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鴻
摘 要: 幼兒教育生命價值取向是現(xiàn)代教育中的價值傾向,重在強調培養(yǎng)幼兒對生命的認識,包括自身生命和自然界其他生命,旨在培養(yǎng)幼兒生命情懷,促進幼兒生命和諧發(fā)展。但在具體教育實踐過程中,很多教育者對生命教育的意義不甚明確,對“生命”與“價值”的理解有失偏頗,而且生命教育缺乏有效的實施過程。為此,必須對癥下藥,教導幼兒正確認識生命、敬畏生命,并積極感受生命。
關鍵詞: 幼兒教育 生命價值 重要性 敬畏
一、幼兒教育價值取向的沿革及生命價值取向的確立
所謂教育的價值取向,就是教育教學中的選擇偏重點,是與教學目標相輔相成的教學傾向。幼兒教育的價值取向根據(jù)社會環(huán)境和人才需要而定,在不同歷史時期,側重點有所不同。中國在封建社會時期的辦學只屬于貴族階層,且在宗法制的背景下對孩子的培養(yǎng)主要是貴族禮制教育,所謂“三歲入小學”,學習灑掃、應對等基本禮儀要求;秦以后進入封建時代,以儒家文化為正統(tǒng)思想,對幼兒的教育主要以儒家核心觀點即家庭倫理觀為主,教小孩謹守孝悌法則,所謂孝悌是為仁之本;進入近代社會,國家處于危急存亡之秋,受西學東漸的影響,一些進步人士開始仿照西方教學模式開辦幼兒園,側重幼兒情懷和才能培養(yǎng);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對教育進行了新的整改,有了一些系統(tǒng)的教育價值取向研究,重在培養(yǎng)兒童綜合素質。在重視知識學習之余,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強調給孩子一個天真的童年,不要給他們過多學習壓力。生命價值取向就是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中慢慢形成的,重在強調培養(yǎng)幼兒對生命的認識,包括自身生命和自然界其他生命,旨在培養(yǎng)幼兒生命情懷,促進幼兒生命和諧發(fā)展。
二、幼兒教育生命價值取向的不足之處
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從事幼兒教育的工作者雖然已經(jīng)認識到幼兒生命價值取向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是學習價值取向、道德價值取向等占據(jù)主導地位,主要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一)對生命教育的意義不明確。
注重幼兒教育的生命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幼兒生命意識,培養(yǎng)他們對生命的正確認識,從而從內心生起自然的生命情懷,學會珍惜生命、關愛生命,并由己及他,學會與自然界其他生命和諧相處。但一些教育者只注意到生命教育的“保養(yǎng)”功能,教會小孩子保養(yǎng)自身,并沒有全面認識到生命教育的核心意義。
(二)對“生命”與“價值”的理解有失偏頗。
“生命”是自然的存在形態(tài)。中國古代哲學最重視的是天命,其次是人的生命,所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v觀中國古代整個教育史,都是在生命教育影響下進行的,只是沒有形成全面的教育理念?,F(xiàn)代教育者往往割裂“生命”與“價值”的聯(lián)系,沒有在教學中貫徹生命價值理念。大多數(shù)人認為生命教育固然重要,但并沒有實際教育價值,曲解生命與價值的聯(lián)系。
(三)生命教育缺乏有效的實施過程。
幼兒教育生命價值取向研究已經(jīng)形成一套相對完整的理論體系,但在實踐過程中,一些教育工作者沒能將生命價值教育和教育教學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因此對幼兒的生命教育效果并不明顯,幼兒和以前一樣,停留在學習和游戲層面,很少有人形成對生命的正確認識,更不用說對生命的關懷和敬畏了。
三、幼兒教育生命價值取向的滲透式教學
認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之后,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將生命教育貫徹到實際教學內容中,培養(yǎng)幼兒生命意識和生命情懷。
(一)認識生命,以尊重幼兒生命特性為一切教育活動的開展基礎。
幼兒教育生命價值取向的第一層目標,就是教導小孩正確認識生命,這一教學目標的基礎是教師正確認識生命,并尊重不同幼兒之間的生命特征差異,遵循他們的生命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合理教學。首先是健康教育,幼兒健康意識比較薄弱,很容易在游戲過程中感染細菌和病毒,因此教師要針對這一特點重點指導;其次是心理教育,考慮到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教師應注意教學趣味性和形象性。
(二)敬畏生命,教導幼兒形成正確的生命意識。
中國最偉大教育學家孔子有一句名言:“君子有三畏:一畏天命,二畏大人,三畏圣人之言?!惫糯f的“天命”其實就是與天相應的自然,敬畏天命就等于敬畏自然,保全自身長足發(fā)展,這里面的另一層意思就是對生命的愛護。自西方進入工業(yè)社會以來,一味鼓吹征服自然,最后終于認識到自然是不可征服的,人應該敬畏自然界的生命存在,才能和自然和諧相處從而保全自身。因此,幼兒生命教育應該讓他們認識到生命的偉大,同時意識到自己生命的渺小,時時懷有敬畏之心。
(三)感受生命,享受生命的活力和樂趣。
感受生命時刻發(fā)生在生活中,也是幼兒能真切體會到的感受。如春暖花開之際,可以利用自己的嗅覺聞到百花開放的香味,可以看到姹紫嫣紅的花海,這其實就是一種生命的體驗,正因為有了生命,才有了這些奇妙的感受。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走進自然,善用自己的感官感知周邊一切,從而學會珍惜自己擁有的生命財富,在擁有生命的時候享受生命活力和樂趣。
四、結語
幼兒教育生命價值取向經(jīng)過不同時代的教育發(fā)展,最終成為一種科學的教育取向,對當今幼兒教育開展有很大啟發(fā)和實際意義。但在具體教育實踐過程中,一些教育者對生命教育的意義不甚明確,對“生命”與“價值”的理解有失偏頗,而且生命教育缺乏有效的實施過程。針對這一情況,教育者要從“認識生命”、“敬畏生命”、“感受生命”三方面入手,切實加強對幼兒的生命教育,促進幼兒生命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林梅梅.幼兒生命教育的現(xiàn)實考察及策略思考[D].山東師范大學,2010.
[2]李穎盾.論教育的生態(tài)價值取向[D].山東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