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榮國
摘 要: 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關鍵是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體育的優(yōu)勢,大膽創(chuàng)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貫穿于學校體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只有不斷探尋滲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德育滲透的作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 德育教育 以學生為本 小學體育
在體育教學中既要發(fā)揮其德育滲透的優(yōu)勢,有效利用其可能性,又要根據事態(tài)形成發(fā)展過程適時教育,因此每位教師都應當在課中把握住有利時機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質,具體途徑與方法如下:
一、根據教材的特點注意引導教育
學校體育教材分為理論和實踐兩大部分,理論部分的教材內容都有鮮明的思想性。如體育的目的和任務,可以提高學生對體育的正確認識,樹立為四化建設鍛煉好身體的思想,把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為實現(xiàn)新時期總任務作貢獻結合起來;科學鍛煉身體的原則和方法可以啟發(fā)學生敢于在各種不同條件下堅持鍛煉,提高身體對自然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因此,體育基本理論教材是教師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體育教材的實踐部分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屬于體育運動的技術。每個技術動作都有自己的特點,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學中的各種教學因素,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如:教授各種器械體操、跳躍項目便于培養(yǎng)學生勇敢精神;籃球、排球項目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維護集體利益,自覺遵紀守法和勝不驕、敗不餒的優(yōu)良品質;練習中長跑可以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如我在教授中長跑時,把技術動作認真講解示范并提出了練習要求,注重強調思想教育因素,克服緊張、畏懼和怕苦心理,運用心理暗示法,暗示自己體力好,感覺也不錯,達到穩(wěn)定情緒的目的,用注意力轉移法,使其把注意力轉移到調整呼吸的節(jié)奏上,這樣既促使他們充滿信心地完成任務,又使他們在努力完成任務時進一步磨煉意志品質。
二、教師的儀表和教師的語言
在體育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關鍵在于教師的言傳身教,教師必須提高自身修養(yǎng)和素質。教師應舉止大方,談吐文明,教學中,講解清楚、示范規(guī)范、言行一致,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達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親其師,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這兩句話同樣證明良好的德育形象在課堂教學中的深刻意義。體育教師既要有一般教師計策嚴肅的風度,又要充分體現(xiàn)其職業(yè)的特點——健康而朝氣。教師通過儀表感染學生,增強學生對儀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確認識。
教師用語要文明、簡練,應有較強的邏輯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級庸俗。教師通過自己的語言影響和感染學生,使學生養(yǎng)成文明用語的良好習慣。
三、結合教材特點進行滲透
課堂中,選擇合理、科學的組織教法,教材的靈活應用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xiàn),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善于把學生的心理活動和身體活動結合起來,尊重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課堂的組織教法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獨立性、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和熱愛美、鑒賞美、表現(xiàn)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養(yǎng),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
例1:大地復蘇的春季,許多學校為了保護草坪,常用柵欄和繩子將草坪圍住,形成一道“不雅”的風景。如果我們在此時的體育課的準備部分經常讓學生吟誦“小草才露尖尖角,我的腳下把情留;等到綠草如茵時,我在上面跑跳投”的詩句……那么能想象,無論是操場還是同學們的心中,都已經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含有保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德育目標,入情入理,自然會撥動學生的心弦。
例2:在三年級下冊《模仿動物走》中,我只示范了兩個動物的模仿動作,之后,就安排讓學生自己模仿、自己想象動作進行練習5分鐘。在這5分鐘里,學生模仿了各種動物形象,并且有的學生還模仿動畫片中的英雄人物和動物玩起游戲,使整堂課保持濃厚的運動氛圍。
例3:在擲壘球教學中,有幾個學生的動作不正確,用直臂擲遠,還認為這樣的方法擲得最遠,不改動作。就此,我用形象的例子說明了發(fā)力原理,鞭打動作的科學性……此后,學生逐漸改進了動作,成績有了明顯進步。
例4:在課堂學習方法形式上,允許學生自己創(chuàng)新。在跳繩和呼啦圈教學中,在完成課的要求后,有幾個學生自己玩起了繩子和呼啦圈。我并沒有批評他們,還表揚了他們,依次讓全部學生進行了創(chuàng)造練習,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
四、處理好德育教育中“形”與“質”的關系
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時一定要摒棄形式主義,摒棄理論空話與教條,認清新時期德育教育的基本問題,不能夸大或只做表面文章。在這里,有必要再提出體育教師的道德人格問題,因為它決定教師能否以身作則,以身立教。由于體育教學的特殊性,與其他學科教師相比,體育教師與學生之間更存在一種“親密性”,在這種“親密接觸”中,體育教師可能比其他教師更多一份人格暗示與輻射。因此,體育教師要以自己語言的優(yōu)美、行為的文雅、生活的樸實、衣著的整潔、態(tài)度的積極、思想的進步和作風的正派,耳濡目染。所以,體育教師首先應具有希望在學生身上建構起來的普通公民道德,還必須具備希望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養(yǎng)成的一些特有的良好品質(如尊重他人、公平競爭、敢于爭先、民主、果敢等)?!吧碚秊閹煟瑢W高為范”,教師必須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地完善自己??梢哉f,當體育教學中的“育”與教師人格不一致時,真正起到有效教育作用的只能是在言傳身教中的教師的道德修養(yǎng),而不是“育”。最后,在宣揚與實現(xiàn)“快樂體育”的同時,在體育教學中落實德育教育完全可以成為一種“愉快德育”,成為一種樂于接受的德育,一種讓學生個性盡情舒展的德育,一種能促使學生健康人格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德育。
因此,體育教師首先應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儀表,以良好的教態(tài)、文雅的評語、強烈的事業(yè)心、認真的工作作風影響、感染學生,使之成為一種感性的、潛移默化的巨大力量,從知、情、意、行等方面影響青少年的成長,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另外,由于職業(yè)的特點,體育教師既要不斷加強政治、專業(yè)理論知識學習,又要加強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掌握,更要加強身體素質訓練,不斷提高運動技能、技巧,使自己的教育水平適應二十一世紀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