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在分析工程地質與土力學課程現(xiàn)狀及學生學情基礎上,提出并實踐了一系列教學方法的改革手段,并總結了教學過程中的心得體會,改革后的課程教學效果顯著。
關鍵詞 教學方法 工程地質與土力學 高職課程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8.040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Soil Mechanics Teaching Methods
LIU Shuli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Zhejiang Tongj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Zhejiang 311231)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Soil Mechanics" course status and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proposed and practiced means of a series of teaching reform methods, and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s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teaching effect is significantly reformed.
Key words teaching methods;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Soil Mechanics; vocational course; reform
1 工程地質與土力學課程現(xiàn)狀
工程地質與土力學課程是水利、建筑類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包括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及土力學兩門課程,該課程課時短、涉及的理論知識多、面廣、實踐操作性強,填鴨式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學完該課程后,對理論知識的分析運用能力較差,理論知識和實踐項目很難結合。
2 學生學情分析
(1)生源質量整體下降,理論知識薄弱,甚至對有一定難度的理論知識不能完全地理解掌握;(2)對闡述性理論知識興趣不高,對實際案例和實際操作積極性很高,動手能力較強,應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學生自我學習能力較差,對老師依賴性太強,疲于思考;(4)在以小組為單位完成項目過程中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在在團隊協(xié)作意識、溝通匯報等方面的能力相對薄弱,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方面的能力相對薄弱。(5)學生在為期近一年的頂崗實習過程中,企業(yè)對學生評價多體現(xiàn)在“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欠佳,不夠踏實、沉穩(wěn),解決問題方面能力欠佳”,因此應注重學生以上方面的素質養(yǎng)成教育。
3 工程地質與土力學課程教學對策研究與實踐
3.1 明確基于能力本位化的教學目標
準確的課程培養(yǎng)目標是進行各項能力培養(yǎng)和測評的先決條件,它既能保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對該目標有一個統(tǒng)一的理解和認識,同時也使參加測評的人員有“法”可依。要根據(jù)水利行業(yè)實際特點明確課程在知識、技能及素質方面的培養(yǎng)目標。具體通過向企業(yè)一線專家、技術人員問卷調查、訪談等渠道調研崗位工作任務,以職業(yè)領域的需求為導向,制定本門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
工程地質與土力學課程在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的培養(yǎng)目標是:使學生具備水利工程中常見的工程地質問題的識別、分析與評價能力,具備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的閱讀能力;能進行土體的滲透、變形及強度問題的分析,具備土工檢測能力以及檢測指標的分析運用能力,能解決水利工程中常見的與土有關的一般工程實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規(guī)范意識,同時,在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同時,落實在職業(yè)崗位中凸顯重要性的溝通表達、團隊協(xié)作能力;自主學習、信息處理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解決問題能力。同時秉承水利工程專業(yè)肯干、實干、能干的“三干”文化,鍛煉學生吃苦耐勞、愛崗敬業(yè)、嚴謹求實的職業(yè)素養(yǎng)。①
3.2 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好壞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教師要根據(jù)課程特點和學生情況去選擇教學方法和改進教學手段。能否調動學生主動學習、師生互動是檢驗教學方法是否得當?shù)闹匾獦酥尽"诟倪M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還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為目的。為此,我們在教學中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3.2.1 課堂教學與直觀教學相結合
對于工程地質部分中較抽象的內容(如礦物、巖石、地質構造)等,為了加強學生必要的感性認識,教學地點設在地質模型試驗室,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邊講邊看邊演練,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3.2.2 理論教學與工程項目載體相結合
適應“全程式”實踐教學要求,針對學生對實際案例積極性較高的特點,與浙江省水利水電勘察設計院、浙江華東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編寫《工程地質與土力學技能考核實施方案》,依據(jù)崗位工作任務整合課程內容,將工程地質與土力學課程分為2個總項目和 8個子項目,采用項目載體、任務驅動教學方法,依托實際工程項目,工學結合,“學做練”一體化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融入培養(yǎng)學生在團隊協(xié)作、信息處理等方面的職業(yè)素養(yǎng),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比如,對于地質部分基本知識,學生感覺枯燥乏味,可將這一部分基本知識歸結到“水利工程常見地質問題的識別、分析與評價”項目中,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既掌握了基本知識點,同時又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工程實踐。
3.2.3 教師講授與學生自學相結合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對于較簡單的基本知識點,采用讓學生分組制作課件、分組匯報的形式進行,使自學、講、練相結合。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靈活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師可以對重點知識事先設計一些題目,讓學生在聆聽匯報的過程中,對題目答案進行總結整理,再以搶答的形式匯報答案,對答對的小組可給予提高平時成績或提高考試分數(shù)1~2分的獎勵。實踐證明,該種教學方法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學習參與性,既讓學生掌握了基本知識,同時又鍛煉了學生團隊協(xié)作、組織匯報、溝通交流及信息處理等方面的能力。
3.2.4 理實一體化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真正參與進來
從以往單純注重土樣指標測定轉變?yōu)樽⒅刂笜说姆治?、測定與應用能力,結合技能考核方案中設計項目,先讓學生自主分析完成該項目需要哪些檢測指標,然后在理實一體化教室中,教師結合學生自學內容,理實一體演示試驗步驟,學練做合一完成指標檢測,最后學生再根據(jù)所測指標完成技能考核中相應工程項目。
3.2.5 改善實習實訓條件
地質認識實習中,從以往單純的巖石、構造識別、產狀測量轉變?yōu)橐劳袑嶋H工程項目,讓學生切實了解地質模塊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目前主要依托的工程項目有欽寸水庫、臨安雙溪口水庫等地質勘查及施工。
3.2.6 改變傳統(tǒng)教學組織方式
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為普通多媒體教室,每次課2個學時的組織方式。由于工程地質與土力學課程特點,有些工程項目需要讓學生自主檢測土工指標,然后根據(jù)各組所測指標完成項目,傳統(tǒng)的教學組織形式不利于開展項目化教學。故將以往每2學時一次課改為每4個學時一次課,并將教室安排在理實一體化教室中,為項目化教學提供必要硬件條件。
3.2.7 創(chuàng)辦課外興趣小組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土工綜合運用能力,我院成立了“壩工土料試驗工”興趣小組,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實際動手和創(chuàng)新能力,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該興趣小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互幫互帶、探討研究的優(yōu)勢平臺。并可以利用該平臺,通過公平競爭的形式組織成員參加院級及全國水利高職院校土工技能大賽,自此,我校學生在兩屆全國高職院校水利技能大賽中取得了三個一等獎、三個二等獎和一個團體二等獎的好成績。
3.2.8 課堂教學與線上教學相結合
目前職業(yè)教育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yè)國家教學資源庫子項目《土工技術與應用》項目建設已接近尾聲,很多資源素材也已上傳至網(wǎng)絡平臺?!锻凉ぜ夹g與應用》資源庫包括各種微視頻教學、工程案例、現(xiàn)場施工錄像、試驗操作錄像、施工動畫、習題庫等各類資源素材,學生可以利用線上資源進行預習、復習、查漏補缺等。
3.2.9 強調過程考核的考核評價體系
徹底改革以往“一紙定成績”的考核方案,創(chuàng)建“以能力為本位、強化過程性考核”的多元化評價體系,過程考核占總成績的60%,目的是提高學生學習緊張性,“讓學生參與進來”,避免學生平時不學、疲于思考甚至考試投機取巧的不良學風,突出能力目標。在鍛煉職業(yè)技能的同時,融滲職業(yè)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以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職業(yè)素養(yǎng)。
4 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心得體會
筆者在工程地質與土力學長期的教學及不斷的改革實踐中,不斷地探索、總結,談幾點在教學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1)由于招生擴招、自主招生等的影響,學生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通過改善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目的是讓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參到課堂中來,讓所有學生都完全參與進來是做不到的。(2)OTPAE即“目標—任務—計劃—實施—評價”教學方法在理論雖然很合理,但在有限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真正實施起來其難度系數(shù)太大,幾乎難以實施,所以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其進行有效簡化實施,比如學生的自評、互評環(huán)節(jié),學生編寫計劃書環(huán)節(jié)占用大量的時間,可對該步驟進行簡化實施:計劃書編寫簡化為小組成員間相互討論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項目實施,自評互評成績則主要由教師根據(jù)課堂中每組學生的參與程度直接打分等。(3)過程考核配合答辯提問。在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技能考核的過程中,配合答辯提問,可用“以一代整”的方法,即以其中一個學生的掌握情況代表全組情況,即避免了部分同學不思考、不動手、濫竽充數(shù)的習慣,同時又增強了同組成員間的互幫互帶、團隊協(xié)作精神。(4)在教學過程中,既注重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同時又要注重其職業(yè)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從而促進其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形成。(5)學生在自學預習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很短時間內,快速瀏覽總結信息,甚至可以讓他們像小學生那樣大聲讀出來,使學生在這種快的節(jié)奏中把全身的細胞都調動起來,思維敏捷,改變以往上課時“你講我聽”的整體慵懶現(xiàn)象,同時也鍛煉他們快速獲取信息的能力。
5 結束語
本文立足于學生實際和課程特點,注重培養(yǎng)方法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通過工程地質與土力學課程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增強,課堂學習氣氛高漲,學生的地質識別能力和土工運用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又鍛煉了學生團隊協(xié)作、匯報交流、信息處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職業(yè)素養(yǎng)。
課題來源:浙江省教育廳課題,項目編號:Y201329494,課題名稱:職業(yè)核心能力全程融滲式培養(yǎng)在水利工程專業(yè)中的探索與實踐,主持人:劉述麗
注釋
① 劉進寶.浙江省高職高專院校特色專業(yè)建設項目水利工程專業(yè)建設方案.浙江同濟科技職業(yè)學院,2010.
② 史衛(wèi)朝.高職《機械CAD》課程教學方法探討.科技視界,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