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楊 聞倩
摘 要:律師的職責是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在國際私法領域的涉外合同仲裁條款的設立和應對中,律師作為受托人,所要維護的委托人的利益,就包括委托人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權利和利益,但又不僅限于此,還應當包括委托人可能面對的風險。因此律師幫助委托人規(guī)避風險的作用就顯得尤為明顯。簡單來說,可以把律師的職責歸結為要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而不應當簡單考慮成為委托人“省錢”。
關鍵詞:職責;風險;規(guī)避
《律師法》中規(guī)定,律師的職責是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合法權益,是指委托人可以取得的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權利和利益。在國際私法領域的涉外合同仲裁條款的設立和應對中,律師作為受托人,所要維護的委托人的利益,就包括委托人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權利和利益,但又不僅限于此,還應當包括委托人可能面對的風險。所以,律師作為受托人,在委托人不具備專業(yè)法律知識的情況下,幫助委托人在涉外合同中仲裁條款的設立和應對時,幫助委托人規(guī)避風險的作用就顯得尤為明顯。
但是,由于律師在涉外合同中規(guī)避風險的手段主要是建議委托人購買保險,此時就會出現(xiàn)委托人顧忌增加合同成本,而在保險品種的選擇上“避重就輕”,選擇較為便宜的險種,如果此時律師不能很好地發(fā)揮自身的作用,當一旦出現(xiàn)合同中約定的風險事由時,由于險種選擇的保守性,導致委托人不僅不能減少損失,有時可能陷入違約的境地之中。簡單來說,可以將律師的職責歸結為要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而不應當簡單考慮成為委托人“省錢”。
下面將舉例我國某公司為例,來辨析一下律師職責的選擇方向問題。
我國A公司選擇購買外國B公司大型程控自動工程機械3臺,雙方在合同中約定,此合同中所購機械為國際最新3.0技術標準,對于該機械的檢驗機構約定為德國,該合同中也做出了約定,3臺機械應當以分三批的形式交貨,每批次在分別的交貨后就應當付款。外國B公司提出,為了保正貨款的正常支付,需要A公司提供擔保,A公司以自己全資子公司C公司為A公司在此合同中作為擔保人。A公司和B公司為了規(guī)避法律風險,在合同中約定由香港仲裁機構在出現(xiàn)合同糾紛時,進行仲裁。A公司提出在香港仲裁時以中國法律為準。B公司提出既然合同仲裁以中國法律為準,那么擔保合同的仲裁以美國紐約的法律為準。
在合同雙方履行合同開始后,A公司在收到了B公司發(fā)來的第一臺大型機械后,就將其交由德國的檢測機構加以檢測,檢測后發(fā)現(xiàn)大型機械的技術標準是不符合國際最新3.0技術標準(德國)。對此結果B公司提出異議,因為最新國際3.0技術標準,分為德國和法國兩個標準,在德國檢測,不必然適用德國的技術標準,合同約定的大型機械是否符合法國標準也就不能當然確定。就在此時A公司直接將第一臺機械退回B公司所在地,并不支付價款。與此同時,B公司繼續(xù)發(fā)貨第二臺大型機械,但是A公司認為其有理由拒收。于是B公司依據合同約定條款,向香港仲裁機構提出仲裁請求,要求C公司履行擔保義務支付貨款。
律師建議A公司雖然選擇法律不同,但是應當將違約合同和擔保合同一同提交香港仲裁機構仲裁。但是A公司處于經濟角度考慮,沒有一同提交。由于擔保合同獨立于原合同,所以香港仲裁機構裁決C公司履行擔保義務,應當支付貨款,并且由于擔保合同適用美國紐約法律,同時處以懲罰性賠償2億美元。由于A公司律師沒有堅持涉外合同一般應當承保的“一切險”,而是附和了A公司的經濟考慮,只承保了“平安險”。
一、本案中技術標準約定不明
該合同涉及的大型機械約定為國際最新3.0技術標準,但是該標準分為德國和法國兩個版本,導致該合同的技術標準約定不明。律師在審核此類涉外合同時,應當提醒委托人注意,技術標準是否是國際統(tǒng)一標準。
二、確定檢驗機構的同時也應當確定檢驗標準
該合同雖然已經明確約定了由德國檢驗機構進行檢驗,但是確定檢驗機構不當然等于遵從該檢驗機構的檢驗標準,使用何種檢驗標準,律師也應當提醒委托人注意。
三、仲裁機構和適用法律的選擇
在該案件中,A公司應當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仲裁機構,例如北京的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貿仲)。代理律師在選用法律時,也應當避免選用對自己會產生不利后果的法律。如本案中,擔保合同選擇的是美國紐約的法律,直接導致了本案出現(xiàn)了“懲罰性賠償”這一對A公司極為不利的結果。
四、對于委托人保險的選擇指導
本案中,由于A公司律師沒有堅持涉外合同一般應當承保的“一切險”,而是附和了A公司的經濟考慮,只承保了“平安險”。導致出現(xiàn)巨額損失只能由A公司自己承擔的局面。
維護委托人利益的最佳方式,可以歸結為要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而不應當簡單考慮成為委托人“省錢”。
五、律師的職責
本案中,A公司的代理律師應當在B公司對擔保合同提起仲裁的同時,就向仲裁機構一同提起原合同的仲裁,并將原合同與擔保合同一同合并仲裁。這樣使得原合同和擔保合同成為一體,如果單獨仲裁擔保合同將會使得委托人陷入極大不利的局面中。本案件的最佳處理方式,律師可以在B公司向香港機構提起仲裁請求之前,“先下手為強”主動提出仲裁請求。
在國際私法領域,由于涉及涉外因素的復雜性,委托人由于知識和專業(yè)的局限性,將會把大量的相關事項委托給代理律師處理,如果沒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能和素質,那將不僅僅是能否勝任法律顧問的問題。而本案,正是因為本案的代理律師,未能很好地履行法律顧問的職責,使得A公司處于了極為不利的境地,將面對遭受巨額損失的風險。
參考文獻:
[1]楊杰.律師的職業(yè)角色定位及其職責.山東大學,2010
[2]牛慶軍.中國律師文化研究.西南政法大學,2009(4)
[3]李文峰.律師職責的理論思考.中國律師,1997(3)
作者簡介:
馬楊(1982~ )男,回族,河北省張家口人,遼寧大學,2014級法律碩士(非法學)在讀。
聞倩(1991~ )女,漢族,河北省唐山人,遼寧大學,2014級法律碩士(非法學)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