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剛
摘 要: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過分強調教師的教,現(xiàn)代課堂教學要求提升課堂教學效益,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而分組教學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作為現(xiàn)代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從而有利于學習,有利于規(guī)范,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是學生活動與探究的關鍵。課堂活動與探究問題的設置是學生有序活動的保證,應認真組織學生活動,防止學生渾水摸魚,注重活動探究的評價方式,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關鍵詞: 分組機制 創(chuàng)設情境 活動探究 評價方式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過分強調教師的教,以教為中心,學生圍繞教師轉,先教后學,學生只能復制教師講授的內容,教多少,學多少,真正做到拷貝不走樣,使學生喪失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現(xiàn)代課堂教學要求充分挖掘課堂教學中的心理因素,運用恰當?shù)慕逃虒W方法,調動師生的主觀能動性,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確立與素質教育相一致的教學原則,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提升課堂教學效益,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而分組教學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作為現(xiàn)代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為基本特征,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心理和行為進行組織控制,從而有利于學習,有利于規(guī)范,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
新時代的化學教師要緊跟教改的步伐,就應該轉變角色,努力將教學改革運用到實踐中。分組教學是現(xiàn)代教學的一大特色,同時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手段。那么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應該如何分組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1.避免分組的隨意性,這是分組的大忌。教師應充分了解全班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知識水平、智力水平、學習能力、學生的性格等,然后遵循平衡的原則進行分組。(1)性別平衡:即男女比例要相當。(2)學生性格要平衡:即性格內向學生與性格外向學生要合理搭配。(3)智力水平平衡:即成績好中差學生的分配要合理。(4)道德品質平衡:即學生在學習和紀律上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個人品質的平衡。讓學生明確自身在小組中的地位,找到自己的學習目標,提高小組在課堂教學中的展示效率,統(tǒng)一評價標準。每組推舉一名小組長,負責整體把握小組的學習紀律衛(wèi)生,明確組員分工,本著發(fā)揮特長相互幫助的原則,爭取小組的團體進步。
2.明確評價方案。評價方案太籠統(tǒng)會給學生提供渾水摸魚的機會,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應該把評價細化,除了教師評價外,還要有學生評價,小組互評,并進行打分量化,得分高的為本節(jié)課明星組。每月進行總結,得分高者為本月明星,進行全組獎勵。期末再進行整體總結,得分高者為年度明星組,再進行更大力度的表揚。這樣就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大幅提高,每個人都成為本組的主人、形象的代表,在班級中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二
分組教學是現(xiàn)代高效課堂的基本模式,它是以學生為主體的開放式教學模式,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促進學生發(fā)展。在課堂上應如何開展分組教學呢?
1.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是學生活動與探究的關鍵。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獨立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實際教學問題,取得更大的教學收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營造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主動學習,合作探究,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課堂活起來、動起來,讓學生參與教學,主動探究新知的形成過程,并把自己的探究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教師應提前設置好預習內容,準備好課堂中所用的投影或多媒體課件,并編制好分層問題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合作中有事可做,并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加強小組管理,解決問題,分層處理責任到人,提高參與中的責任意識。
2.課堂活動與探究問題的設置是學生有序活動的保證。高中化學新課程正在全面實施,以探究為核心的多樣化的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教和學的方式。用探究的方法學習化學能最大限度地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得到發(fā)展?;瘜W課堂上學生是圍繞化學核心問題展開探究活動的,為了解釋問題,得出結論,有意識地設計實驗,獲取證據(jù),然后根據(jù)事實和證據(jù)對問題進行解釋,再通過與他人進行比較,評價自己結論的合理性,并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解釋。最后學生要交流和論證他們所提出的解釋??梢姀膯栴}的提出,圍繞問題解決方案的設計,到問題的解答和結論的得出,所有問題的選擇和確定十分重要。
在一節(jié)具體的化學課上,涉及的化學知識可能很多,可能都是學生應該掌握的內容,而學生又不可能在一節(jié)課上進行多個問題的探究活動,這就需要教師從這些知識中篩選出探索價值較高的知識點,再結合具體的情境設計成具有層次的問題。這樣教師能抓住既是重點又是難點的內容,組織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則是最理想的。例如氯氣的化學性質一節(jié)教學中,面對該節(jié)學習內容中關于氯氣的知識點很多,如氯氣的物理性質,與非金屬反應,與金屬反應,與水反應,與堿反應等,教師可選取氯氣與水反應的化學性質為核心,利用氯水的制取與次氯酸的分解反應課件為情景,通過對其進行科學性的探究。在結論的獲取中,在方法的體驗中,在情感的培養(yǎng)中學生認識到了氯氣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性質,認識了氯氣的物理性質及次氯酸的化學性質和氯水的性質。從而進一步確立了成分決定性質的化學推理過程,掌握了活動探究的方法。
3.認真組織學生活動,防止學生渾水摸魚,形成分組教學的花架子。探究性學習是一種教育民主的追求,絕不能以所謂的優(yōu)等生為尺度,也不試圖建立作為評價標準的模式,而是面向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和具體性,它注重學生探究過程中思維方式、個人體驗及對信息的處理和整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探究的過程要比探究的結果更重要,從生活走進化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從化學走向社會,并學以致用,在化學課堂中學生活動與探究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要時刻觀察、聽取學生的反饋信息,讓每個學生都充分參與,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在參與中體會探究過程的艱辛,以及每一步前進帶來的情感愉悅,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和品質。
4.注重活動探究的評價方式,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也是探究性學習的主體,面向主體分層設計,分層推進,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理解尊重學生,以真情和信任感染學生,以贊許和肯定激勵學生,發(fā)揚民主教學,給每一位學生平等參與的機會,充分思考提問質疑的空間,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發(fā)表不同的見解尋求不同答案,使學生的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fā)。不要因為學生探究過程或探究結果錯誤就批評學生,而要先肯定其在探究過程中的閃光點,然后幫助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引導學生理清探究的思路,從而使學生進行正確的探究活動。
總之,分組合作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重要學習形式,也是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人際交往的重要手段,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努力研究,才能使這種學習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參考文獻:
[1]教育實踐與研究.談化學課堂探究活動核心問題的選擇和設計.
[2]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高效分組教學的重要性.
[3]學苑教育.分組教學在化學課堂上的嘗試.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