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玲 肖婧
摘 要: 為了更好地提高《VB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效率,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實踐能力為出發(fā)點,本文進行了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等方面改革的探索。
關鍵詞: VB程序設計 教學改革 實驗教學
Visual Basic(VB)語言是一種結構化的、面向對象的、包含協(xié)助開發(fā)環(huán)境的事件驅動為機制的可視化程序設計語言,是目前高級程序設計語言中相對簡單易學的一種語言,被作為各大高校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基礎程序設計課程。VB課程開設學期大多在第3學期,學生前期多數沒有接觸過此類程序設計語言。如何讓不同專業(yè)、不同基礎的學生盡快掌握這樣一門邏輯性強、枯燥抽象的程序設計語言,是廣大計算機教師亟待解決的研究課題。
1.VB教學存在的問題
VB程序設計語言雖然簡單,但是對于初學者來說,該課程內容抽象枯燥,不好理解。VB程序設計課時設置一般為每周1節(jié)理論課,1節(jié)實驗課,理論課在多媒體教室講授,課堂上的講授采用灌輸式教學,課時較短,理論知識講解過多,學生來不及消化。實驗課在電腦機房操作,學生聽完一次理論課后至少要一天才能上實驗課,這樣導致學生在理論課聽到的內容已經忘記了許多,接受知識的效果不好。理論課程信息量大,實驗課上又得不到知識點的鞏固,慢慢問題積累越來越多,最終使學生失去對這門課的學習興趣,甚至失去對該課程學習的信心。
2.VB程序設計實驗教學的改革探索
2.1明確教學目標
作為教授這門課的教師,我們首先應該明確VB程序設計課程教學的目標,不能照本宣科,考慮學生從這門課中能學到什么。由于在開設VB程序設計課程之前,學生沒有接觸過計算機語言,因此我們應該將教學目標定位于讓學生從簡單問題出發(fā),設計解決一些簡單問題的算法,編寫程序代碼實現(xiàn)算法并解決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編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
2.2教學方法的改革
傳統(tǒng)的VB教學采用老師講、學生聽,以教師為主體的單向灌輸的教學模式。學生對于這種主灌輸式的教學不感興趣,缺乏學習動力,學習效果不好。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我們必須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要做到以下三點:首先,在講解新的知識點之前,應該給學生演示一個引例,讓學生明白這節(jié)課要講解的知識點,以及這些知識的用途。這樣就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應該創(chuàng)設良好的師生互動的教學情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出問題,并對學生進行引導,鼓勵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師生共同參與教學。這樣不但活躍了課堂氛圍,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更幫助學生形成了正確的程序設計思想和編程習慣。最后,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印=處煈摼脑O計教學案例,案例的設計要考慮面對不同專業(yè)及民族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因素,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3精心設計案例,改進傳統(tǒng)實驗內容
VB的理論教學通過案例來組織,案例教學的好壞、質量的高低,取決于案例選取是否恰當[1],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和選取案例。案例的設計內容應該考慮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專業(yè)相關聯(lián),這樣的案例才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學生通過案例教學,不但提高了學習興趣,掌握了相關知識點,而且增強了教學效果。
在數年的VB程序設計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剛開始上實驗課的積極性很高,到后面就表示厭倦,主要原因是學生按照實驗教材輸入代碼,然后運行完成實驗,實驗內容枯燥,學生逐漸喪失學習這門課的興趣。目前大多數實驗內容按教材章節(jié)知識點孤立設計,實驗內容之間缺乏貫穿性和系統(tǒng)性,脫離實際生活。為了提高學生對實驗的興趣,教師要花大量時間和心思設計每一章的實驗內容和綜合實驗項目[2],內容要貼近實際生活。針對不同對象、不同層次的學生,每個章節(jié)知識點的實驗內容和綜合實驗項目都分成容易、中等、較難個級別,供學生自行選擇。通過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學習,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會得到很大提高。
2.4改進教學模式
為了防止學生在電腦前不聽課玩游戲,強化學習效果,教師在理論授課時可使用紅蜘蛛多媒體網絡教室,通過軟件里面的教師演示功能來授課,該軟件可以鎖定全部計算機屏幕,也可以監(jiān)視學生的屏幕。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有異常操作,教師就可發(fā)送提醒信息或鎖定計算機。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習,逐漸會對這門課提高學習興趣,在理論課上聽到的知識點立即得到了實踐鞏固。
2.5優(yōu)化考核辦法
首先,以學生的主動性和自學能力培養(yǎng)為出發(fā)點,增加實踐操作在考核中的比重,將平時上機實踐操作完成情況作為考核指標。其次,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出發(fā)點,將學生分組,完成一些綜合創(chuàng)新性實驗,將完成情況納入考核。最后,將以前的平時成績占30%+考試占70%的形式變?yōu)槠綍r占30%+綜合練習35%+考試占35%的形式,這樣更能公平公正地反映學生的實際水平。
總之,在VB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嘗試和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尋找出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熾.運用案例教學提高教學實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9):4-6.
[2]李艷.項目教學法在模擬電子技術課程中的應用[J].今日南國,2010(169):56-57.
基金項目:石河子大學教育教學改革項目(KG-2013-22)。
通訊作者:肖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