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莎
摘 要: 作者通過開一堂校級公開課的親身經歷,詳述一節(jié)45分鐘的英語公開課的整體教學設計,然后從課程定位、教學內容和方法及創(chuàng)新的教學活動設計方面進行教學反思,希望和教學同仁們共同探討并實踐高效的行業(yè)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以推動高職英語教學改革。
關鍵詞: 公開課 高職教育 行業(yè)英語教學 商務職業(yè)英語 教學反思
引言
完成日常的英語授課對于一位從教十余年的英語教師來說輕而易舉,但是要上好一堂公開課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也就是說,在授課之前,教師需要精心地備課,設計教學內容和方法。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提出“優(yōu)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徐巧萍,2010),由此可見,教學反思對推動課堂教學改革,促進教師發(fā)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012年筆者參加了第九屆全校講課比賽,通過一堂《商務職業(yè)英語》公開課,有幸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課后筆者進行了自我總結和反思,也與教學同仁們探討了如何推動高職行業(yè)英語教學的改革,現期待獲得更多教師同行的批評和指正。
1.公開課的整體教學設計
在本堂45分鐘的英語課程里,筆者選擇的教材是《商務職業(yè)英語》,授課的單元主題是“商務旅行”,筆者的教學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技能上。本次課的教學目標如下:使學生掌握基本與商務旅行相關的詞匯;了解出境商務旅行的一般步驟;熟悉商務旅行中在機場的常用對話;有效使用語言交際技能通過海關;掌握商務基本知識,即海關條例中規(guī)定的納稅和征稅商品。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筆者運用任務式語言教學原理,設置了一系列學習任務,課程具體內容安排分為四大模塊:(1)學生的現場表演;(2)熱身活動與頭腦風暴;(3)視頻教學和情景口語模仿;(4)布置課后作業(yè)和交代拓展的自主學習網站和資料。教學實施進程如下:
2.公開課的教學反思
整堂課師生互動很多,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情景表演生動有趣,筆者從公開課中獲得很多高職英語教學的啟示。通過對照公開課的評價要素(如教學基本功、目標定位、教學設計、教學效果、教學風格,以及是否特色教學和體現學科特點等),筆者的教學反思如下:
2.1課程定位準確
《商務職業(yè)英語》課程屬于行業(yè)英語學習的范疇,它與基礎英語學習有很大差異,筆者參賽時準確把握它的課程定位。我校高職英語的課程設置如下:第一學年開設高職高專英語(分為基礎英語和職業(yè)英語各一學期),第二學年開設專業(yè)英語。《商務職業(yè)英語》課程開設在第一學年的第二學期。這門公開課的課程教學對象是我校經貿學院各專業(yè)(如:物流管理,連鎖經營、營銷、企業(yè)管理等專業(yè))學生。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出在英語環(huán)境下具備簡單的商務運作和商務交際能力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在外資企業(yè)、涉外企事業(yè)等單位從事英語環(huán)境下的商務貿易等方面的基本公關接待服務和管理工作。
2.2教學內容選擇合理
教學內容選擇必須符合教學對象的需求,同時難易程度必須遵循教學對象的學習認知規(guī)律。因此,教學內容的合理選擇事關重要,它決定著教學的成功與失敗,筆者認為教學內容的選擇不能完全局限于一本教材,必須充分考慮兩個方面的因素。
(1)高職生的特點
高職生普遍動手能力強,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相對薄弱,他們思想活躍,情感豐富,個人意識較強,對待事物的感性認識多于理性認識。所以,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情緒化較強,對感興趣的東西學習積極性較高;而對于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習的效率較低,甚至會有抵觸情緒。學生對課程中的實踐性環(huán)節(jié)的學習興趣明顯高于理論知識,所以,筆者希望通過加強課堂實踐活動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2)高職英語教育的特點
《高職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強調指出:高職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職英語的教學內容應突出實用性和針對性,側重職場環(huán)境下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體現“以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夠用為度”的教學思想。
綜合以上兩點,課堂教學內容必須具有典型性,即內容的選取要做到“少而精”、“用得著”,內容要與經營環(huán)境、業(yè)務環(huán)節(jié)和涉外交際活動密切相連,與職業(yè)崗位密切相關,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普遍的指導性和廣泛的適用性。
2.3教學活動設計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靈活多變
本堂英語課的教學方法采用當前語言教育界比較認可的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它的特點是:強調學習的過程,力圖讓學生通過完成真實的生活任務參與到語言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親身經歷,使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有深刻的印象,從而讓學生形成運用英語的能力。任務型教學法克服了以功能為基礎的交際教學法不重視過程的不足(D.Nunan 1989)。
筆者采用的教學方法即以任務驅動為主,情景、交際、討論、講授、項目活動等為輔,突出教師和學生的雙主體作用。在公開課上,筆者運用任務式語言教學原理,設置了一系列學習任務,針對每個任務環(huán)節(jié)采用了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
總之,本堂英語課,筆者的最終教學目的是希望根據高職英語教學的特點,圍繞專業(yè)教學,奉行“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教學指導原則,保證學生“學一點,會一點,用一點”,以經貿職業(yè)核心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采用任務驅動和項目導向為手段,強化語言的輸入、輸出能力。
3.公開課的推廣與應用
總結和反思本堂英語課,筆者覺得它還存在一些問題,對本堂公開課的推廣和應用存在少許疑慮,有待和教學同仁們一起進行教學實踐的檢驗和修正。比如筆者在這堂英語公開課教學實踐中有大膽的嘗試,邀請英語口語水平較好的學生進行模擬的場景表演,課堂教學氛圍比較熱烈,至于能否在同學中真正起到示范的作用,還有待實踐的檢驗和教學改革的深入研究??傊?,通過一個多月的授課準備,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教學設計方案,筆者最終完成了本次公開課的展示,受益匪淺。由此可見,課堂教學實踐和反思是改進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和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結語
隨著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繼續(xù)深入,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越來越受到關注。有效的課堂活動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認知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語言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湯杰禮,龐高飛,2011)。如何上好一節(jié)課是每個老師都在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我們應該從教師的備課和上課、課堂教學效果及課后對學生是否掌握知識的檢驗與評估等多方面來綜合評價。
參考文獻:
[1]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姜大源.論高等職業(yè)教育課程的系統(tǒng)化設計[J].中國高教研究,2009(4):66-70.
[3]教育部高等學校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職業(yè)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http://wenku.baidu.com/view/3665802a647d27284b7351f6.html.2010.
[4]劉黛琳.教指委要成為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的引領力量[J].外語界,2009(1):9-13.
[5]湯杰禮,龐高飛.從課堂觀察入手打造高效課堂教學——從一節(jié)校本教研的英語公開課說起[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8):19-21.
[6]魏永紅.任務型外語教學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7]徐巧萍.對職高英語公開課《Weather》的總結與反思[J].中等職業(yè)教育,2010(8):29-30.
[8]夏紀梅,馮梵梵.現代外語教學理念與行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