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英
摘 要: 小學教師一般都會根據(jù)自身的教學風格和自己理解的教學觀念進行教案設計,在設計過程中,如何體現(xiàn)基本的教學問題和教學需求,準確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和系統(tǒng)地規(guī)劃教學策略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小學語文教學設計,需遵循小學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優(yōu)化教學方案,保證學生的素質(zhì)和能力培養(yǎng)?;谝陨侠斫?,本文對小學語文教案設計的基本原則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qū)虒W的改進有所裨益。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教案設計 基本原則 素質(zhì)教育
教師對于教案的設計,可以從根本上反映其整體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對小學語文教案進行設計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通過朗讀、詞素分析、想象、聯(lián)系生活實際等多種方法理解詞語,在品析語言、揣摩,寫法中理解內(nèi)容、學習表達。一般來說,對于學生技能的要求可以在閱讀教學中學習表達方法的研究,可以在多層次、多形式的讀書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詞素分析、想象、找近義詞等方法理解重點詞語,掌握解詞方法和表達的意思,加深對遣詞造句方法的印象。這樣有著明確教學目標的教案設計,才能保證學生受到高質(zhì)量的教學并從中學到相應的知識。在教案設計中,除了對于教學目標明確的表述之外,還需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則保證教案的完整性。下面,我們結合教案實例,對小學語文教案設計的基本原則進行分析。
1.學習內(nèi)容設計
作為小學生語文教案,其基本的原則就是設計中,需要簡明地寫出課堂上需要學生實現(xiàn)的學習目標及需要教師教學的基本知識。作為小學課堂中的基本,知識學習設計是不可或缺的。我們對《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課文設計教案進行分析就可以發(fā)現(xiàn),在教案中,重點指出了在該篇課文的課堂教學中,需要認識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真切、脊梁、家家戶戶、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等詞語。積累優(yōu)美語言,學習運用“應接不暇”等詞語,并且能夠能用恰當?shù)姆椒ɡ斫庹Z句,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了解德國的風情。這樣的教學目標,有利于教師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進行問題教學,保證促使學生高效學習。教師需要跳出思維局限,從學生的角度對教案設計進行考慮,因為教是為了更好地學,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觀察與思考,站在學生學習的角度進行設計,才能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在該教案中,教師首先對學習的知識進行復習,再自然而然地引進新一輪授課內(nèi)容,通過“德國給在此留學十年的季羨林先生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用書中的一句話概括”的問題,引出接下來的教學任務,讓學生閱讀中心句,掌握課文中心,踴躍發(fā)言,開始下面的教學。這樣以復習知識作為一堂課的開始,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思維逐漸活躍,還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對下面的教學起到了促進作用。對于語文老師在課堂設計中的教學目標,還是葉圣陶先生說得最中肯、實在:“語文老師不是只給學生講書的,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一篇文章,學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奧些的地方,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意義,他們就未必能夠領會。老師必須在這些場合給學生指點一下,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啰里啰唆,能使他們開竅就行,老師經(jīng)常這樣做,學生看書讀書的能力自然會提高。”在新的課程教案中,有著如下問題:默讀課文,找出寫奇麗景色的語段,想一想,哪些詞語寫出了景色的“奇麗”?還可以用哪些詞語形容花的多或者美呢?剛才我們感受到了人和景色的奇麗,你從哪些語句體會到了這個民族的奇特?能結合上下文,談談對“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理解嗎?通過對學生進行提問而循循善誘,能夠使他們真正明白文章的意義,而不是重復學習。在理解中,學生不僅能夠品味字詞句和標點的作用,還能夠通過詞語聯(lián)想,感受課文的寫法和主要內(nèi)容,更加方便加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2.學習規(guī)律設計
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有著一定的規(guī)律性和設計性,才能保證學生在學習和理解課文時,更加容易掌握。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是教案設計中最基本的規(guī)律性原則。就《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教案來看,其中抓住“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這一主線,整體感悟,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重點問題──作者在德國看到了一種怎樣奇麗的景色?抓住重點詞語進行體會,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圖文結合感受奇麗美景。在引導學生學完這一部分后,讓學生找出德國人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做法,讓季老先生發(fā)出“多么奇特的民族”這樣的感嘆。這樣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保證了學生在接觸該文章時不止于難以入手,可以從根本角度出發(fā),往更深層次理解。在研究學習規(guī)律中,教師對于教學內(nèi)容要充分了解,保證教學目標制定完成的同時,對于文章學習內(nèi)容進行分類匯總,再以一個線索作為引發(fā)點,令學生們按照思路思考。
3.創(chuàng)新聯(lián)想設計
教學時,除了對于書本上需要傳授的知識進行教授之外,還需要通過該課文進行一系列延伸,令學生的思維可以更加發(fā)散,使其能夠真正做到用心思考,創(chuàng)新聯(lián)想?!蹲约旱幕ㄊ墙o別人看的》的教學教案設計中,學生通過朗讀、詞素分析、想象、找近義詞、聯(lián)系生活實際等多種方法理解詞語,理解“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教師借助多媒體課件展示一朵朵、一簇簇,許許多多鮮花競相開放的畫面;理解“莞爾一笑”,課件展示五一少女微笑的畫面;理解“應接不暇”,讓學生通過找近義詞、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再運用“應接不暇”;通過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給予學生美的享受,加深對詞語的理解,令學生的思維更加發(fā)散,創(chuàng)新和聯(lián)想能力增強。一般來說,這樣的教案設計能夠更加深刻地表達出教師的教學思想,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在文章學習中的聯(lián)想能力得到了提高。這樣,這堂語文課就變得更加充實,之后,可以設計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接受了課外知識的引導,不僅達到學習目的,創(chuàng)新思維也被開發(fā)。
4.結語
上文在進行小學語文基本教案設計的基本原則描述中,利用了《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文章的教案進行講解,我們在講解時可以發(fā)現(xiàn),教師對于教案的設計,直接決定了其教學過程中的思想和流程。無論是對于學習、規(guī)律還是創(chuàng)新聯(lián)想方面的教案設計,都需要循循善誘地講解和教授,這樣的基本原則,才能保證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學到了方法。
參考文獻:
[1]李倩倩.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中的價值觀問題及對策[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04):89.
[2]許培卿.從課程開放視角談小學語文作業(yè)設計[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05):112-113.
[3]李晨.小學語文課程綜合性內(nèi)涵的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3.
[4]張阿龍.小學語文課程視野中的兒童文學及其教學[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
[5]顧艷云.問題,語文教學設計與實踐的靈魂[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09):12-13.
[6]張廣博.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整合的教學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7]魏上焜.小學語文教學設計中的學情分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