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江
我校初中思品課分層施教教學成效顯著,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使我校不斷壯大,名聲傳揚。多年來,我校在山區(qū)中學生源較差的情況下,緊緊抓住“初中思品課分層施教,推動學校義務教育優(yōu)質發(fā)展”這一契機,以提高教育質量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本校成為我縣一所上規(guī)模、有競爭力、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璀璨明珠”。下面談談我在初中思品課中分層施教的一些做法。
初中思品課新課標提出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初中思品課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非常明顯,這里強調的是學生的個體、自主與有效參與。在初中思品課閱讀教學中要貫徹和落實這一指導思想,實施素質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是新課標要求改進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要邁好這一步,首先就要承認學生的差異。為此,在初中思品課分層施教課堂教學中,必須改變過去那種“少數(shù)尖子撐場面,多數(shù)學生作陪客”的被動局面,采用“區(qū)別對待,分層施教”的教學策略,讓每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努力提高他們的有效參與度,從而逐漸縮短學生之間在認知領域方面的過大差異,讓不同層次學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線上得到較好的發(fā)展。
一、初中思品課分層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激發(fā)參與興趣
古人云: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梢姏]有興趣的強制性教學,勢必會扼殺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自然不會樂學。只有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建立具體適當?shù)膶W習目標,才能使他們變“被動式接受為主動式探求”。在閱讀教學中,根據(jù)學生客觀差異,采取初中思品課分層施教的辦法,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循序漸進的可接受目標,可以增強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的信心,激發(fā)他們主動參與初中思品課教學的興趣。
例如,初中思品課《揚起自信風帆》一課的教學,在對“我能行”典型事例進行分析、感受時,可以圍繞重點訓練項目制定總目標和分目標??偰繕藶椋簩W習體會我能行的自信心。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分目標。目標層層遞進,不同層次的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和基礎按分目標選擇。這樣做分解了學生悟“自信心”的難點,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性和對教學內(nèi)容的易接受性,使教學效果及學生參與達到最佳,尤其使基礎較差的學生覺得我能悟出,讓中等生感到我能行,滿足優(yōu)等生試一試就會成功的愿望。
二、初中思品課分層施教訓練,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參與機會
初中思品課基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智力因素的差異及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有強弱之別。如果對每個學生的訓練都同一標準,則勢必強者興趣過剩,弱者畏難掃興。在初中思品課閱讀教學中采取分層訓練的方法,既能保證每個學生都進行基本要求的統(tǒng)一尺碼的訓練,又有因人而異訓練的兼顧,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參與訓練的機會,激發(fā)興趣,提升整體水平。
1.分層次“訓”,異步參與。
在初中思品課閱讀教學中,“訓”要有價值,課堂提問則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問得“合時宜”能燃起每個學生思維的火花,疏通其思維的流程,進而使不同層次學生一步實現(xiàn)同一訓練目標。
例如:上《感受法律的尊嚴》一課時,讓學生上網(wǎng),聽法律知識講座,更好地、更直觀地理解法律知識。讓全班學生都有參與機會,達到“異曲同工”之效,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2.有側重“練”,同步參與。
初中思品課每個學生所處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是不同的,為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跳一跳,摘果子”,設計“練”時有所側重,可以采取“分食制的辦法”,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練”。
例如:教完《感受法律的尊嚴》一課時,設置這樣幾個爬坡似的練習題:(鞏固題)要求學有困難的學生掌握本文的基本內(nèi)容,了解法律的尊嚴的基本知識;(提高題)要求中等生想一想《感受法律的尊嚴》舉哪些常見的實例說明;(發(fā)展題)要求優(yōu)等生根據(jù)所學知識,以“感受法律的尊嚴”為標題,聯(lián)系生活實際,寫一篇小論文。
這樣的設計,既避免了成績好的學生“吃不飽”,成績差的學生“吃不了”,又減輕了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效率。
三、初中思品課施教評論分層,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參與的樂趣
初中思品課評價具有導向、激勵的功能,新課標指出評價“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初中思品課學習和教師的教學”,“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不難看出,初中思品課分層施教評價對教學效果的評價以前一直都是以學生的考試結果為主,以教師的講課評價為輔,學生很少參與。大部分人都忽略學生參與教學效果的評價的作用,特別是在初中思品課閱讀教學中,如果發(fā)動學生參與教學效果的評價,則對他們的閱讀能力的提高、對他們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初中思品課教學中,學生參與教學效果的評價,是以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學習積極性,最大限度地增強每個人的成功感為前提,“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金礦脈’”。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以不同起點為標準的相應評價照樣能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有利于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從而保持他們良好的心態(tài)和學習的自信心。
初中思品課分層評價與分目標相適應,能較好地發(fā)揮評價的激勵性。例如基礎較差的學生一旦達到分層目標的要求,教師要適時地肯定、適度地鼓勵性評價,以成為推動學生不斷進取的催化劑;又如讓學生養(yǎng)成一種習慣——對平時少發(fā)言的,只要有說就給以掌聲鼓勵;對發(fā)言中的學生,只要有一兩句自己聽了覺得好或精彩的,就可以以掌聲表示贊同或鼓勵,讓學生樹立更強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促進學生相互討論切磋。
總之,在初中思品課教學過程中進行目標分層、訓練分層、評價分層,既符合新課標提出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的要求,又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學習時的某些心理障礙,激發(fā)學習欲望,逐步形成學習活動時的最佳心理發(fā)展過程。實踐證明,初中思品課分層施教有利于提高山村學生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