燕琴
【摘 要】語文課程是小學階段十分重要的一門基礎課程,學好小學語文課程對于促進學生今后更高階段的課程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同時也有利于小學階段其他課程的學習。語文課堂教學所使用的語言文字不僅能夠傳達信息,同時還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應受到小學語文老師的重視。本文主要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就小學語文課堂高效語言文字的應用策略從不同角度開展分析和探討,以期能夠更好地提升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 ? ?課堂教學語言 ? ?原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教學中所使用的語言文字不僅是教學中值得重視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語文課堂中十分重要的教學手段,更是一門教學藝術,在教學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應受到廣大小學語文老師的重視。在實踐中,研究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文字是語文老師提升教學素養(yǎng),完善教學手段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重要方式。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所使用的語言文字應當遵循生動、準確、精簡的基本原則,努力使得教學語言更加富有感染力,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如果語文老師在教學中所使用的語言文字具備了上述的特點和要求,那么這樣的語言文字就具有了一定的藝術性,課堂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效果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能夠得到增強。下面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小學語文課堂高效語言的應用思路進行探討和分析,以期能夠更好地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應用要把握準確原則
小學生的特點是比較活潑好動,對于老師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比較好奇,多數(shù)學生還會對老師的言行舉止進行模仿。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所講述的內容往往會給學生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會影響學生一生。所以老師在教學中應當準確地應用語言文字。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教學語言的目的就是答疑解惑,進行知識的傳授,所以小學語文老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語言的準確性和邏輯的嚴密性,使得課堂教學的語言能夠準確地表達知識的本來內涵和事物所蘊含的一些基本規(guī)律,能夠較為準確地表達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和態(tài)度,牢牢把握住文章的主旨思想,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為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保駕護航。
比如在講授《千年圓夢在今朝》這一課的時候,有老師就進行了這樣的導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時,在我國九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伴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飛船被送入了太空。這次載人航天飛船發(fā)射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飛天夢想,這值得全世界的華人自豪。
雖然上述的導入并沒有什么過人之處,但是仔細閱讀之后可以發(fā)現(xiàn),這樣的導語精簡而又深情,平淡中蘊含著樸實。語言雖然不是很多,但是韻味十足。對事件所發(fā)生的地點、時間做了準確詳細的介紹,這充分體現(xiàn)了導語設計者良好的語言素養(yǎng)和深厚的語言功底。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語言應用中,首先就要把握準確的原則,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學習到準確的文化知識,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應用要把握生動原則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課堂學習中注意力不夠集中,如果老師在教學中所使用的語言平淡枯燥,就會讓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相反,如果老師所使用的語言文字生動有趣,則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小學生的想象力比較豐富,但是需要老師應用生動的語言去引導,如果在教學中老師不注重課堂語言的生動性,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也只能流于形式。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還應該看到,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對象是七至十三歲的小學生,要使得他們在學習的時候接受更多的知識,生動的語言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比如在學習《大瀑布的葬禮》這一課的時候,老師就可以一邊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瀑布的影視材料,同時用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湍急的水流重重地砸在瀑布下的巖石上,濺起朵朵水珠,震耳欲聾的水聲就如同千軍萬馬奔騰呼嘯而來……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老師生動的語言描述與多媒體課件的應用相得益彰,情和景都得到了比較恰當?shù)慕Y合,這使得語文課堂的生動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教學效率自然也能夠得到很好的提升。另外,通過文章中語言文字的敘述,學生對于大自然中的美感有了更加深刻的領會。在課堂教學中,生動的課堂教學語言不僅可以使得課堂教學內容更加形象,增強學生的理解,降低語文教學內容的難度,同時還能夠很好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小學語文課堂本身的藝術美感與藝術感染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效果的提升。
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應用要把握精簡原則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因為涉及的教學對象與教學內容的因素,要求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必須要精簡練達,以便能夠提升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效率。一些語文老師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語言的優(yōu)美和華麗,大量使用一些結構比較復雜的長句,這不僅增加了學生理解課堂語言表述的難度,也使得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語言變得晦澀難懂,造成語文教學語言藝術性大打折扣。還有一些語文老師甚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文學性比較強的成人語言,使得課堂學習的難度增加。這種現(xiàn)象主要是因為忽略了課堂教學活動的對象特殊性,沒有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恰當?shù)慕虒W語言,最終造成課堂教學的效果和教學目標難以如期實現(xiàn)。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語文老師還應該注重研究小學生的心理和使用語言的習慣,在教學中力求選擇那些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的語言方式開展課堂教學,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還能夠增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因此,小學語文課堂語言文字高效的應用應當堅持精簡原則,使得知識的傳授能夠在暢曉明白的語言環(huán)境下進行,最終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四、小結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準確地應用語言開展教學,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在教學中注重教學語言應用的生動性,是當前語文教學中對小學語文老師教育教學活動的一項基本要求。當然,在教學語言的應用中,要針對小學生的特點,教學語言力求精簡,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課堂上教師教學語言的應用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通過不斷地實踐去總結,找出適合老師自身、適合學生的教學語言風格,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甘曉娟.小學語文課堂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0(22) .
[2]胡禮兵.精彩課堂不曾預約——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非預設生成[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06) .
[3]莫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活”起來[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S1) .
[4]陳江華.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合作[J].江蘇教育研究,2011(02) .
[5]李仰燕.積極評價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 教育科研論壇,2011(02) .
[6]李勛根.建構開放的小學語文課堂之我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