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春燕
摘 要: 初中物理是初中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隨著初中物理教學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教育部門對初中物理教學的實踐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合理運用小實驗對學生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文對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小實驗的作用進行探討,供廣大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參考,以期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初中物理教學 小實驗 教學應用
1.引言
在初中階段的學習中,物理是一門重要學科,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實際的物理教學中,很多物理知識具有抽象性,單一的知識講解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應用。而初中物理中的小實驗操作簡單、容易設置,在物理教學中應用小實驗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而且能加強物理知識與實際問題的聯(lián)系,進而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該深入認識小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小實驗合理融入物理教學中,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2.小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分析
2.1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在初中物理學習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在物理教學活動中感受學習物理的興趣,才會積極參與到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中,才會主動學習、探究物理知識。初中物理小實驗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很大聯(lián)系,在物理教學中應用小實驗,既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有用性,產(chǎn)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又可以讓學生清楚地看到相應的物理原理,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印象。此外,很多初中物理小實驗有一定難度,學生順利完成實驗后,會產(chǎn)生成就感和滿足感,進而增強學好物理的信心。
2.2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對于初中生來說,物理知識比較枯燥、抽象,學生很難輕松理解物理知識,而物理小實驗可以把抽象的物理知識直觀、生動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輕松理解物理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該把小實驗融入物理教學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中學習、理解物理知識。
2.3有利于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初中物理新課程改革不斷強調(diào),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在初中物理課堂應用小實驗的過程中,學生有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在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對物理原理的理解,而且培養(yǎng)了實踐能力,有利于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
2.4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物理知識,而且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學生以后的良好發(fā)展打下基礎。為此,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小實驗對學生進行教學,在給學生講解完理論知識和實驗注意事項后,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為了取得理想的實驗效果,學生會展開一系列探究活動,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1]。
3.小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3.1小實驗在物理課前導入中的應用。在傳統(tǒng)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一開始就直截了當?shù)亟o學生講解物理知識,忽視了課堂導入的重要性。有效的課堂導入不僅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而且能讓學生盡快進入聽課狀態(tài),提高物理教學效率。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該把物理小實驗引入課前導入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以蘇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十章“壓強”的課前導入為例,在課前,教師事先準備好平時裝酸奶用的玻璃瓶、熱水和一個剝了皮的熟雞蛋,問同學們有沒有什么辦法在保持完好的情況下把雞蛋放入瓶子里。同學們會紛紛猜想,隨后教師進行實驗,先在玻璃瓶中倒入熱水,幾分鐘之后把熱水倒出,然后把雞蛋直立放到瓶口,輕輕一推,雞蛋便會進入瓶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感到很“神奇”,教師隨之引出大氣壓強的概念,自然過渡到課堂內(nèi)容中[2]。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迫不及待地想聽教師講其中的原理,有利于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3.2小實驗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對于初中生來說,很多物理知識和物理原理比較抽象,如果教師一味地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很難理解,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因此,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小實驗,并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動手能力。比如,在蘇科版初中物理才八年級下冊第八章“摩擦力”的教學中,教師在給學生講解一些摩擦力的知識,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實驗,實驗裝置如圖一所示:要求學生拉動彈簧測力計,觀察小木塊與彈簧測力計刻度的變化情況。在實驗過程中,學生不但能自主發(fā)現(xiàn)摩擦力相關的物理知識,而且能鍛煉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3.3小實驗在物理課后練習中的應用。在傳統(tǒng)的初中物理課后練習中,為了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教師給學生布置大量物理練習題,用題海戰(zhàn)術幫助學生鞏固物理知識,但這樣的物理課后練習不但不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且無法培養(yǎng)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利用小實驗提高物理課后練習的有效性。例如,在蘇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三章“光的現(xiàn)象”教學完成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自制針孔照相機。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4.結語
近年來,人們對初中物理教學的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學不僅應該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正確認識小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并合理應用小實驗組織教學活動,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物理課堂教學中,進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石力.基于小實驗,優(yōu)化初中物理課堂教學[J].求知導刊,2015,7(04):136.
[2]王天友.如何搞好初中物理課堂小實驗的探究教學[J].小作家選刊,2014,3(09):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