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奇旭
一、從朗讀開始,培養(yǎng)語感
在訓練閱讀能力的過程中,千萬不能忽視朗讀。教師應該適時適量地給學生布置朗讀任務,讓他們在朗讀的過程中充分地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并且受到文字和情感的熏陶。
1?郾童話和寓言。童話和寓言故事最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也最容易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所以當教師講授這類型課文的時候,應該正確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去深入理解該童話或者寓言故事想要告訴我們的深刻道理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學習《紀昌學射》的時候,教師除了需要向?qū)W生講解作品創(chuàng)作的時間、背景和出處之外,更需要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課文來反省自身,學習課文主人公紀昌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精神,在學習上要刻苦用心,還要有恒心和毅力,這樣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2?郾寫景類文章。語文課本里有很多描寫祖國壯麗山河的課文,比如,《趵突泉》《桂林山水》《拉薩古城》《索溪峪的“野”》等,都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秀美的“山水畫”。這類文章總是用細致且生動的文字進行描寫。在進行這類文章的教學時,教師應該結(jié)合視頻,向?qū)W生展示一些關于該景點的影像資料,同時,教師應該進行示范朗讀,一定要讀得生動并有感情。這樣的教學前奏會給學生們創(chuàng)設一個身臨其境的學習環(huán)境,更有利于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學生們不僅能在生動又富有感情的朗讀中切實感受到該景點的美,同時也能培養(yǎng)閱讀和朗讀的好習慣。
3?郾詩歌。詩歌的一大特點就是韻律強,富有音樂的節(jié)奏感和美感,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詩歌是訓練學生朗讀技巧的最佳方式。教師不僅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去理解詩歌的意思和詩人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還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去朗讀一首詩,朗讀時應該要注意些什么問題。比如,朗讀時要注意重音、停頓和聲調(diào)的抑揚頓挫。例如,在教學《春夜喜雨》《天凈沙·秋思》時,教師要讓學生注意它們感情基調(diào)的不同,一首是欣喜之情,一首是愁苦之情,引導學生在朗讀的時候區(qū)分這兩種基調(diào),讀出詩歌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二、從細讀深入,理解感悟
細讀更能訓練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引導學生進行細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注意對關鍵詞句的理解和賞析。尤其是要教給他們在自己不懂或者是有獨到見解的地方進行一定的批注,這是一種訓練閱讀思維和閱讀習慣的好方式。
1?郾賞析句子。賞析句子不只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還應該對作者的用詞用字、表達方式、思想感情進行一定的分析。例如,《索溪峪的“野”》這一課中有個句子:“這種美,是一種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直插云天,敢戲白云;橫攔綠水,敢弄倩影。”這句話描寫的是具有野性美的索溪峪的山,尤其是“戲”和“弄”這兩個字,用得相當之妙,作者把索溪峪的山擬人化了,描寫就更見生動。同時“敢戲白云”也從側(cè)面突出了山的高,“橫攔綠水”也表現(xiàn)了山的大,且“直插云天,敢戲白云;橫攔綠水,敢弄倩影”這一句給我們的感覺是對仗得很工整,讀起來不僅朗朗上口也很有韻味。賞析不僅可以這樣細細地推敲,也可以進行對比分析,即對比兩個內(nèi)容描寫上比較相似的句子。在內(nèi)容相同的情況下,哪個句子的描寫更加生動傳神?哪個句子的用詞用字更加精準和考究?哪個句子的描寫更加到位?哪個句子表達的感情又更濃厚?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去比較,感受不同的文字描寫帶來的不同的情感體驗。
2?郾分析關鍵詞語。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文章的作者在一些語句中使用的詞語非常有考究,大概是經(jīng)過了很多次的反復推敲,所以才顯得很精準。因此,在引導學生進行細讀訓練時,教師應該提醒學生注意思考這些關鍵性的詞語,仔細體味作者使用這些詞語的用意。換句話說就是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究竟為何要使用這個詞,好在哪里?如果用一個同義詞替換它,可行嗎?會影響表達嗎?例如,在《月光曲》中有這樣一個句子:“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滿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在講這個句子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用筆畫出他們自己覺得關鍵和重要的詞語,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批注,然后在小組里開展討論。
3?郾品味修辭手法。在閱讀時,品味修辭手法也是重要內(nèi)容。作者的描寫究竟是比喻還是擬人?是排比還是夸張?它們各自有什么表達作用?這些修辭手法的使用是否讓文章更加生動形象?同時,在賞析的過程中還要結(jié)合語境進行分析,領悟文章的主題和思想感情。
三、強化自主閱讀,提升能力
興趣,是一切學習行動的動力。所以,想要提升閱讀能力,興趣培養(yǎng)也是關鍵。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多層次多樣化的教學。例如,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教師應該多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且適合學生年齡層次、知識水平的文章推薦給學生。同時利用周圍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多開展一些讀書活動,或者是適時開展一些獎勵式的閱讀問答。這樣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引發(fā)其好奇心和求知欲,達到培養(yǎng)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的目的。
另外,學生的閱讀活動多帶有應付性,因為是教師布置的任務,是課堂學習的要求,所以必須要進行閱讀。盡管很多學生心里不喜歡甚至有抵觸,但是為了完成任務,也不得不去完成。要徹底改變這個狀況就得從根源問題抓起,實現(xiàn)學生閱讀自主化。教師應該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情況,多給學生一些關注和關愛,多引導他們?nèi)绾稳W習。只有在這個方面多花心思,才有可能和學生有深層次的接觸,從而更好地引導他們喜歡上閱讀,真正實現(xiàn)閱讀自主化。
總之,要想更好地優(yōu)化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就要從激發(fā)閱讀興趣入手,著重訓練細讀和精讀,讓學生學會賞析、借鑒、運用,從而達到閱讀自主化和高效化的目的。
(作者單位:福建省羅源縣飛竹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辛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